当前位置:首页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冀教版)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一)听写本课生字。
(二)用一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品读文本,情感体验。
(一)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1.小声读课文,思考: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在文中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说明理由。还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二)交流预设:课件出示每一小节,及导读提示。
1.学习第一小节。
(1)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偷偷地”、“尽情”、“忘记”等词语进行理解。
(2)联系实际,学生谈一谈:你有没有偷跑出去尽情地玩耍过?当时的心情如何?
(3)总结:文中的孩子是一个贪玩的、不听话的、淘气的、无忧无虑的孩子??
2.学习第二、第三、第四小节。
(1)教师重点抓住“香甜”、“鲜嫩”、“蹦蹦跳跳”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我”是一个善良的、有爱心的、热爱小动物的孩子。
3.学习第五、第六小节。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我”太贪玩,以至于下雨了才想起家。下雨了“我”还想着给妈妈采一束带水珠儿的鲜花,可以看出“我”是一个爱妈妈的孩子。
4.学习第七、第八小节
(1)“我是个不听话的孩子,我会挨妈妈一顿骂,甚至一顿打?”教师引导学生谈谈: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当时的心情如何?
(2)由此体会出“我”在做错事后的心虚和害怕。
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情感时,要注意适时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可以指导背诵。
三、情感朗读,加深理解。
(一)学生练习朗读,形式可以多样。可以自己读,可以同桌读,也可以小组合作读。
(二)扮演文中不听话的孩子,伴着音乐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课件出示
(三)试着背诵诗歌。
四、补充金波其他作品。
(一)阅读《雨》、《红蜻蜓》两篇文章。课件出示两篇文章
(二)体会其中与课文的异曲同工之妙。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出示课件
(一)小练笔:回到家里,“我”会挨妈妈一顿骂,甚至一顿打吗?如果你是那位妈妈,你会怎样对待孩子呢?代替妈妈给孩子写几句话吧。
(二)阅读金波其他作品。
20 珍贵的教科书
教材分析:
《珍贵的教科书》记述了革命战争年代延安小学的师生在艰难困苦的学习环境下坚持学习的事,重点记述了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全文突出了“珍贵”,从写缺书、取书、护书到最后的嘱咐,真实形象地写出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所发生的真挚感人的事迹,让我们明白了这教科书的珍贵,懂得了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7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字,理解新词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战争年代学习条件的艰苦和教科书的珍贵,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勾画批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方式在品读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这教科书的珍贵,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3.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忆过去,说现在,谈未来,让学生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升华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战争年代学习条件的艰苦和教科书的珍贵,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重难点分析:
1.理解教科书的珍贵是课文的重点,主要采用抓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指导朗读来解决本文重点。
2.理解教科书的珍贵也是课文的难点,通过拓展活动,忆过去,说现在,谈未来,让学生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相关的时代背景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