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第十七单元 中药学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十七单元 中药学 化痰止咳平喘药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6:27:46

第十七单元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概念:

凡具有祛痰或消痰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能减轻或制止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二、分类

1.温化寒痰湿痰药。主要用于寒痰、湿痰所引起的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白腻等证;以及痰湿阻关于经络所致的肢节酸痛、肢体麻木、眩晕、呕恶、阴疽流注,瘰疬等证。

1

第一节 温化寒痰湿痰药

半夏

辛,温。有毒。

①燥湿化痰:性温燥,为治湿痰之要药。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②降逆止呕:味苦,降逆和胃,为止呕要药。胃气上逆,恶心呕吐。用于多种呕吐,主治寒饮呕吐。

③消痞散结: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用法:法半夏长于燥湿,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清半夏长于化痰;竹沥半夏长于清热化痰。生半夏外用。

天南星

苦、辛,温。有毒。

①燥湿化痰:性温而燥,有较强的燥湿化痰之功。顽痰咳嗽。 ②祛风止痉:善祛风痰。用于痰饮眩晕、半身不遂、癫痫、破伤风等。

③散结消肿:痈疽肿痛,瘰疬痰核。

用法: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宜制用,散结消肿宜生用。

2

白附子

①燥湿化痰,息风止痉:中风痰壅,破伤风,惊风癫痫,偏正头痛。 ②解毒散结:毒蛇咬伤,瘰疬痰核等。

附注: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又称“禹白附”。历代本草中所用的白附子均为今之“关白附”。关白附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性热而毒性较大,当别。

芥子

①温肺化痰:辛散利气豁痰,性温而化寒痰。应用:寒痰喘咳。悬饮胁痛

②利气散结:搜剔内外痰结。应用: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③通络止痛:通行甚锐,可除关节、经络之痰。应用:痰滞经络肢体关节疼痛麻痹。

3

桔梗

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主治病证:

1)咳嗽痰多、咯痰不爽,咽痛音哑。 2)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

旋覆花

①消痰行水: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痰饮蓄结之胸膈痞闷。寒痰咳喘。

②降气止呕: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噫气等。 用法:包煎。

4

搜索更多关于: 第十七单元 中药学 化痰止咳平喘药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十七单元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概念: 凡具有祛痰或消痰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能减轻或制止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二、分类 1.温化寒痰湿痰药。主要用于寒痰、湿痰所引起的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白腻等证;以及痰湿阻关于经络所致的肢节酸痛、肢体麻木、眩晕、呕恶、阴疽流注,瘰疬等证。 1 第一节 温化寒痰湿痰药 半夏 辛,温。有毒。 ①燥湿化痰:性温燥,为治湿痰之要药。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②降逆止呕:味苦,降逆和胃,为止呕要药。胃气上逆,恶心呕吐。用于多种呕吐,主治寒饮呕吐。 ③消痞散结: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用法:法半夏长于燥湿,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清半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