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报告 - 图文
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
设计多节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器时,通常采用二项式(最平坦),响应和切比雪夫(等波纹)响应。两种设计方法都有各自优点和缺点,二项式阻抗变换器具有最平坦的带通特性,而工作带宽较切比雪夫变换器窄;与二项式阻抗变换器,切比雪夫阻抗变换器是以通带内的波纹为代价而得到最佳带宽。
三、实验内容
已知:负载阻抗为纯电阻Rl=150,中心频率为f0=3GHz,主传输线特性阻抗Z0=50,介质基片Er=4.6,厚度H=1mm,最大反射系数模Tm不超过0.1,设计1、2、3节二项式变阻器,在给定的反射系数条件下比较他们的工作带宽,要求用微带线形式实现
已知负载阻抗为复数:Zl=85-j45,中心频率f0=3GHz,主传输线特性阻抗Z0=50,在电压驻波波节或波腹处利用单节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器,设计微带线变阻器。微带线介质参数同上。
四、实验步骤
1. 对于纯电阻负载,利用教材中公式确定单节和多节传输线的特性阻
抗和相对带宽
2. 对于各节传输线,利用TXLINE计算相应微带线的长度和宽度 3. 对于复数负载,利用Smith圆图求解相关参数
第17页
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
4. 根据传输线的特性阻抗,计算对应电长度为Lm和Ln的微带线的长
度
5. 选择适当模型,完成原理图
6. 添加测量图,项目频率1—5GHz,测量S参数并分析 7. 调谐元件参数,使反射系数在中心频率3GHz处最低
8. 对于纯电阻负载,上述指标不变,采用3节切比雪夫变阻器重新设
计
五、 实验过程及结果
1、实数负载
1)单节二项式变阻器
根据公式得到(1.4.1)(1.4.18)(1.4.19)及(1.4.9)(1.4.21)分别得到阻抗和相对带宽
Z1=86.6025 Wq=0.223
第18页
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
2)双节二项式变阻器
同上根据公式可以算出 Z1=65.80 Z2=113.97 A=0.125 Wq=0.5903
第19页
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
3)三节二项式变阻器
根据公式计算参数 Z1=57.36 Z2=86.60 Z3=130.75 A=1/16=0.0625 Wq=0.795
第20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