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幽州13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规程
污染老化现象,则应更换新油。
第五章 锅炉机组的停止 第一节 锅炉的停炉
1、接到值长停炉命令后,应对锅炉进行全面检查一次,将设备缺陷详细地记录在缺陷记录薄内,同时能知车间领导和检修人员。
2、凡需停炉后长期备用或大修时,需将原煤斗中的煤燃烧完,以防止煤在其中结块和自燃。
3、冲洗对照一次水位计,保证其工作稳定性,并根据负荷情况将给水自动改为手动。
4、上述工作完成后,司炉组织本炉人员按停炉操作顺序进行停炉操作,并填好停炉记录。
5、逐渐减少燃料量和风量输入,当负荷降至50%时,将二次风机液力偶合器调节器调至0,停止二次风机运行。
6、当负荷降至20%时,开启对空排汽门及Ⅰ、Ⅱ级过热器及和包墙过热器疏水门。
7、当床温降至400℃时,将一次风机、引风机、液力偶合器调节器关至0,停止一次风机、引风机,关闭风量控制挡板。
8、引风机停止运行30秒后,再停高压风机(有并列运行炉时,关闭返料器高压风)。
9、整个停炉过程中,保证承压部件的壁温<50℃/h的速率进行降温。
10、主汽门的关闭根据汽机需要是否关闭,当连接蒸汽母管截止门关闭时,应联系汽机开启该连接母管截止门前疏水门。
11、停炉后根据汽压、汽温的降低情况及时关闭排汽门和疏水门,以保证锅炉不急剧冷却。
12、关闭各汽水取样门,加药门。 13、停止电除尘器运行。
14、停炉后将汽包水位上至最高可见水位,同时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 15、停炉后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41
第二节 锅炉停炉后的冷却
1、停炉备用的锅炉只需自然冷却即可。
2、停炉6小时内,应紧闭所有人孔门和烟道挡板,以免锅炉急剧冷却。 3、停炉6小时后,打开烟道挡板逐渐通风,并进行上、放水工作。 4、当压力降至0.2 Mpa,应开启空气门,炉水温度降到80℃,可将炉水排掉。
5、当需要紧急冷却时,则允许在关闭主汽门4—6小时后启动引风机,加强通风,并增加上、放水的次数。
6、停炉需紧急冷却由总工程师批准方可执行。
7、在锅炉汽压尚未降至零或电动机电源未切断时,不允许对锅炉机组不加监视。
8、停炉冷却过程中,严密监视汽包上、下壁温差不能大于50℃。
第三节 锅炉停炉检查项目
一、锅炉停炉冷却后,应该办理检查锅炉本体的检修工作票,在办理风机停电检修票后,进入燃烧室等处行检查。 二、对燃烧室的检查
1、检查风帽是否磨损严重,磨损严重的应及时更换。 2、检查风帽孔是否有硬物堵塞现象,应及时处理。
3、检查给煤机落煤口处无结焦或磨损,如有结焦应及时清除。 4、检查一、二次风喷嘴是否有堵塞,挡板是否开关灵活自如。 5、检查炉膛四周耐火浇筑部分磨损和脱落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检查浇筑料上部水冷壁管的磨损情况,个别磨损严重的应采取措施进行补焊或更换。
三、对风室及旋风筒的检查
1、将风室及旋风筒两侧人孔门打开,检查浇筑料是否有脱落裂纹现象,检查送风风道及上部烟道内部是否有异常,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检修人员进行处理。
42
2、检查排渣管是否有变形、漏风、漏渣、膨胀节是否损坏,管内是否有堵塞及排渣插板是否完整。
3、检查返料器筒壁浇筑料磨损情况及墙壁有无裂缝,膨胀填料是否脱落。
4、返料料器处是否有结焦现象,如有应及时清除。
5、检查返料器小风帽、小风孔是否有堵塞、床面有无杂物,若有应疏通及清除。
四、对尾部烟道及设备的检查
1、检查过热器管是否有变形和积灰,如有变形应通知检修,如有积灰应清除。
2、检查省煤器磨损情况,防磨罩是否脱落,如有问题,应通知检修处理。
3、空气预热器是否有积灰现象,如有积灰应及时进行处理。 4、预热器下灰斗及排灰管无积灰现象,预热器后水平烟道应及时将积灰全部清除干净。
5、检查引风机挡板是否有挂灰,并及时处理。
6、检查风机风道有开焊等异常时,应通知检修及时进行补焊。
第四节 锅炉的防冻
1、冬季锅炉厂房内室温不能低于5℃。 2、锅炉厂房内四周窗户应完整并严密关闭。 3、停炉后必须按照规定将炉内水放净。 4、打开所有疏水门,利用锅炉余热烘干受热面。 5、各转动机械设备轴瓦冷却水应开启,使水畅通。 6、锅炉所有人孔门及风机挡板应严密关闭,防止冷风漏入。 7、锅炉厂房所有的取暖设备投入使用,维护厂房温度在5℃以上。
第五节 锅炉停炉保护
一、锅炉充压防腐
1、在锅炉内充满合格的给水,用水泵顶起压力为0.5Mpa,每天分析水
43
中的溶解氧情况,使其保持含氧不超过规定值,冬季应有防冻措施。 二、联氨法
1、在锅炉停用后不放水,用加药泵将氨水和联氨注入,使之充满汽水系统保持水中过剩联氨浓度为150-200mg/L、ph值大于10。
2、如果锅炉是大修后进行保养,则应先往锅炉上满经过除氧的除盐水,然后再往水中加氨水和联氨,上完水后将锅炉点火升压到0.4—0.6 Mpa,放出水中氧,待炉水合格后,停止燃烧。 三、干燥保护法:
1、干燥法:当锅炉停用后,汽压降至0.5 Mpa以上时,将锅炉带压放水,当炉水放净后,利用锅炉余热或利用点火设备在炉内保持微火烘干金属表面。
2、干燥剂法:
1)停炉后,当锅炉水温下降到100—120℃时,彻底放空各部分炉水利用余热将金属表面烘干,事先清除内部的水垢和水渣,然后在炉内加入干燥剂,并将各阀门全部关闭,以防外界空气进入。 2)常用的干燥剂有氧化钙、生石灰和硅胶等。
3)放置干燥剂的方法是将药品分盛几个搪瓷盘中,沿汽包长度均匀排列,放在汽包等直径的设备中,关严全部阀门,经7—10天后,检查干燥剂状况,如失效及时更换新药品,以后每隔一个月左右检查或更换一次失效药品。
第六章 锅炉的事故及处理
第一节 故障停炉
一、遇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止锅炉机组运行: 1、锅炉严重缺水,低于汽包下部可见水位时。 2、锅炉严重满水,水位超过汽包上部可见水位时。 3、炉管爆破,不能维持正常水位时。 4、所有水位计失效,无法监视水位。
5、燃料在尾部烟道再燃烧,使排烟温度不正常升高时。
4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