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课标版初中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无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教材]《普通初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内容]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并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掌握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微粒的变化情况 ?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组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步骤,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思路
2、通过红磷燃烧,CuSO4、NaOH 与 Na2CO3、稀盐酸等实验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总结、概括等加工信息的方法
3、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本质原因的分析,培养逻辑推理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知识的合作探究过程中,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 2、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本质的学习,树立“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研究历程的科学史料,体验科学家揭示自然规律的艰辛和曲折 【探究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做一做
实验1盐酸 + 碳酸钠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HCl Na2CO3 NaCl H2O CO2 实验2铁 + 硫酸铜 硫酸亚铁 + 铜 Fe CuSO4 FeSO4 Cu 实验3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实验现象 反应前物质质量 反应后物质质量 质量变化情况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第 1 页
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想一想(下列说法正确么?)
1、 1g水完全汽化后质量仍是1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 镁燃烧之后生成氧化镁,质量增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 李商隐曾写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其中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算一算
1、反应A+B→C+D中,已知2 g A和5 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4 g C,则有____g D生成。 2、将24.5 g氯酸钾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固体质量14.9 g,产生气体____g。
3、12g木炭与100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发生反应,木炭被全部反应掉,最终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质量44g,说明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____g。 填一填 1、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对象是 变化。
2、对于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变化,若要使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的质量之和相等,应在 体系中进行实验。
3、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物质质量是 了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并非所有物质的质量。 【探究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微观: 宏观: 辨一辨 广告:
“水变含碳元素的高价的汽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 该广告真实么?你会加盟么?
【探究三】化学变化中的“变”与“不变” 填一填 变 宏观 微观 不变 可能变 【思考题】水的电解可以用“水 氢气+氧气”来表示,其中水、氧气、氢气可以分别用化学式H2O、H2、O2来表示,请问如何正确地体现出质量守恒定律?
第 2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