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东南大学路基路面工程复习资料
33、( )进行结构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各层模量均应采用抗压回弹模量。 34、( )我国公路自然区划的一级区划是按自然气候、全国轮廓性、地理、地貌、各地方的年降雨量划分的。 35、( )在各种公路的用土中,工程性质最差的土是粉性土和重黏土。 36、( )新建公路路基干湿类型判断的依据是地表水及地下水。 37、( )路基的应力作用区指自重土压力作用的土基范围。 38、( )按土的工程性质由好到差可作如下排列:砂性土-黏性土-粉性土。 39、( )路基干湿类型可分为干燥、中湿、潮湿、过湿,而且是用平均含水量来确定。 40、( )我国公路自然区划是按照行政区划来划分的。 41、( )土是三相体系,路基压实的过程是通过排出土孔隙中的空气和水,迫使土颗粒排列更为紧密的过程。 42、( ) 造成路基破坏的基本前提是不良的地质条件,而水则是引起路基破坏的直接原因。 43、( )浸水挡土墙进计基底应力验算时,产生最大基底应力所对应的水位为最高设计洪水应。 44、( )一定的,但不是过量的行车碾压,对水泥土强度的形成是有利的。 45、( )对同一种沥青混合料进行疲劳试验,采用控制应力试验法所得的疲劳寿命比用控制应变试验法所获得的疲劳寿命短。 46、( )弹性地基板上的双层板,在板厚、材料、荷载条件均相间的情况下,分离式的板底拉应力比结合式的板底拉应力小。 47、( )冻胀与翻浆是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特有的路基病害。 48、( )细粒土用石灰稳定时,其石灰的掺量有一个最佳剂量。 49、( )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可用车辙试验所获得的动稳定度表示。 50、( )与重力式挡土墙相比,锚定式挡土墙对地基承载力要求更高。 51、( )水泥砼路面纵缝中必须设传力杆。 52、( )为了增加路基的美观程度,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中大量采用了砌石防护与植物防护相配合的方式。 53、( )垫层设在底基层和土基之间,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54、( )路面设计弯沉值是表征路面整体刚度大小的指标。 55、( )在进行挡土墙设计时,若墙背平缓,需验算是否出现第二破裂面。 56、( )土基压实时,最佳含水量随着压实功能的增大而增大。( ) 57、( )粘性土的最佳含水量高于砂性土、由于水的润滑作用,粘性土的压实效果比砂性土好。58、(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胀缝中必须设拉杆。 59、( )石灰土强度高,板体性好,因而可用于高速公路路面的基层。 60、( )挡土墙与其它石砌防护体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砌筑方式和厚度不同。 61、( )浸水挡土墙设计时,除了考虑一般挡土墙所作用力系外,还应考虑水对墙后填料的影响。 62、( )选择沥青面层各层级配时,应至少有一层是Ⅰ型密级配沥青层,以防止雨水下渗。 63、( )一般情况下,路堤和路堑采用折线形边坡时,均为上边坡陡于下边坡。 64、( ) 路面设计时,将不同轮载的作用次数换算成标准轴载当量作用次数是按路面损坏等效的原则进行的。 65、( )路面单位宽度上受到的轮载作用次数同车道宽度范围内轴载总作用次数之比,称为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66、( )用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处治的土或碎石及含有水硬性结合料的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称为半刚性基层。
13
67、( )车速越高,平整度越好,变异系数越大。 68、( )沥青混合料是温度敏感性材料,抗拉强度与温度有关。 69、( )所有季节性冰冻地区的道路都会产生冻胀与翻浆。 70、( )流塑与流动状的分界值为Wc=0,Wc>0时,土处于不可塑状态。 71、( )垫层的主要功能是承受车辆荷载的垂直力。 72、( )路拌沥青碎石可用于高速公路面层。 73、( )我国公路与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中以120KN作为设计标准轴重。 74、( )轴载等效换算的原则是同一种路面结构在不同轴载作用下达到相同的损伤程度。 75、( )当工作区深度大于路基填土高度时,只需压实路堤工作区即可。 76、( )承载板直径越小,测的地基反应模量K值越大。 77、( )劈裂试验是用来测定材料的抗剪强度的。 78、( )路基的压实效率影响路基路面的性质,土的最佳含水量越小,路基的压实效果越好。 79、( )挡土墙唯一的作用就用保持边坡的稳定。 80、( )石灰稳定土可作为高速公路的基层。 81、( )沥青路面比水泥路面要好。 82、( )肩横坡坡度一般较路面横坡大1%,但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硬路肩采用与路面行车道同结构,可采用与路面行车道相同的路面横坡度。 83、( )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的收缩性能比稳定粒料土的收缩性能要好。 84、( )在等应变控制的疲劳试验过程中,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应力将会缓慢增加。 85、( )为保证压实功能不变,压路机碾压速度增加,碾压遍数也要增加。 86、( )符号CHS表示的土名为含砂高液限粘土。 87、( )对同一种沥青混合料进行疲劳试验,采用控制应力试验所得的疲劳寿命比控制应变试验所得的疲劳寿命短。 88、( )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的收缩性能比稳定粒料土的收缩性能要好。 89、( )在等应变控制的疲劳试验过程中,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应力将会缓慢增加。 90、( )为防止两块水泥混凝土面板拉开,拉杆和传力杆的两端均应锚固在砼板内。 91、( ) 沥青路面表层的温度总是高于大气温度。 92、(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越厚,油石比越大,其高温稳定性越好。 93、( )在外力作用下,挡土墙推动土体发生位移,就产生了被动土压力。( 94、( )作路基稳定分析时,对砂类土边坡常采用圆弧法,粘性土边坡则采用直线法验算。 95、( )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翘曲应力的原因是温度变化太快。 96、( )丁坝、格坝、顺坝都属于路基冲刷防护的直接防护措施。 97、( ) 沥青路面由于低温而产生的裂缝都是从路表开始产生的。 98、( )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最大综合疲劳损坏的临界荷位为板的纵缝边缘中部。 99、( )标准轴载是按照汽车通行次数等效的原则进行换算的。 100、( )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相接处,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措施。 101、( ) 沥青路面新建路面的土基模量与改建路面的原路面当量回弹模量的计算方法相同。 102、( )路面设置路拱横坡的目的是为了行车安全。 103、( )在排水较困难的挖方和填方路段,只须采用相应的隔离层措施即可解决问题。 104、(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就是指路肩边缘至原地面的高度。 105、( )以临界高度判断路基的干湿类型,是指用地下水或地表长期积水的水位至路面的高度,与临界高度相比,判定路基干湿类型。
14
106、( )同一种土的最佳含水量随压实功能的增大而减小。 107、( )在考虑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综合疲劳损伤的情况下,纵缝为企口设拉杆和横缝为自由边的路面,其临界荷位设在横缝边缘中部为好。 108、( )对于粘性土的压实,宜选用振动式和夯击式。 109、( )路基进行坡面防护时,路基本身应是稳定的。 110、( )进行挡土墙基底应力偏心距验算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挡墙不均匀沉降。 111、( )重力式挡土墙俯斜式墙背所受的土压力小,而仰斜式较大。 112、( )暗沟可以拦截、排除地下水。 113、( )排水沟渠实际流速小于容许不冲刷流速,故沟渠不会产生淤积。 114、( )若沟渠的过水面积不变,允许流速一定,则水力最佳断面通过的流量最大。 115、( )加大压实功是提高路基的压实度最有有效的措施。 116、( )沥青表面处治施工工艺的主要特点就是“先料后油”。 117、( )沥青贯入式铺筑的路面属于次高级路面。 118、( )沥青混合料的松驰时间主要取决于温度,随温度和粘度的增加,沥青混合料松弛时间减短。 119、( )热拌沥青碎石混合料是高级面层。 120、( )沥青类路面冬季易产生车辙,夏季易开裂。 121、( )我国现行柔性路面设计中,在受力上不仅考虑了垂直静载的作用,而且考虑了行车反复作用的疲劳损坏。 122、( )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对路面设计,不仅考虑了垂直静载的作用,也考虑了疲劳损坏及水平荷载的作用,并有相应的公式计算。 123、( )柔性路面的理论计算弯沉值与实测弯沉值存在一定差异,对理论弯沉公式修正时,其综合修正系数与土基回弹模量无关。 124、( )柔性路面的理论计算弯沉值与实测弯沉值存在一定差异,对理论弯沉值公式修正时,其综合修正系数与轮迹当量圆直径无关。 125、( )柔性路面的理论计算弯沉值与实测弯沉值存在一定差异,对理论弯沉值公式修正时,其综合修正系数与面层中抗压回弹模量无关。 126、( )柔性路面的理论计算弯沉值与实测弯沉值存在一定差异,对理论弯沉值公式修正时,其综合修正系数与标准轴载的轮胎压强无关。 127 、( )对大于 3cm 的原有沥青路面所测定的弯沉值,以 20°C 为标准温度,否则需要进行修正。 128、( )对大于 3cm 的原有沥青路面所测定的弯沉值,应以 25°C 为标准温度,不是此温度时,应进行换算。 129、(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荷载计算图式是采用双圆形荷载图式。 130、( )基层顶的弹性模量可以在基层顶面通过承载板法或弯沉法确定。 131、( )传力杆应选用螺纹钢筋或圆钢筋。 132、( )传力杆应选用圆钢筋。 133、( )水泥混凝土板的宽度是指纵缝的距离,板的长度是指横缝的距离。 134、( )混凝土路面设计强度是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为标准,其龄期一般为 28d 。 135、( )刚性路面交通量分类主要依据是使用初期的 BZZ-60 或 BZZ-100 轴载日作用次数划分的。 136、( )混凝土路面设置纵缝和横缝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混凝土板因温度应力过大而导致破坏。 137、( )在传力杆一端涂沥青或装小沥青纱套管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传力杆滑动,以利传递荷载。 138、(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的临界荷位是路面板的横缝边缘中部。
15
139、( )在考虑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综合疲劳损伤的情况下,纵缝为企口设拉杆和横缝为自由边的路面,其临界荷位设在纵缝边缘中部为好。 140、( )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施工缝也属于假缝。 三、名词解释: 1、临界高度: 2、冻胀与翻浆 3、路基:
4、累计当量轴次 5、路基工作区 6、荷载图式 7、应力工作区 8、土压力 9、挡土墙
5. 土基回弹模量 四、问答题:
1、对路基有哪些基本要求? 2、对路面有哪些基本要求?
3、影响路基路面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4、挡土墙的一般抗震措施有哪些? 5、路面对基层有哪些主要要求? 6、路基设计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7、设计标高和路基高度的区别是什么? 8、工程防护与加固工程的区别?
9、直接护与间接防护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10、挡土墙的基础埋置深度有哪些要求? 11、挡土墙稳定性的验算内容有哪些?
12、抗滑稳定性不满足时,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13、抗倾覆稳定性不满足时,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14、路基边坡选择的主要依据。 15、车轮对路面的作用由哪些?在沥青路面厚度设计计算中,主要考虑哪些力?为什么? 16、凝土路面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17、面结构组合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
18、挡土墙的主要破坏形式,要验算哪些项目? 19、石灰稳定土基层缩裂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20、新建沥青路面有哪些设计步骤? 五、计算题:
1、某老路基在不利季节测得路槽下80cm范围内的平均相对含水量(相对湿度)为0.58,分界相对含水量值:W1=0.60,W2=0.65,W3=0.75,试判别路基的干湿类型?
2、某新建公路平均填土高度为某路基平均填土高H=2.3m,预估路面厚60cm,地表积水为20cm,求该路基的干湿类型 ? ( H1=2.2,H2=1.8 ,H3=1.4)
3、某二级公路(双车道),原路面基层为泥灰结碎石,面层为沥青表面处治,在不利季节用BZZ-100进行弯沉测定,实测得沿线某中湿路段弯沉值(1/100mm)为:82、56、68、78、82、72、70、77、62、82、70、73、76、73、76。 根据试验的季节及当地自然条件,取K1=1.0,K2=1.0,K3=1.05,保证倍率为2.0。求该 路段的计算弯沉l0。
4、某Ⅱ区二级公路,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标准荷载累计作用次数为9.885×106次,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0.22m,通过计算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为165Mpa,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