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效液相色谱仪确认方案说明
WORD格式 编辑整理
9.2.4.4合格标准:
测试项目 UV-VIS检测器基线噪声 UV-VIS检测器基线漂移 《紫外检测器的基线漂移与噪声确认记录》见附件十 9.2.5 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基线漂移与噪声 9.2.5.1仪器与设备:阻尼管。 9.2.5.2测试条件: 流动相:已过滤的纯化水 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 柱温:35℃ 流速:1.0ml/min
9.2.5.3 测试方法:在基线稳定后测定30分钟的基线漂移和5分钟的基线噪声。 9.2.5.4测试步骤:
●将阻尼管安装好,将流动相装入,开启泵,缓慢增加流动相流速至1.0ml/min。
●待系统平衡后,调整基线在图谱的中部位置,记录基线30分钟。以图谱显示的刻度值或灵敏度与积分仪的匹配关系,计算基线噪声和漂移值。 ●基线噪声为峰-峰噪声,选择最大的噪声做为基线噪声。
计算方法:基线噪声=图谱单位距离对应的RIU×噪声峰-峰间的垂直距离。 漂移值为30分钟内噪声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垂直距离L对应的RIU。 计算方法:漂移值=图谱单位距离对应的RIU×L/0.5h。 9.2.5.5合格标准: 测试项目 基线噪声: 基线漂移: 《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基线漂移与噪声确认记录》见附件十一 9.2.6 梯度浓度准确度: 9.2.6.1测试条件: 流动相:已过滤的纯化水
可接受标准 ≤5×10RIU ≤5×10RIU/h -6-7可接受标准 小于0.02×10AU 小于0.5×10AU/h -3-3 专业知识分享
WORD格式 编辑整理
柱温:35℃ 流速:1.0ml/min 9.2.6.2 测试方法:
因日常检测仅用二泵,另两泵用于清洗,因此仅检验二泵的流量比。将泵编号,分别为A、B、C、D,A、B泵用于实验,C、D泵用于清洗。测定20分钟内A、B泵按1:1的比例消耗已过滤纯化水的重量,计算RSD值。 9.2.6.3测试步骤:
●设定A流动相和B流动相的比例为1:1,流速为1.0 ml/min。
●取两个100ml烧杯,标记编号A、B,分别装入约60ml已过滤的纯化水,用天平称定总重量。 ●将A、B泵头分别放入已称定重量的装有已过滤的纯化水的烧杯中,开启泵开关,并同时计时20分钟。
●20分钟后,关闭泵开关,分别称定剩余纯化水和烧杯的重量。 ●计算RSD值。
9.2.6.4合格标准:小于±2%
《梯度浓度准确度确认记录》见附件十二 9.2.7 分析的重复性: 9.2.7.1测试条件:
色谱柱:凝胶柱(型号:TSKgel-G2000SWXL) 流动相:2.84%硫酸钠溶液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234nm);波长示差折光检测器 柱温:35℃ 流速:0.5ml/min
9.2.7.2葡萄糖醛酸溶液(5mg/ml)制备:称取葡萄糖醛酸约10mg,加流动相2000μl溶解,制成每1ml约含5mg葡萄糖醛酸的溶液。
9.2.7.3 测试方法:分别用紫外和示差检测器来检测葡萄糖醛酸的紫外和示差的吸收值,通过紫外和示差峰的保留时间、峰面积和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来确认系统的重现性。
9.2.7.4 测试步骤:按色谱条件,照《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护规程》和《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标准操作规程》操作,单次进样测定6次,记录紫外和示差的色谱图,计算各峰的保留时间、峰面积和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 9.2.7.5 合格标准:
专业知识分享
WORD格式 编辑整理
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5%; 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峰高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分析的重复性确认记录》见附件十三 《高效液相色谱仪性能确认记录》见附件十四 10.偏差处理记录
确认过程中如有偏差,应将发生的偏差记录在偏差处理记录中,并根据偏差处理记录修改验证或确认的方案,最终报告应包括偏差列表和对偏差的处理。
《偏差处理记录》见附件十五 11.确认结果评定与结论
质量管理部负责收集各项确认、试验结果记录,起草确认报告,报验证委员会。 验证委员会负责对确认结果进行综合评审,做出确认结论。 《确认结果分析及评价》见附件十六 12.再确认项目及检查周期
质量管理部负责根据设备仪器情况,确定再确认项目及周期,报验证小组审核。 《再确认项目及检查周期》见附件十七 13.确认人员培训
在本方案经过批准后,本验证小组组长对该方案进行培训,以保证方案顺利实施,并做好培训记录。
《培训记录》见附件十八 14、附件
附件一:文件检查记录 附件二:仪器、仪表校验
附件三:实验所需试药及试液制备记录 附件四:Auto Validation记录 附件五:高效液相色谱仪运行确认记录 附件六:阶段运行确认表 附件七:流量准确度确认记录 附件八:进样量准确度确认记录 附件九:温度准确度确认记录
专业知识分享
WORD格式 编辑整理
附件十:紫外检测器的基线漂移与噪声确认记录 附件十一: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基线漂移与噪声确认记录 附件十二:梯度浓度准确度确认记录 附件十三:分析的重复性确认记录 附件十四:高效液相色谱仪性能确认记录 附件十五:偏差处理记录 附件十六:确认结果分析及评价 附件十七:再确认项目及检查周期 附件十八:培训记录
专业知识分享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