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火灾自动报警施工组织设计

火灾自动报警施工组织设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8:05:04

且焊后应补涂防腐漆。

c)、明配钢管、薄型钢管或暗配镀锌钢管与箱(盒)连接应采用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定,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端螺纹宜外露锁紧螺母2~3扣。另外,采用此类连接方法还应用φ6圆钢做电管与箱(盒)间的接地跨接,跨接采用焊接,两侧的焊接长度应不小于36 mm,且进行两面焊接。如镀锌电管接地应采用专用线卡。

5、金属软管敷设不符合规范要求 1)、现象

中间有接头,接地不牢固或不做接地跨接,固定在设备上或不固定,使用长度超过2m。

2)、原因分析

施工不规范,电管敷设未到位。 3)、防治措施

禁止软管有接头,且不应退绞、松散;穿强电导线的金属软管均应采用抱箍形式进行可靠的接地跨接,不得用软管作接地体,必须另敷设接地导线;外露、顺墙敷设的金属软管应用管卡进行固定。固定间距不大于1 m,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的距离宜为300mm,且不允许固定在设备上;软管长度不宜超过2 m,不允许用金属软管取代电管敷设。

6、电管固定管卡最大间距超过规定 1)、现象

管卡间距距离过大,甚至不用管卡固定,而用铁丝绑扎电管挂在墙上或设备上,致使电管固定不牢。

2)、原因分析

不规范施工或严重的偷工减料。 3)、防治措施

a)、钢管管卡及硬塑料管管卡间最大距离应严格按下表的规定设置(敷设方式为吊架、支架或沿墙敷设)。

钢管管卡间最大距离

钢管直径/mm 15~20 25~32 40~50 >65 1)、现象

吊、支架间距过大,歪斜,用气割开孔、切割,防腐质量差。 2)、原因分析

管理不严格,施工人员违反规范规定,施工现场设备不配套。 3)、防治措施

管卡间最大距离/ mm 厚壁钢管 1.5 2.0 2.5 3.5 薄壁钢管 1.0 1.5 2.0 7、镀锌线槽的支架以及电线保护管的支吊架不符合要求 a)、所有非镀锌制品的支、吊架,必须先预制、打孔、防腐完毕后方可安装。 b)、支、吊架安装前必须拉线,保证支、吊架的水平、垂直。

c)、应用机械切割和钻孔,必须使用气割下料和开孔,气割后必须磨去所有氧化物,并做防腐保护。

6.3.2.镀锌线槽安装工程质量通病 1、槽架安装观感差 1)、现象

a)、垂直弯、水平弯制作不规范,不能满足电缆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 b)、不平直、不垂直,观感质量差。 c)、不做接地跨接或跨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2)、原因分析

操作不规范,工具不配套,固定不牢,托架间距太大。 3)、防治措施

a)、槽架的最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控制电缆外径的10倍。 b)、安装槽架托架应放线施工,确保横平竖直,固定安装牢固。

c)、槽架的接地跨接:镀锌线槽可不设跨接线,但要确保固定轴栓两侧各有不少于一颗使用平垫片和弹簧垫片。油漆槽架应用多股编制铜线压接线耳做接地跨接,接触处应将油漆清除干净。

2、槽架与电管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1)、现象

槽架与电管连接不良。 2)、原因分析

槽架出线处用气割开孔,孔径控制差;并与电管连接不好。 3)、防治措施

应用专用工具开孔,使孔径与电管连接可靠,按规定设置支架将电管固定牢固。

6.3.3.电线及电缆敷设 1、导线穿线时绝缘层破损 1)、现象

管口无护圈,穿线是绝缘层被管口损坏。 2)、原因分析 不加管口护圈 3)、防治措施

管口不加护圈禁止导线穿管。 2、多股导线接头连接不符合要求 1)、现象

接头连接不压接线耳,不搪锡。造成接触不良,通电后易发热。

2)、原因分析 不按规范施工。 3)、防治措施

用压接钳在线端接线耳,否则线端必须搪锡处理后才能接线。 3、线头无号牌或号牌字迹不清晰 1)、现象

线头未套号牌长短不一,字迹模糊不清,字体不端正。 2)、原因分析

不按规范施工,无专用号牌及专用标记笔。 3)、防治措施

使用专用号牌或用E型管现场加工号牌,下料应力求长短一致,使用不退色的标记笔书写标记号。

4、朝天电管穿线后封堵不密实 1)、现象

管口封堵不密实,异物或雨水易进入电管。 2)、原因分析

违反施工规范要求,操作马虎。 3)、防治措施

朝天管口在湿潮、多粉尘场所必须用沥青油麻将管口密实封堵. 5、吊顶内接线盒(箱)穿线后封闭不良. 1)、现象

鼠害断线、落灰、落水引起短路,接触不良。 2)、原因分析

未按规范要求将箱(盒)封闭严密。 3)、防治措施

选用合格箱(盒)安装,外盖紧固牢靠,穿线孔堵塞严密。 6、线槽内布线过多 1)、现象

因布线太多,线槽盖板盖不上。 2)、原因分析

设计变更后导线增加,未使用合适规格的线槽。 3)、防治措施

采取有效措施,使导线槽的任一横截面不准装有30根以上的导线;当多根导线共线槽敷设时,导线内任一横截面上所有导线截面积之和不应大于导线槽截面积的20%。

7、火灾报警用导线不符合要求 1)、现象

火灾报警用导线不是耐热导线,其截面和使用电压不符合要求。 2)、原因分析

不熟悉防火施工规范,按一般控制线施工。 3)、防治措施

a)、必须采用耐热导线,尤其在吊顶敷设时。

b)、铜芯绝缘导线、电缆的最小截面和电压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导线类型 穿管敷设导线 线槽内敷设导线 多芯电缆 6.3.4.火灾探测器及报警设备 1、火灾探测器安装位置错误 1)、现象

探测器发生误动或不动作。 2)、原因分析

探测器与其他设备、梁、墙的距离不符合要求,造成误报警,探测器安装距离超出报警范围,产生报警死角。

3)、防治措施

a)、图纸会审时应认真审核,施工中应注意与其它电器设施和建筑物的距离。 b)、探测器边缘距冷光源灯具边缘最小净距大于或等于0.2m,距离温光源灯具边缘最小净距大于或等于0.5m,距电风扇扇页边缘大于或等于0.5m,距不凸出扬声器罩大于或等于0.1m,距凸出扬声器边缘大于或等于0.5m。

c)、探测器边缘距墙、梁边缘最小净距大于或等于0.5 m。 d)、探测器周围0.5 m内不应有遮挡物。

e)、探测器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必须遵照规范的要求。 2、探测器底座安装不牢固 1)、现象

探测器下垂、歪斜。 2)、原因分析

探测器底座安装不牢固,固定材料强度较低。 3)、防治措施

a)、在吊顶上安装探测器,当固定材料强度低时。应采用适当措施加固。 b)、在金属构件上安装探测器,应先固定好接线盒。

线芯最小截面/m㎡ 1.00 0.75 0.50 电压/V ≥250 ≥250 ≥250

搜索更多关于: 火灾自动报警施工组织设计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且焊后应补涂防腐漆。 c)、明配钢管、薄型钢管或暗配镀锌钢管与箱(盒)连接应采用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定,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端螺纹宜外露锁紧螺母2~3扣。另外,采用此类连接方法还应用φ6圆钢做电管与箱(盒)间的接地跨接,跨接采用焊接,两侧的焊接长度应不小于36 mm,且进行两面焊接。如镀锌电管接地应采用专用线卡。 5、金属软管敷设不符合规范要求 1)、现象 中间有接头,接地不牢固或不做接地跨接,固定在设备上或不固定,使用长度超过2m。 2)、原因分析 施工不规范,电管敷设未到位。 3)、防治措施 禁止软管有接头,且不应退绞、松散;穿强电导线的金属软管均应采用抱箍形式进行可靠的接地跨接,不得用软管作接地体,必须另敷设接地导线;外露、顺墙敷设的金属软管应用管卡进行固定。固定间距不大于1 m,管卡与终端、弯头中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