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船舶货运新题库
3. 在船舶重心处装载部分货物,则 将不变。
A.KM B.KG C.xf D.A和C 4. 船舶稳定平衡的主要特征是 。
A. 稳心在浮心之上,复原力矩大于零 B. 重心在稳心之上,复原力矩大于零 C. 重心在漂心之上,复原力矩大于零 D. 稳心在重心之上,复原力矩大于零
5. 当船舶重心在浮心之上,则横倾后静稳性力臂 。
A.为正 B.为负 C.为零 D.以上均有可能 6. 研究船舶初稳性的假设前提有 。
A. 船舶等容微倾 B. 横倾轴始终通过初始水线面的漂心 C. 在排水量不变时,横稳心的位置不变 D. 以上都是
7. 在研究初稳性时,船舶受外力作用发生小角度倾斜,则假定 。
A. 船舶的稳心发生变化 B. 船舶的重心发生变化
C. 船舶的浮心发生变化 D. 船舶的重心和浮心均发生变化
8. 某轮排水量为15000t,垂向总力矩910006.0kN.m,船舶稳心距基线高度KM=7.68m,则
其初稳性高度为 m。 A. 1.00 B. 1.25 C. 1.50 D. 1.76 9. 船舶小角度横倾时,稳心点 。
A. 固定不动 B. 移动幅度很小而可以忽略 C. 移动幅度很大 D. 是否会发生移动不明确
10. 某轮排水量20532 t,水线面面积对横倾轴的惯性矩为82684m4 ,所在水域水密度为
1.008g/cm 3 ,则该轮的初稳心半径BM为 m。 A. 2.84 B. 3.25 C. 3.65 D. 4.06
11. 对一般船舶吃水在满载水线附近时,横稳心半径随吃水的增加而 。
A.减小 B.增大 C.无关 D.不确定 12. 一般地,货物尽量装满整个货舱时,按货物实际重心求得的GM比按舱容中心求得的
GM 。 A. 大 B. 小 C. 相等 D. 以上均有可能 13. 船舶重心距基线高度KG随船舶排水量的减小而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变化趋势不定
14. 利用舱容曲线求取 较为方便。 A.装载单一货物时的重心高度 B.装载多种货物时的重心高度
C.液体舱柜中液体的重心高度 D.A和C
13-9
15. 由均质货物体积可以在 上查取其相应的重心高度。 A.静水力参数表 B.货舱舱容曲线
C.货舱舱容表 D.B或C 16. 某舱内存在自由液面,其对稳性的减小值 。
A. 随舱内液面面积的增大而增大 B. 随舱内液面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C. 与舱内液面面积无关 D. 与舱内液面面积关系不能确定 17. 对于矩形液面,自由液面对GM的影响值与 成正比。
A. 排水量 B. 液舱内液体密度 C. 液面宽度的3次方 D. B和C
18. 船舶压载后舱内存在自由液面,则压载后的稳性将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以上均有可能
19. 某一梯形压载舱(舱内为标准淡水)存在自由液面,舱长12.3m,舱前宽10.4m,舱后
宽8.5m,若当时船舶排水量Δ=6638t,则该液舱自由液面对船舶GM的修正值 为 m。
A. 0.118 B. 0.136 C. 0.152 D. 0.171 21. 以下_______一定使船舶的稳性变小。
A. 加压载水 B. 底舱装重大件货物 C. 向下移动货物 D. 用船吊装卸货
22. 少量装载时,若船舶KM值不变,则货物装于_______将使GM增大。
A. 船舶重心之上 B. 船舶重心之下 C. 船舶稳心之上 D. 船舶漂心之下 23.卸载悬挂货物对稳性的影响相当于_______。
A. 将悬挂货物移到悬挂点处 B. 将悬挂货物由悬挂点处卸出 C. 将悬挂货物移到船舶重心处 D. 将悬挂货物移到船舶浮心处 24. 某船排水量Δ=6000t,现若在船舶重心之上6m处加载货物300t,则此项加载对初稳性
高度的影响值是_______m。 A. 0.25 B. 0.29 C. -0.29 D. -0.25
26. 在船舶静稳性曲线图上,外力矩和复原力矩相等时对应的横倾角是_______。
A. 静倾角 B. 动倾角 C. 极限动倾角 D. 极限静倾角
27.在船舶静稳性曲线图上,GZ在横倾角 时为负值。
A. 小于甲板浸水角 B. 小于稳性消失角 C. 大于稳性消失角 D. 大于甲板浸水角
28. 在吃水和重心位置相同的条件下,船宽较大的船其静稳性曲线 ,而较小船宽
的船其曲线 。 A.陡峭,平缓 B.平缓,陡峭
13-10
C.陡峭,陡峭 D.平缓,平缓 29. 其它条件相同,干舷较大船舶的极限静倾角 。 A.大 B.小 C.相等 D.以上都有可能 30. 船舶Δ=10550t,GM=1.27 m,因油水使用左右不均而存在初始横倾角θ0=2.2°,则船舶横
倾角为10°时GZ减小_______m。 A. 0.05 m B. 0.07 m C. 0.09 m D. 0.11 m
31. 在动稳性曲线图上,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横倾角为船舶的 。
A. 静倾角 B. 动倾角 C. 稳性消失角 D. 极限静倾角
32. 保证船舶受突加外力作用而快速倾斜时不致翻沉的条件是 。
A. 复原力矩大于横倾力矩 B. 要有足够的航速 C. 复原力矩所做的功大于横倾力矩所做的功 D. 要有足够的干舷
33. 利用动稳性曲线图求取最小倾覆力矩时,若不考虑船舶横摇角和进水角的影响,过原
点作动稳性曲线的切线,则切点对应角为 。 A. 甲板浸水角 B. 极限动倾角 C. 极限静倾角 D. 稳性消失角
34. 当 时船舶达到动平衡。
A.外力矩=稳性力矩 B.外力臂曲线下的面积=复原力臂曲线下的面积
C.外力矩的功=复原力矩的功 D.B和C都对
35. 按我国《法定规则》要求,在求取船舶最小倾覆力矩Mhmin时,应进行 修正。
A.初始横摇角 B.极限静倾角 C.船舶进水角 D.A和C 36. 根据IMO对船舶完整稳性的要求,无限航区航行的普通货船,横倾角等于30°处所对
应的复原力臂值应不小于 m。 A. 0.15 B. 0.20 C. 0.30 D. 0.35
37. IMO完整稳性建议的天气衡准中面积的右边界对应横倾角不大于 。
A. 40° B. 50° C. 57.3° D. 90°
38. 我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对船舶稳性的要求应 。
A. 开航时必须满足 B. 航行途中必须满足 C. 到港时必须满足 D. 整个航程必须满足
39. 稳性衡准数K>1,下述说法 不对。
A.风压倾侧力矩Mw小于最小倾覆力矩Mhmin
13-11
B.能确保船舶在航行中不致倾覆 C.船舶在按规则计算的MWw作用下不会倾覆 D.A、B均是
40. 某船经初始横摇角及进水角修正后求得最小倾复力臂为0.18 m,查得风压倾侧力臂为
0.12 m ,则该船 。
A. 稳性衡准数符合要求 B. 稳性衡准数不符合要求 C. 稳性符合要求 D. 稳性不符合要求
41. 船舶的临界初稳性高度值GMC随船舶 的变化而变化。
A.排水量 B.横倾角 C.浮心位置 D.重心高度 42. 船舶的临界初稳性高度值GMC与 无关。
A.船舶排水量 B.船舶实际重心高度 C.船舶吃水 D.以上都是
43. 根据经验,为了满足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对具有二层舱的船舶来说,其底舱应占全
部货量的 左右。 A. 1/2 B. 7/10 C. 4/5 D. 9/10 44. 船舶倾斜试验的目的是 。 A.测量船舶半载时的重心高度 B. 测量空船时的重心高度
C. 测量船舶满载时的重心高度 D. 测量船舶任一载重时的重心高度 45. 以下 不是船舶稳性报告书中的基本内容。
A. 基本装载情况总结表 B. 液体舱自由液面惯矩表及初稳性高度修正说明
C. 纵向强度和局部强度校核表 D.临界重心高度曲线或临界初稳性高度曲线
46. 船长可从 了解本船的稳性状况。
A. 航海手册 B. 总布置图 C. 装载手册 D. 以上均可 47. 其他条件相同,船舶的自摇横摇周期 。
A. 与GM无关 B. 随GM的增加而减小 C. 随GM的增加而增加 D. 与GM的关系不定
48. 某船满载排水量Δ=8000t,在航行中测得船舶的横摇周期T θ =21s,根据经验,该船的
初稳性高度值 。 A. 过小 B. 正好 C. 过大 D. 与稳性无关
49. 船舶因少量货物装卸左右不均形成较大初始横倾角,表明此时 。
A. 稳性较大 B. 稳性较小
C. 横倾力矩较大 D. 货物重量较大
50. 为增大船舶稳性, 宜采取 。
13-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