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综合试题(含答案)
(不考虑空气中的成分参与反应)
7.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图12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及其产物验证”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
(1)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名称),用来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水汽。
(2)反应开始时,将装置C中铂丝加热到红热,撤去酒精灯,铂丝变暗。此时鼓入空气,铂丝又变红热。这是因为氨的催化氧化是_________反应。
(3)实验过程中,装置D中的导管容易生成无色晶体而堵塞。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在活塞a后增加______(选填序号)。
①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 ②盛有浓盐酸的洗气瓶 ③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
(4)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E中的气体颜色应为______色。此时,装置E中的含氮化合物有NH3、NO、NO2、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F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其原因是(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停止鼓入空气。
-1
(7)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是:N2(g)+3H2(g) 2NH3(g);△H=-92.2kJ·mol。 ①下列做法能够提高工业合成氨转化率的是_________(选填字母)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使用铁触媒 d.将生成的NH3及时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去 ②工业合成氨时采用500℃左右的温度,主要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图是一个实验室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1)A是氯气发生装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2)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酒精灯,连接上E装置。Cl2通过C瓶后再进入D。D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为CO2和HCl。试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装置C的作用是: 。 (3)在E处,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其原因是: 。 (4)若将E处烧杯中溶液改为澄清石灰水,反应过程的现象为 。 A、有白色沉淀生成; B、无现象; C、先生成白色沉淀而后沉淀消失 (5)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A处仍有Cl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 。 装置B的作用
是 。
9.过氧化钠保存不当容易变质。
(1)某过氧化钠样品已经部分变质,只限用一种溶液,请你设计一种简便的化学方法,证明过氧化钠已经变质。
(2)如何用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样品中尚有过氧化钠 (3)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粗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他们称取ag样品,并设计用下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A) (B) (C) (D) (E) (F)
上图中的E和F构成量气装置,用来测定O2的体积。 ①写出装置A和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装置A: 装置B: ②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NaOH的作用是
④他们在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数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VmL,则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3
10.空气中的SO2含量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可用g/cm表示)都是重要的空气质量指标。在工业生产上规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大允许排放浓度不得超过0.02mg/L。
?为测定某地方的空气中SO2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应用上述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除测定气体流速(单位:3
cm/min)外,还需要测
定 。
②已知:碘单质微溶于水,KI可以增大碘在水中的溶解度。
-4
请你协助甲同学完成100mL5×10mol/L碘溶液的配制: 第一步:准确称取1.27g碘单质加入烧杯
中, ; 第二
步: ;
第三步:从第二步所得溶液中,取出10.00mL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
-4
?乙同学拟用下列简易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准确移取50mL5×10mol/L的碘溶液,注入右图所示广口瓶中,加2~3滴淀粉指示剂,此时溶液呈蓝色。在指定的测定地点抽气,
每次抽气100mL,直到溶液的蓝色全部褪尽为止,记录抽气次数(n)。
①假设乙同学的测量是准确的,乙同学抽气的次数至少为 次,方可说明该地空气中的SO2含量符合排放标准。
②如果乙同学用该方法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时,所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含量低,请你对其可能的原因(假设溶液配制、称量或量取及各种读数均无错误)提出合理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需要抽气的次数太多,操作麻烦。与乙讨论后,决定将抽气次数降到100次以下,请你设计合理的改进方
案: 。
?改变合适的吸收液,乙同学使用的装置还可以测定新装修的居室空气中甲醛的浓度,吸收剂最好选用 (选填:①浓硫酸、②银氨溶液、③新制的氢氧化铜、④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
11.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1)实验时,为在E烧瓶中收集到NO,以便观察颜色,必须事先除去其中的空气。其中 第一步实验操作
为: 。
如何确定E中空气已被赶
尽: 。
(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如何证明E中收集到的是NO而不是H2? 。 一段时间后,C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
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