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渤海“围填海现状”调查报告 - 图文
“潮间带”消逝,候鸟何所依
——黄渤海“围填海现状”调查报告
总顾问:周海翔(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沈阳理工大学生态研究室主任) 合作单位: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工学院、辽宁师范大学
调查组成员: 周海翔(沈阳理工大学),陈世璋、黄东升、金 巍、王永亮、蒋 明、苏俊豪、费钟睿、李林格、徐一涵、周恬羽、高苗苗、姜传名(沈阳工学院), 孙康、苏艺,白龙,柴瑞瑞,魏辽生(辽宁师范大学),陈静锋(东北财经大学)、王敏、冯景智、徐巍巍、孙继盛(环保志愿者),山东东营和潍坊环保志愿者, 胡春梅、田阳阳(让候鸟飞公益基金)
摄影/摄像:周海翔、冯景智、王敏、孙康 报告撰写:田阳阳 校订:任增颖、刘慧莉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让候鸟飞”公益基金
2014年9月14日
一、概要
湿地,野生鸟类的重要栖息地之一,在中国正不断丧失。大量的开发项目和区域规划缺乏相对翔实的鸟类多样性本地资料,环评及审批普遍忽视鸟类的生存基本需求,导致鸟类栖息地,尤其是滨海湿地,被有意无意破坏殆尽。
鸟类需要滩涂。对于飞经中国的大量候鸟来说,最为重要的是滨海湿地中的潮间带滩涂,尤其是中国海岸线上淤泥质类型的泥质滩涂。潮间带,介于平均大潮高、低潮位之间的海水活动地带。该地带大潮高潮时被淹没,大潮低潮时露出成为滩涂。其中四角蛤蜊、毛蚶、竹蛏等贝类资源丰富。
人类更需要滩涂。康斯坦撒等科学家曾于1997年评价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主要是沿海湿地,每年的价值为14.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43%。
中国的黄渤海潮间带滩涂,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咽喉地带,也是重要的天然海产品产出地,但现在正面临消逝。我们的调查发现,近年来,在狂热的开发热潮之下,黄渤海潮间带滩涂几近消失。最初是被开发成水产养殖和盐田,随着海岸经济带的发展,各种工业园区、港口建设,以更彻底的湿地毁灭方式,在各地海岸上演。人类向海洋要地的热情,持续升温。
粗略估计,近20年间,渤海人工填海造地面积远远超过了2000平方公里,且仍在增长中,各地大范围的填海工程如火如荼。填海工程主要就是集中在潮间带,无论是高潮区还是中潮区、低潮区,只要有可能被填的地方,几乎都被视为荒滩而被填平,或即将填平。潮间带泥质滩涂,以极快的速度消逝,成为稀有的天然湿地。
调查发现,目前正在进行的围填海工程,面积非常大。单个工程少则数十平方公里,大则数百平方公里。这些项目的建成,将导致大部分潮间带的高潮带和中潮带丧失。
1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一份关于“潮间带栖息地”的报告, 认定“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有16处潮间带水鸟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其中渤海就占了3个。它们分别是是北部的辽东湾、西部的渤海湾、南部的莱州湾。
然而,在这3个关键区域,各类型的填海行为,最为严重;这3个区域也是围填海造价最低的区域。
近20年来,河北的曹妃甸填海面积已超过300平方公里;天津的滨海新区也已超过250平方公里;辽宁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和山东的潍坊滨海新区,都将达到100平方公里。
调查组通过湿地调查,及申请信息公开发现,部分工程存在“未批先建”的情况。如《大连市渤海大道一期工程》金州段填海工程,就在没有取得海域使用权,更没有环境影响评价的情况下,对金州湾湿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尾海雕越冬地)进行填埋。调查组向有关部门举报后,辽宁省海监大队证实此工程未取得用海审批手续。
为了更清楚地掌握现存的潮间带滩涂的现状,找到黄渤海潮间带丧失的原因,推动黄渤海潮间带的保护,“让候鸟飞公益基金”启动黄渤海潮间带调查项目。首轮调查邀请了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沈阳理工大学生态研究室主任周海翔教授,作为总顾问,与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工学院、辽宁师范大学,组成黄渤海潮间带调查组。整个调查历时两个月,行程上千公里,遍布黄渤海沿岸的三省一市。选取了黄渤海区域的辽宁省大连庄河市河口至大连普兰店皮口镇作为样线,针对性的选取了大连市金州区、大连市长兴岛、盘锦市、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天津市滨海新区、河北省沧州市、山东省东营市、潍坊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
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初步的发现和结论。希望这些结论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我们也将继续这些工作,呼吁社会各界,更好地保护潮间带,保护野生鸟类,同时也是人类的生存之本。
2
二、调查背景
黄渤海潮间带滩涂,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飞的必经地带,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地、繁殖地、越冬地、停歇地。它维系着众多中国乃至全球重要候鸟的觅食生存需求。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的受威胁的水鸟物种数量高于世界上其他7条主要迁飞路线。
世界迁飞路线中全球受威胁和近危水鸟的总数与比例,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的受威胁的水鸟物种数量,高于世界上其他7条主要迁飞路线。(《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对东南亚潮间带栖息地 特别是黄海(含渤海)的状况分析(2012年)》)
“潮间带”属于滨海湿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具生态价值和生物多样性的地带。它们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有:食物、稳定海岸、防止风暴事件发生、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经常是社会活动中心(《千年生态系统评估 2005》)。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