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网络各章重点总结
的结果。
路由选择的环境往往是不断变化的,而这种变化有时无法事先知道。 因特网采用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20、自治系统:
因特网将整个互联网划分为许多较小的自治系统 AS。
一个自治系统是一个互联网,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自治系统有权自主地决定在本系统内应采用何种路由选择协议。 一个自治系统内的所有网络都属于一个行政单位(例如,一个公司,一所大学,政府的一个部门,等等)来管辖。 21、一个自治系统的所有路由器在本自治系统内都必须是连通的。
22、因特网有两大类路由选择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 IGP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即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目前这类路由选择协议使用得最多,如 RIP 和 OSPF 协议。
外部网关协议 EGP (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 若源站和目的站处在不同的自治系统中,当数据报传到一个自治系统的边界时,就需要使用一种协议将路由选择信息传递到另一个自治系统中。这样的协议就是外部网关协议 EGP。在外部网关协议中目前使用最多的是 BGP-4。 路由器与网关是同义词
23、 内部网关协议 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1. 工作原理
路由信息协议 RIP 是内部网关协议 IGP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 RIP 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RIP 协议要求网络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
RIP 不能在两个网络之间同时使用多条路由。RIP 选择一个具有最少路由器的路由(即最短路由),哪怕还存在另一条高速(低时延)但路由器较多的路由。
RIP协议的三个要点: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例如,每隔 30 秒。 2. 距离向量算法
收到相邻路由器(其地址为 X)的一个 RIP 报文:
(1) 先修改此 RIP 报文中的所有项目:将“下一跳”字段中的地址都改为 X,并将所有的“距离”字段的值加 1。 (2) 对修改后的 RIP 报文中的每一个项目,重复以下步骤:
若项目中的目的网络不在路由表中,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