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听障儿童机构康复训练操作规范
听障儿童机构康复训练操作规范 第一章 咨询工作 第一条 康复机构应设立专人负责咨询及入园安置、离园等工作。 第二条 咨询方式可根据机构情况采用电话咨询、网上咨询或到园咨询。 工作人员对咨询内容应及时记录并归档。 第三条 咨询方式可根据机构情况采用电话咨询、网上咨询或到园咨询。 第四条 对有问题暂未解答或处理的记录表应做出标记或单独放置,到能够解答时,及时回馈,再进行归档。 第二章 入园流程 第一条 问询 与孩子见面,初步观察并向家长了解孩子情况。 第二条 评估 由评估人员进行儿童社会生活能力评估、听觉能力评估、语言能力评估及学习能力评估。(3岁以上采用希内学习能力评估,3岁以下采用格雷费斯儿童精神发育检查)。由于多数未接受康复训练的聋儿,在语言等各方面的能力上尚未开发,可能对学习能力评估成绩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对于聋儿的智力情况应谨慎得出结论。 第三条 安置 在以上评估的基础上决定该儿童是否适宜进入机构接受康复训练。不适宜者(如发现严重脑瘫、智障、自闭症者)可建议到当地相应专业机构训练治疗或给予家庭康复指导。 第四条 体检 通过评估者,需到当地区级以上公立医院进行入园体检(机构可指定附近合格医院)。凭体检证明方可入园。入园时,家长应将孩子的“计划免疫卡”交给机构保健医,以确保孩子不遗漏各项免疫要求。 亲子班家长因要入园与孩子共同训练,所以也需进行肝功、胸透等基本项目体检,凭体检合格证明入园。 第五条 建档 1、 入园安置人
员应将入园儿童的以上各项评估结果、听力图及登记表复印三份:一份留档;一 1
份交班级教师;一份交该儿童的个别化训练责任教师。 2、 填写入园儿童综合情况登记表(详见附件“参考表样2 ”) 第六条 确认 完成入园相关手续,各岗负责人签字确(详见附件“参考表样3”) 。 第七条 进班 班主任及个别化训练负责人员应收取该儿童的听力图、各项评估结果、入园调查表及综合情况登记表的复印件,并了解孩子情况, 以便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同时,要向家长介绍各方面情况和教学要求。 第三章 办理离退园手续 第一条 在儿童离园或退园时,应填写离退园申请表(详见附件“参考表样4 ”),各岗人员签字确认。 第二条 各方面手续交接确认。 第三条 保留离退园儿童的有效联系手段,便于跟踪随访。 第四章 集体教学一日活动安排 听障儿童集体训练课程应保证儿童语言、健康、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综合发展,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基本教育原则。 第一条 来园 1、 对儿童的行为要求 接受晨检。
衣着整洁,愉快来园,
有礼貌地向教师、小朋友问好,和家长再见。
将脱下的衣帽、书包放在固定的地方,轻拿轻放小椅子。 有秩序地参与教师组织的活动。 2、 保健医生在园门口接待入园并进行晨检,发现问题迅速进行相应处理。 一摸:摸儿童额头、颈部和手心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 二看:观察儿童精神状态、面色,传染病的早期表现。 三问:了解儿童饮
食、睡眠、大小便的情况。 四查:初步检查儿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 3、对教师的工作要求 教师A: 2
组织幼儿有秩序的活动,如看书、看动画片、玩玩具、做游戏等。
准备常规活动教具。 教师B:
热情接待儿童,面
带微笑向家长问好,蹲下来和孩子亲密接触,稳定情绪。 ● 除对儿童进行身体晨检工作外,同时要其检查助听设备是否工作正常,有无异常情况(如助听器啸叫等)需要及时处理。 导孩子与家长道别,愉快分离。 家完成情况。
引
收取每日作业,了解幼儿在
叮嘱带药家长登记药品记录本,检查药品是否
已写上儿童姓名。 第二条 常规活动组织 1、 对儿童的行为要求
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头。
听到点名后能应答。
站姿标准:两脚并齐,挺胸抬认真做舌操及各项训练。 2、 排队:吸引儿童注意力,组织排
对教师的工作要求 教师队。
点名:点名观察孩子听觉反应,进一步检查聋儿助听设
做舌操:播放舌操音乐,带领聋儿做舌
组织聋儿进行呼吸训练、发音
备状况,清点人数。
操,帮助幼儿掌握操节要领。
训练、听力训练,各项内容的安排应体现训练的全面性及层次性,根据班内孩子水平选择相应难度。
儿歌律动:教师播放
儿歌音乐或自念儿歌,加入动作和说唱,组织聋儿跟随教师一起做。 教师B:
配合教师A组织相关活动。 第三条 盥洗与
学会正确的盥洗方法,会有顺序
逐
入厕 1、 对儿童的行为要求
的打抹肥皂,搓洗手,洗干净各部位,不玩水,不打闹。
步养成饭前、便后和手脏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手纸。 3
会正确地使用
主动表达自己的入厕意愿和要求。 2、 对教师的工作要求 组织并指导儿童正确盥洗,提醒聋儿卷袖,肥皂搓手,用毛巾擦手。 理。
检查儿童盥洗效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指导保育员处了解儿童大、小便习惯,允许其根据自己需要入厕。
随机
引导儿童注意盥洗和入厕的安全,防止拥挤摔伤。
进行相关的生活常识教育,提高其自理能力。 第四条 早操 1、 对儿童的行为要求
情绪愉快地参加早操锻炼。听口令迅速排
遵
队,做操不喧哗,不推挤,精神饱满,动作协调、到位。
守规则,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并能逐渐学习主动向老师示意增减衣服。 2、 对教师的工作要求 教师A:
操前清点儿
组
童人数、检查衣着、鞋带、组织孩子有序地到户外做操。 织操前准备活动。
精神饱满地与儿童共同做操,指导孩子按
活动中注意观察孩子,指导保育
确保幼儿安全地进行活动。
配合A
学
要求完成动作,遵守规则。
员及时增减衣物,处理异常情况。
注重在早操活动中渗透听觉言语教学。 教师B:
教师组织相关活动。 第五条 进餐 1、 对儿童的行为要求 习值日生工作,有秩序地分餐具和食物。
独立用餐,细嚼慢
主
咽,不挑食、不剩饭,尽量保持桌面、地面及衣服干净。 动表达加餐的需要。
进餐后分类收拾餐具,清理桌面、正确
组织好餐前活动,以讲故
使用餐巾。 2、 对教师的工作要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