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最新修改)
2019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最新修改)
课后反思:
里程表(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独立解答、独立思考、知识的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里程的熟悉。
4、熟悉里程表的概念,知道怎么计算两个地方的里程,即距离。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大脑里,建立两个地方里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
1、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培养里程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里程,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讲授新课。
2019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最新修改)
里程\\千米 北京——保定 146 北京——石家庄 277
689 (1)保定到石家庄多少千米?画一北京——郑州 北京——洛阳 813 画,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北京——西安 1200
(2)813-689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说一说,画一画。
(3)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在图中画一画算一算。
(4)请你再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的第2题和第3题。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设计
完成“练一练”1234题 课后反思:
里程表(二)
教学目标:
2019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最新修改)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独立解答、独立思考、知识的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里程的熟悉。
4、熟悉里程表的概念,知道怎么计算两个地方的里程,即距离。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大脑里,建立两个地方里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
2、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培养里程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里程,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都做过车没? 学生:做过。
老师:那你们有观察过,汽车的里程表嘛? 学生:没有。
老师: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里程表吗? 学生1:不知道啊!
学生2:是汽车一天行驶的路程吗?
2019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最新修改)
老师:不是。
学生3:好像是汽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吧?
老师:恩,是的。就是起床从开始行驶到现在行驶的距离就是里程。
老师:今天呢,我们就来解决一下有关于汽车的里程的问题。淘气的叔叔是出租车司机,星期一早上出车时,里程表的度数是35千米。淘气记录了数数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回家时的里程表度数。同学们现在根据PPT上面的每天行驶的里程来讨论一下什么是里程。
学生1:160千米不是星期一行驶的路程,应该是........。 老师:星期一出发时度数是35千米,回家时是160千米,160 - 35才是星期一行驶的里程数
学生2:我知道了,用当天的度数减去前一天的度数,就是当天的里程数。
老师:恩,回答正确。
二、玩中学,带领学生一起做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1题。 (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
(2)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更深层次的理解里程的含义。 (3)让学生独立完成。
(4)12月底比6月底多用了多少度电?同学们再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多用呢?有哪些原因呢?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的第2题和第3题。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设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