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加强主观体验,实现古诗词教学目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加强主观体验,实现古诗词教学目标
作者:陈小棉
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3年第20期
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而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古诗词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再融入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以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要想真正欣赏古诗词,就要加强诵读,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诵读中理解诗意,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意趣。朗读背诵的过程,既是识记的过程,也是知识积累的过程。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佳作,使之潜移默化、融会贯通,成为自身的知识积累,将受用终生。教师应尝试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法,如:朗读、吟读、速读、默读、说读等等各种诵读活动,让学生不仅记住文章本身,而且为学生理解诗歌涵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感受诗歌意境后,让学生自己朗读,教师可范读或听录音,对诗歌有一个整体认知,然后吟读,读出诗味,然后进行说读。古典诗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并且,通过诵读,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诗词所包含的意境。
作为教师,在讲授古诗词的时候也应重视诵读这一环节,并且要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一是要求学生在朗读时要投入;二是要读出诗词的韵律;三是要融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二、运用写作手法分析
诗词写作,有一定之法。萧涤非先生曾说:“《关雎》序一篇,不但当必读,且当先读,因为如果不知赋、比、兴为何事,便将不知诗歌为何物。”赋、比、兴为诗歌的写作技法及表现手法,由此可见熟其“法”对读诗的重要性。对于采用写作手法分析法赏诗时,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有的放矢进行鉴赏。
诗歌中常常用一些修辞来将诗人的情感形象的外化出来。常用的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等。鉴赏诗歌时,通过分析其对一些修辞的运用,我们更能领会诗人蓄积的情感。 三、细细品析,用心体味诗中的情感
要对古诗词的意境及情感作出正确的把握,只有从细部入手,反复品评,仔细赏析,才能洞视作品的层次、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最终对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得更加完整。通过教学实践,对古诗词的品析要从“景、意、情、理”四个方面入手,才能完整地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深意,才能使古诗词教学丰满起来。初中入选的古诗词大部分都是情景交融、声色俱佳的上乘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