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Excel知识点
Excel知识点
一、Excel基础知识 1.Excel窗口
Excel2003窗口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数据编辑区和状态栏等组成。
2.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
(1)工作簿:一个Excel文件就是一个工作簿;默认打开一个工作簿;工作簿由工作表组成 (2)工作表:
A、每个工作簿默认的工作表是3张,Sheet1~Sheet3;最多能有255张,Sheet1~Sheet255;
B、每张工作表有65536行和256列,行号由数字表示,列标由英文字母表示;
C、工作表的名称可以更改,双击其名称标签或右键单击标签,选择“重命名”命令即可修改 (3)单元格:
A、工作表是由单元格组成的,数据输入和操作的时候基本上是在单元格中完成B、单元格有自己的名称,由它所在的列标和行号组成,例如:第一行第三列的单元格名称是C1。 二、数据的输入 1、文字字符的输入
纯数字符号的输入:为区别于数值数据,在数字符号前加单引号(例如: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
2、分数的输入:如1/2要写成0 1/2,0不可省略,否则系统会将其作为日期型
前置+号被忽略,负数以及括号中的数均表示负数。如-15或(15)均为负数
输入日期:(1)年月日之间可用 — 或 / 间隔,按年月日顺序输
(2)直接输入某年某月某日
3、成批数据的输入: (1)自动填充:
A、将鼠标放到选中区域的边框线右下角的黑色小方块上,出现一个实心的黑十字光标,此光标成为“拖动柄”
B、进行自动填充的时候,必须先确定两个相邻的数,并选中这两个数 (2)产生一个序列:编辑-填充-序列 序列包含:等差、等比、日期、自动填充 4、单元格区域的选中
(1)单个单元格的选中:单击要选择的单元格
(2)不连续单元格的选中:按住Ctrl,逐个点击要选择的单元格,这样选中的单元格的表达式是(单元格1,单元格2,……)
(3)连续单元格的选中:按住Shift键,点击要选择的单元格区域的一个角的单元格,再点击它的对角单元格;或者:用鼠标拖动方法来选择 (4)整行、整列的选择
单击行号或列标即可选中一行或一列 5、数据的复制与移动
常规的“复制+粘贴”、“剪切+粘贴”的方法进行 6、数据的清除:
清除单元格数据不是清除单元格本身,而是清除单元格中的数据内容、格式或批注三者之一,或三者均被清除。
若只清除单元格中的数据内容,则只要单击该单元格,使之成为当前单元格,然后按Delete键即可。否则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清除。 (1)选定要清除的单元格区域。
(2)单击“编辑”菜单,在“清除”命令的4个选项(全部、格式、内容和批注)中选择一个。
.全部:清除单元格中的格式数据内容和批注。 .格式:只清除单元格中的格式。 .内容:只清除单元格中的数据内容。 .批注:只清除单元格中的批注。
三、对数据的简单处理 1.公式的使用:
输入公式的标志是输入 =表达式
什么是表达式?——将常量、变量、函数用运算符号连接起来的式子 (1)简单算式:直接在某个单元格上输入式子 (2)公式的输入(引用单元格的名称) (3)绝对引用: 2.常用函数(粘贴函数) (1)SUM(A1,A2…)
功能:求各参数的和。A1,A2等参数可以是数值或含有数值的单元格的引用。至多30个参数。
(2)AVERAGE(A1,A2…)
功能:求各参数的平均值。A1,A2等参数可以是数值或含有数值的单元格引用。
(3)MAX(A1,A2,…) 功能:求各参数中的最大值。 (4)MIN(Al,A2,…) 功能:求各参数中的最小值。 (5)COUNT(A1、A2,…)
功能:求各参数中数值型参数和包含数值的单元格个数。参数的类型不限。
(6)COUNTIF(A1、A2,…)
其中A1为数据区域,A2是条件表达式。
功能:求各参数中数值型参数满足条件的单元格个数。参数的类型不限。 (7)IF(P,T,F)
其中P是能产生逻辑值(TRUE或FALSE)的表达式,T和F是表达式。 功能:若P为真(TRUE),则取T表达式的值,否则,取F表达式的值。 (8)SUMIF(P,T,F)
其中P是判断条件的数据区域,T为条件表达式,F是要进行求和计算的数据区
域。
功能:求对满足条件的数据区域进行求和。 四、数据表打印
1、数字格式的设置(数字、字体、对齐、边框、图案) 2、条件格式
可以根据某种条件来决定数值的显示颜色。例如学生成绩,小于60的成绩用红色显示,大于等于60的成绩用黑色显示。 条件格式的定义步骤如下。
(1)选定要使用条件格式的单元格区域。
(2)单击“格式”菜单的“条件格式”命令,出现“条件”格式对话框。 3、EXCEL的视图方式分为:普通视图、分页预览视图,其中分页预览视图可以调整打印的设置
4、页面的设置:(页面、页边距、页眉页脚、工作表) (1)页面的选项:纸张的大小、方向等
(2)页边距的选项:边距大小、对齐方式(默认的是左上对齐) (3)页眉页脚的选项:可以设定打印的页眉页脚 (4)工作表的选项:可以设定打印标题和打印区域 5、合并居中与跨列居中的差异 五、对数据进行分析 1、对数据进行排序(分类)
(1)按某字段值的顺序进行排序。此字段称为关键字;排序分升序和降序两种排
(2)按多个关键字排序: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第三关键字。 (3)排序的数据类型为:汉字、字符、数字、日期等,其中汉字的排序的依据是以汉字的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按26个英文字母的顺序来排序的。 2、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在汇总之前,首先要按分类字段进行排序 (1)按分类字段进行排序。
(2)单击“数据?,菜单的“分类汇总”命令,出现“分类汇总”对话框。
(3)单击“分类字段”栏的下拉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分类字段。 (4)单击“汇总方式”栏的下列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汇总方式。 (5)在“选定汇总项”列表框中选定要汇总的一个或多个字段。 3、对数据进行筛选 1.自动筛选 1)自动筛选数据
(1)单击“数据”菜单“筛选”命令的??目动筛选”项_此时,数据表的每个字段名旁边出现了下拉按钮。单击下拉按钮,将出现下拉列表
(2)单击与筛选条件有关的字段的下拉按钮在出现的下拉列表中进行条件选择。
2)用自定义条件筛选
以上步骤(2)中若在下拉列表中单击“自定义”,则出现“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
“与”表示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成立,而“或”表示两个条件之一成立即可。 3)取消筛选
(1)单击“数据”菜单“筛选”命令的“全部显示”项。
(2)单击“数据”菜单“筛选”命令的“自动筛选”项。单击筛选字段下拉按钮,在出现的下拉列表中单击“(全部)”项 2.高级筛选
在自动筛选中,筛选条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用自定义指定两个条件。但只能针对一个字段。如果筛选条件涉及到多个字段,用自动筛选实现较麻烦(分多次实现),而用高级筛选就能一次完成。 1)执行高级筛选
(1)在数据表前插人若干条件区域。
(2)单击数据表中任一单元格,然后单击“数据”菜单“筛选”命令的“高级筛选”项,出现“高级筛选?,对话框。
(3)在“方式”栏中选择筛选结果的显示位置、在数据区域和条件区域中指定区域条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