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刘永和报告听后感 学思结合做教研
刚工作时候的我们,都带着一腔的热情,进入了神圣的教育殿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职业倦怠就慢慢地侵蚀了我们的思想。这意味着工作状态上的停滞和工作方向上的迷失。刘书记告诉我们,想要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很简单。一是要有一份有意义的工作(这我们已经都拥有了),二是一辈子认真做到底。认真两个字,一天容易,一个月容易,一年容易,一辈子,却不容易。
我们要将教育作为终身的事业来追求,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只有老师自己首先是喜好学习并且擅长学习的人,他们才能教出世界上最优秀的孩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地追寻自身的专业成长,思考着并行动着,这样才能带着创新的思维和执着的态度对教育事业永葆热情。从而在平凡的工作中看到自己的潜力与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获得自己的职业幸福。
莫忘初心 整装待发
机关幼儿园 宋欢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想,小时候我总是看着老师托着腮发着愣,梦想像我的老师那样,站在讲台上洒脱的讲解,不经意间就将知识的种子洒在我们的心田。长大了,我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快乐的机幼孩子王,是多么的幸运!何其有幸又被选为江宁区首届教科研新秀班的学员,可是我在幼师的时候学习是小学美术专业,虽然后期自己又进修了学前教育的本科文凭,可是我觉得自己在经验和能力上仍有很多的不足,尤其是面对自己仍旧有些陌生的教科研领域,心中莫名多了的压力,促使我带着充盈的求知欲参加了两次新秀班的学习。
第一次是因为参加了《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教育思想系列报告会》校长邹正的汇报演讲“如何追寻学生自由成长的教育之路”的一席话让
我认识到,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的进步,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而身为教师的我们只有用心灵去感应、孕育、温暖另一个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充满温暖与阳光,才是教师这个职业最好的发展。有一句话让我觉得很好,可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成长需要训练,但是训练走得太远会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人们走的太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纪伯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忘初心。
第二次的讲座是由市教研所的刘永和所长主讲的“学思结合做教研”,在这次演讲中我再一次理解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懂得了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也知道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处处皆学问: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才是科研课题的最基本来源,幼儿园也一样。原来课题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常规教学中,就在我们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有几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报刊杂志(剪贴、摘抄)、科研书籍(写笔记)、学术报告(借专家的头脑思考自己的问题)、网上科研(搜索、下载)。研究性学习:刘所长首先用简练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什么是课题及课题研究、课题类型和选题原则。教师尤其需要研究性学习,如教育方针的发展和变化增加了“指导思想”,教育目的中增加了“为人民服务”,教育途径上增加了“社会实践”,教育目标中增加了“美”育等。以前我也曾参与过学校的课题研究,但对课题理解得却不是很到位,很多时候是为了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不得已而为之。听了刘永和老师的讲座后,我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一直以来,我总是认为课题的选题是学校领导,是搞教育研究的专家才能做的事,与我们这些每天站在讲台上的一线教师关系不大,尤其是我们这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我们只需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通过讲座我认识到自己的这种想法是多么肤浅。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也能在教育科研的过程当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
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研究资料的能力等等。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也是我们教师自身专业化的急需。现在沉重的社会舆论压力也让教育丧失了风骨,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要求。
接着刘所向我们介绍了课题研究如何选题,选题要尽量结合自己的学生和自己所教的教材,做到心中时时有科研。平时活动时要想到课题怎样进行渗透,反思随笔要体现课题,围绕课题去写,就是评他人的课也要围绕课题去评。这样把自己的研究课、反思心得、评课材料整理起来内容就丰富了。这是课题第一手资料的收集,也是最有意义的最有说服力的好东西。其次是理论或他人案例或论文之类的收集。这些东西要跟自己的课题相关性要很强。因为这既是学习的关键,又是自己以后写结题报告的理论支柱。对于这些资料可不能敷衍了事,因为即使你现在或许因为时间忙草草应付一下,等到写结题报告时,你还得补这一关。
还为我们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其中的反思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反思中包括整理和描述,即对观察到的、感受到的与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加以归纳整理,描述出本循环的过程和结果。这次讲座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科研知识讲座,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一次知识与智慧的碰撞,更有一种心理的愉悦与享受。这让从来不喜欢听理论讲座的我也听得津津有味,刘所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原来科研是一项如此有意义的事情。
真理需要智慧、真理需要信念、真理需要坚持、教育真理需要教育科研。这次学习让我了解到科研来自教育实践,它往往从小处、从细微处着眼,虽然高深却也并不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领域。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身理论水平的不足。今后,我一定要多学习与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以此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同时从日常
的工作中多观察,多发现,多反思,随时随处记录来自教学一线的素材,争取让自己在教育科研方面有一个全新的突破,拾起自己最初的梦想,背起行囊,整装待发。
带着问题上路
汤山中学 曾晨
专业成长是我们新秀班学员工作以来面临的首要任务,它决定着我们教师职业发展的高度和厚度。几年前,青涩的我们告别了简单轻松的校园生活,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一崇高的职业。几多憧憬与向往,几多努力与探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遇到比书本上的理论复杂的多的问题,这让我们感到疑虑与困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这些问题是压力也是动力,在研究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只有勤于反思工作中的问题,善于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解决问题,做到“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才能在教育中感受幸福,遇见最美的自己。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江宁区新秀班首届开班仪式,聆听了刘永和特级教师的讲座,让我印象深刻:他的讲座更像是演讲,整个过程中,刘老师都是站着,并且时不时的和学员进行互动,显得博学又谦和。讲座中,刘老师运用了许多案例,使得讲座更加的生动和形象。下面我就谈谈本次学习的一些收获。
一、 带着问题上路,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做教育
刘老师在讲座中举了一个关于“苹果的香味”的故事,其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来不得半点虚假,教育需要“安静”下来做一些“真”的东西。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有效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能只顾追求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忽略学生的认知感受;在目标达成方面,我们不仅要关注结果,更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