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刘永和报告听后感 学思结合做教研

刘永和报告听后感 学思结合做教研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15:32:06

走在科研之路的人,有时迷茫,有时激进,这就需要有人在旁边提点我们。

刘老师的讲座为我们提供了方向,提供了途径。因时间关系,刘老师还有部分内容没法在这次讲座中以交流的形式展现给我们,但刘老师也尽他的努力——讲座后,有需要的老师可以以发邮箱的形式向刘老师要你所需的东西,刘老师会以邮件形式发给你。回家后,我向刘老师发了封邮件,刘老师真的第一时间给我这样一位一线普通教师回复。这样的一件事,让我感觉到刘老师的胸襟,感觉到刘老师对我们新秀班的关心与帮助。我想,我也要把这种精神传递给身边的其他老师,资源共享,成就自我,又去帮助他人。

(三)成长,需要坚持

科研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拥有一颗平常心,从容研究,冷静思

考(分析问题)。做教育科研并不难,难的是一直持续不断的做,难的是将教育科研视为自身教育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说,教育教学中几乎没有哪一个问题,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解决的。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有直面困难的勇气,有坚持研究的决心、信心和恒心。

最后,我想说的是:让科研走近我们,让科研走进我们的课堂,认真学习,不断反思,学思结合,在自己的岗位上,多关注路边的风景,关注平时的学习,留心周围的事物,通过科研把它做好、做精、做得有创意。只有这样,教育科研才能深入寻常家园,才能走向高阔的境界。

种南瓜般做教科研,且种且珍惜

麒麟小学 胡蓓蓓

些许几米阳光,那个深秋初冬的下午并不那么寒冷,转折间来到初生的兴宁幼儿园参加江宁区首届教研新秀开班仪式。可能还是有些激动吧,早早到了幼儿园,入座环视一下,周围散坐着几位多是年长我的教师,想着工作不到三年的我有幸和优秀前辈一起参加如此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培训,竟也有些激动。在董主任做完开班致辞和对我们新秀的期盼后,心头多了一份压力,正想着,大家鼓掌致意学者讲话的声音让我对学者又多了一份期盼,只见他从容走下讲台,如是说:“我还是喜欢站着和大家交流。”当学者打开了电脑文件播放,质朴无华的

PPT上

显示的是讲座主题“学思结合做教研”和学者的头衔,最后是学者的名字:刘永和。刘老师的几句看似不经心的自我介绍道出了他令人敬佩的丰富从业从教经历,其实都是洗尽铅华后的从容与智慧结晶!刘老师说做教科研是农业,不是工业;是种南瓜,不是种冬瓜。是啊!多么形象发人深省的比喻啊,反思时下我们的浮躁,不论是做教科研还是做事情,我们好像总难以做到精心下来以蓄势待发。我们做的是工业,求快,求高产;我们种的是冬瓜,熟了摘下了就吃。唯独少了做教科研的那份至真态度,即静心积累,持续的辛勤耕耘,深入探究。

关注沿途风景,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刘老师一语惊醒梦中人。刘老师说我们做教科研不是仅仅扎头埋进无数资料,信息中去索取,而应抬眼望去,关注沿途的风景,先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我们的教育中有太多需要我们关注的东西了,没有留心观察的习惯,做出的教科研是没有血肉的。刘老师就举了一个爱迪生通过考验学生是否观察到了实验室门口的那棵树来向我们说明观察的重要性。他也举了自己的例子给我们听,他说到一位上海导演被问到是不是读了很多佳作才导出优秀作品,导演说:“我只读了半本书,但是我都用上了。“这是学以致用的高端体现。我们作为新秀,

在做教科研也当如此,不能贪多,贪快,囫囵吞枣甚至拿来主义拼凑所谓的成果,生活处处皆学问,应该多多留心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多多积累,丰富自己的阅历,沉淀,积累,思考后再广泛涉猎报刊杂志,科研书籍,学术报告等材料,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借专家的头脑思考问题,才能使我们的阅读更高效,有价值,可持续,可发展。才能帮助我们即使在限制条件下,也能求得最优解,因为我们的阅读已不仅仅是机械式的灌输了,是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后与材料做到的激烈的思维火花的碰撞。

进行研究辩证性学习,为了遇见更美好的教育

作为一种流行也颇具成效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教师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这是学习型社会需要的精神。我们需要的是坚持的智慧和信念,刘老师用了“有没有闻到苹果的味道”告诉我们真理需要智慧和坚持,不能人云亦云,明明就是一只假苹果,而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说能闻到苹果味就认为就是一只真苹果的态度是滋长谬论的沃土。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我们应深入研究教学目标和相关理论,并辩证看待新兴的教学方法,不可盲从,不可武断嗤之以鼻,要为我所用,坚持自己的信念,方能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思而不学则殆,三思而后可以做科研

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思的力量,我们强调的思,是指由思想,有思路,会思考。这样的教科研做出来才是有成效的,才会使我们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

作为一线教师,我已经连续带毕业班,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以及我的学生时,难免会有难以承受之重;在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面对教学目标提出的利用多媒体信息辅助教学这一条,我们是不是应该想一想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呢?被夹在无数诟病声的应试教育和如火如荼的素质教育改革推进过程中我们

是否也陷入两难中呢?如何权衡,如何取舍,如何真正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中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呢?这都是我们应该要反思的教育改革带来的问题,正因为有了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我们经过留心观察才能为我们的科研提供思路。

课题源于实践, 源于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于我而言,更缘于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真问题。缘起终有因。我们可以从教育目标,教育现象,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经验中需找思路。

A.你是唐僧

曾有位学生给老师发信息,内容为“你是唐僧。”这个看似恶作剧的教育现象中,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研究思路,老师是顺着学生的心态气急败坏的回过去你是谁?还是以幽默化解?该老师先置之不理,后来学生回一条信息“你想知道我是谁吗?”老师机智的回过去:“莫非你就是猪八戒?”但老师在反思是不是因为自己平时过于啰嗦使得学生厌烦了呢?最后就在师生的信息回复中,这本以为会造成气急败坏的看似没有尊师重道的行为以教师的反思改进幽默化解。原来学生认为老师总是占用放晚学下课的时间去布置班务,导致学生赶不上校车,步行好几里才能摸黑回家。后来教师据此改变了自己的做法,学生对他也心服口服了。这个教育现象可以为我们做课题提供一个思路,即我们应该敏锐抓住教育中的典型现象,深入分析其原因,反思,寻找问题解决对策。现象的产生一定是背后处理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思考如何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努力。

B.考试备忘录

陆一鹏校长曾因有同学考试中看了书本而竟然因此许诺全班同学,考试可以带备忘录进考场,这一爆炸性消息无疑在全班引起轰动。学生们考试前通力合作,做到了有效的合作与交流,一张

A4

的纸正反两面写的密密麻麻,带进考场信心

搜索更多关于: 刘永和报告听后感 学思结合做教研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走在科研之路的人,有时迷茫,有时激进,这就需要有人在旁边提点我们。刘老师的讲座为我们提供了方向,提供了途径。因时间关系,刘老师还有部分内容没法在这次讲座中以交流的形式展现给我们,但刘老师也尽他的努力——讲座后,有需要的老师可以以发邮箱的形式向刘老师要你所需的东西,刘老师会以邮件形式发给你。回家后,我向刘老师发了封邮件,刘老师真的第一时间给我这样一位一线普通教师回复。这样的一件事,让我感觉到刘老师的胸襟,感觉到刘老师对我们新秀班的关心与帮助。我想,我也要把这种精神传递给身边的其他老师,资源共享,成就自我,又去帮助他人。 (三)成长,需要坚持 科研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拥有一颗平常心,从容研究,冷静思考(分析问题)。做教育科研并不难,难的是一直持续不断的做,难的是将教育科研视为自身教育生活的一个重要部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