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刘永和报告听后感 学思结合做教研
我是一名年轻的来自农村又在农村从事幼教的老师,我的年轻不仅仅是年龄上,更多指的是我对教育科研的接触、认识和理解,记得在刚刚工作的时候,觉得别的老师论文、案例获奖是件特别了不起的事,心生羡慕却又不知从何做起,我所拥有的是一本又一本我还一知半解的理论,帮不上我半点忙,但羡慕好奇的心驱使我一步步向前,我试探着,琢磨着,寻找着……渐渐的,我似乎找到一些眉目,似乎又对书上的理论有了新的理解。不断的验证和尝试终于让我也能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这丝丝甜蜜如汩汩甘泉,清新可口。我想教育科研的道路是“甜”的吧!
然而当我迷茫不知道课题选择什么问题来研究,当我熬到凌晨不知如何表达我想表达的词句,当我抓耳挠腮不知道如何继续时,我才感受到走教育科研的道路也是“苦”的,这是一条纵然我觉得“苦”却无法割舍的路。这是一条我热爱走的路。
虽然,从事幼教三年来我对自己的成果还算满意,但我知道我才接触教育科研这片广阔的土壤的一点点,我要做的还很多,我要时刻反思自己,充分利用好机会,好好规划自己。
(一)继续注重理论学习和推敲,增强科研底蕴
虽然在学校我已经接触很多理论知识,但很多我都不理解甚至误解,工作的过程正是给予极好的机会,让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要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争取更上一个新台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以前我尝试过做问卷调查,从发放到分析,提出问题,形成研究思路。回顾自己过去的方法,是那样的笼统,如今我要更留心周围的现象,争取做到能对一些问题作出新的判断,一步一步地向科研型,反思型教师的转变。
(二)继续热衷于教育科研,通过研究反思教学,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作为一线幼儿教师,日常的工作任务真的很繁重,在校时很难闲下心来读一些书籍。不光是理论知识需要充电,自身的素养也需要新的知识来浇灌。如果不学习,那我们的研究必定如同大海上一艘失了灯塔的船。我们要把自身教学工作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留心观察对象,一方面,积累经验不断的去提问和解答。
(三)学会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我想教育科研不能是个人行为,自己研究和大家一起研究的收获必定不同。加入教育科研新秀班后,我要多和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和学员们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交流会弥补各自的不足,既充分地贡献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又不断地吸收别人的优良成果,在实践中增强合作精神。
我们该怎样成长
上峰中心小学 张志琴
2014
年11月21号,作为教科研新秀班的一员,来到兴宁幼儿园,有幸有
刘永和老师为我们新秀班的成员开了《“学思结合”做科研》的专题讲座。刘永和老师的那句话:教科研就像南瓜,越做越甜。这句话给了我自信,让我
坚信我的成长之路。
一、学思结合,才能越来越甜 (一)科研之路需要学习
如果你是刚踏入课堂的老师,看到可爱的孩子,看到身边那么多优秀的老师,
那告诉我,我需要学习,需要成长。学习的资源来自哪,来自报刊杂志、来自科
研书籍、来自学术报告、来自网上科研等等,这些的基本学习,是我们成长的基础,有了这基础,我们的科研之路才能走的更远、更坚定。
(二)科研之路需要反思
有了基础,我们不能全然接受,而应该经过自己的思考。要将科研之路要想走得越来越甜,那就需要我们留意身边的小事、关注各种教育信息,对此我们不是仅仅知道、不是仅仅学习,更重要的是去反思小事、教育信息背后的东西。在反思之路上,我们才能越走越远!
刘老师的幽默小故事——有没有闻到苹果的味道,让我知道真理需要智慧、需要信念、需要坚持。教育科研同样需要,需要我们将学思相结合,学习、反思、再学习、再反思……我们将学与思的过程,通过实践付诸行动,通过文字将其记录,而这些来自我们平常的积累,需要我们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相信在这样的“学思结合”的教科研路上,我们将会甜甜的。
二、课题引领成长
想要成长,我们需要成为有思想、有思路、会思考的教师。科研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在这条路上学思结合、踏踏实实地走,这就需要我们带着课题去研究、去实践,而课题会引领我们的成长。
(一)小课题,大收获
课题来自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来自实践中的真问题。我们可以从教育目标、教育现象、教育方法、教育经验入手寻找课题。其实对于我们一线教师,留意我们身边小事,就会发现其实课题就在我们身边,哪怕是小课题,踏踏实实的做,深入地分析其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你也会有很大的收获,会有成
长。如我现在研究的班本作业,从预习导航到“1+1”作业模式,旨在适应孩子发展的作业,虽然只是小小的作业,但我能发现其中的乐趣,感受到前进的动力。
(二)实践才是真理
有了课题,除了需要学习、反思,还需要实践。只有实践了,才能说是真的进入了科研。从方法上,有很多方法,对于我来说,我最喜欢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它让我感觉到真正在做这件事,收获将会很多,会有很多感想、很多想法。如我之前写的浅谈系统脱敏法,就是从我班一个原本害怕进电影院的女孩子实际案例出发,在这过程中,感觉到把大学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帮助他人,收获成功感;又如现在做的“班本作业”课题,都让我感觉到我在成长。
三、我们该这样成长
除了以上的两点,刘老师的讲座与这次开班仪式,让我又有了以下的成长想
法:
(一)成长,需要合作
成长,需要合作。合作就是团结。俗话说:“小合作就有小作为,大合作就有
大作为,不合作就将一事无成。”世界上最奇妙、最伟大的团结就算是乐团演奏了吧。大家想想,几十种不同的乐器,几十个不同的声音,统一的自然的,在指挥家的指挥下就能汇聚成音乐的天堂,旋律的海洋。难道这不是合作吗?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合作是不可缺少的。合作就如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心窝;合作就如十字街口的指路标,指明方向。科研之路同样如此,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他人合作,研究的深度将越深,收获也就越大!
(二)成长,需要帮助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