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

关于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7:33:17

关于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信用经济的发展,举债经营已成为现代企业重要的融资手段和策略。举债经营的合理运用,能够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益,有效地提高股东权益报酬率,但与此同时,债务也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甚或破产的风险。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在投资之前,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是企业预测风险、保护企业利益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字:偿债能力;现金流量;分析 一、 我国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偿还债务资金来源渠道的单一化。目前,在分析偿还债务资金来源渠道时只考虑资产变现问题而没有考虑到企业偿还负债的资金来源还可以有多种渠道。把企业资产变现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渠道的分析,显然不能正确衡量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这样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必然会使企业视线狭窄,影响其决策的正确性。

(二)目前,现有的偿债能力分析是建立在清算基础而非持续经营基础上的分析。长期以来,对偿债能力的分析是建立在对企业现有资产进行清盘变卖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认为企业的债务应该由企业的资产作保障。而企业要生存下去就不可能将所有的资产变现来偿还负债,也不可能将所有资产变现来偿还企业所有债务。企业的经营活动是持续不断的,要想准确地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应以持续经营为基础而非清算基础来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否则,评价的结论只能是企业的清算偿债能力。正常持续经营的企业偿还债务要依赖企业稳定的现金流人,所以偿债能力的分析应包括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

(三)现有的偿债能力分析是静态性的,而不是动态性的。 目前,企业偿债能力主要是以资产负债表为主进行分析,而资产负债表是一个静态报表,反映的是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这样做只重视了一种静态效果,而没有充分重视在企业生产经营运转过程中的偿债能力;只重视了某一时点上的偿债能力,而不重视达到这一时点之前积累的过程。 二、出现偿债能力分析问题的原因

(一)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上有局限性。目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衡量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1、流动比率这个指标是建立在变现能力而非货币资金基础上的。即使可变现资产再多,如果货币资金不足,仍会出现偿债困难。所以,流动比率与实际短期偿债能力并非时时刻刻都能保持一致。2、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反映的都是企业在一定时点上短期偿债能力的水平。一旦企业的经营活动出现波动,它们就不能真正揭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除非这一特定时点足以代表企业经常性的经营和财务状况。3、由于会计信息数据提供者的利益关系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使得计算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数据常常被扭曲。企业管理当局在期未编制报表前,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人为地对其进行调接。

(二)在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上也存在着局限性。主要是已获利息倍数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1、已获利息倍数反映的是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不能反映债务本金的偿还能力。但是,企业所承担的债务不仅仅是利息费用,还包括本金。该指标只衡量其中一项是不全面的,没有将利息的支付和本金的偿还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导致企业产生错误的想法。不利于偿债能力的分析。2、已获利息

倍数着眼于税前利润,不能反映企业实际的支付能力。企业能否支付利息费用,能否按期偿债不仅要看利润情况,还要看现金流量,即是否有足够的可动用现金。

(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数据来源上存在局限性。1、采集数据的限制:由于资产负债表主要是借助货币计量单位来反映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因而只能将那些能够数量化的会计信息通过报表以表格的形式反映出来。而对于有些重要的不能量化的信息,如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政策的变更以外影响、与会计政策的选用有关的其它重要资料等情况,却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上得以体现。2、货币计量的限制:由于资产负债表上的项目都是用货币计量的,而那些难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事实不易在报表数据上体现出来。这种缺乏完整性的报表数据必然会影响由其计算出的偿债能力比率的综台说服力,故而报表分析者需要重视非货币计量因素的影响。

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改进

(一)对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存在的缺陷。主要有:(1)分子和分母的计价基础不一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两项指标中的分母(流动负债)一般是按到期终值计算,而分子(流动资产、速动资产)则采用多种计价方法计价,削弱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2)不能从动态上反映未来现金流量。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计算均来自资产负债表的时点值,只能表示企业在某一特定时刻一切可用资源及需偿还债务的状态或存量,与未来资金流量并无因果关系。(3)对速动资产的概念界定不统一。速动比率的计算口径不统一,有的将速动资产界定为“流动资产–存货”,有的将速动资产界定为“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有的将速动资产界定为“流动资产–存货–预付款项–待摊费用”,这势必影响指标的可比性。(4)未充分考虑流动资产的质量。如果将长期积压物资、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偿债的保证,就会高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但如果在计算速动比率时将存货全部扣除,也是也不合理的。(5)未考虑预收账款的特殊性。预收账款是企业预先向客户收取的销货款,属于流动负债,但企业并不需要以现金形式偿还,只需在未来某一时点用存货偿付。因此,预收账款对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与其他负债不同。(6)有可能被认为操纵。企业管理当局有可能为了完成业绩指标,或者处于对外融资的需要,通过瞬时增加流动资产或减少流动负债,人为粉饰流动比率,误导信息使用者。(7)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表外融资能力和或有负债。企业未使用的银行贷款额度、可立即变现的长期资产、良好的长期筹资环境、金额较大的或有负债和担保等表外事项都没有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反映出来。

为使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使计算结果更具可比性,应对短期偿债能力指标进行修正、补充和改进:(1)对流动比率中的存货分别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或现行成本计价,对计算出来的流动比率进行比较。若在重置成本或现行成本下计算出来的流动比率比存货按历史成本计价计算出的流动比率数值大,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增强,反之则说明短期偿债能力削弱了。(2)规范速动资产的概念。速动资产应指确有把握能随时变现的资产,不应笼统地界定为流动资产扣减某些项目。笔者认为其构成应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有价证券、剔除应收关联企业的应收票据、账龄小于1年且剔除应收关联企业的应收账款净额、和变现能力很强的存货净值。(3)计算流动比率时,对应收账款应按账龄逐一分级折算变现能力。(4)计算流动比率时,将预收账款作为分子中存货的减项,而不是作为分母的一部分;计算速动比率时,预收账款也应从流动

负债中扣除。(5)将表外项目作为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必要补充。由于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固有的缺陷,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时,还应结合有关表外因素进行分析,使评价结果更为准确。(6)运用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时,还应结合现金流量结构比率进行分析。

(二)对长期债务偿还能力的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缺陷。首先,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是企业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该指标是国际公认的衡量企业长期债务偿还能力和财务风险的指标。但在运用该指标进行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1)资产负债率以企业的全部负债和全部资产作为计算基础,实际反映的是企业全部负债的偿付能力,将其作为反映企业长期负债偿付能力的指标有失偏颇。(2)资产负债率的分母(资产)并非都可以用来偿债,如待摊费用和长期待摊费用本身并无直接变现能力,无形资产中的商誉、专利权等能否可用于偿债,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3)部分自有资金是需要偿还的。如发行优先股筹集自有资金需要支付固定股利;发行的不可赎回优先股是企业的一项永久性财务负担,也难以成为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保障。第二,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支出的比率。该指标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但该指标也存在一定的缺陷:(1)偿债能力包括归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能力,而该指标仅衡量支付利息的能力,只能体现企业举债经营的基本条件,作为评价企业长期负债偿债能力的指标是不全面的。(2)企业的本金和利息不是用权责发生制下的利润支付,而是用现金支付,运用该指标不能了解企业是否有足够多的现金偿付本金和利息。(3)该指标忽略了企业必须支付的其他费用,有一定的误导性。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改进。对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改进,同样应本着安全性与稳健性的原则。在利用资产负债率指标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时,应把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和无形资产从资产总额中扣除;因不可赎回优先股是企业的永久性财务负担,最好将其作为负债项目;资产负债率指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的安全性,因此,还应与产权比率结合起来分析,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和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

搜索更多关于: 关于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关于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信用经济的发展,举债经营已成为现代企业重要的融资手段和策略。举债经营的合理运用,能够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益,有效地提高股东权益报酬率,但与此同时,债务也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甚或破产的风险。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在投资之前,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是企业预测风险、保护企业利益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字:偿债能力;现金流量;分析 一、 我国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偿还债务资金来源渠道的单一化。目前,在分析偿还债务资金来源渠道时只考虑资产变现问题而没有考虑到企业偿还负债的资金来源还可以有多种渠道。把企业资产变现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渠道的分析,显然不能正确衡量企业的债务偿还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