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热力环流
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乙>丁>丙,故C正确。 32.【答案】A 【
解
析
】
结合上题可知,此时,图中M地在水平方向上,风由甲地吹向乙地。结合图中指向标,箭头方向是正东方向,所以由甲吹向乙是从北向南吹。由于图示为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有可能吹西北风。故A正确。 33.【答案】B 【
解
析
】
在同一垂直面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因而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为E→G→B→A→E。 34.【答案】D 【
解
析
】
近地面郊区气压高于城区,随海拔的升高气压差减小,高空城区气压高于郊区,D项正确。 35.【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该实验模拟近地面和高空由气温差异形成的大气运动,即热力环流。 36.【答案】C
【解析】近地面气温低则空气下沉且气压较高;近地面气压较高,等压面向高空凸出。 37.【答案】B 【
解
析
】
图中M地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则N处气压较M地高;根据题意,图中气压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故近地面M地是由于气温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的低压,则M地的气温高于N地。 38.【答案】A 【
解
析
】
水平方向的气流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在北半球向右偏,故水平方向的气流由N地流向M地,向右偏转为东南风。 39.【答案】C 【
解
析
】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M地垂直方向的气流上升,N地气流下沉。气流上升,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易出现阴雨天气;气流下沉,气温升高,天气晴朗。 40.【答案】D 【
解
析
】
由图读出该城市冬季平均气温在0 ℃以下,40°N附近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或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
17 / 21
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与其比较吻合。而40°N附近大陆西岸主要为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回归线附近为热带、亚热带气候,冬季均温大于0 ℃,因此排除A、B、C选项。故选D。 41.【答案】A 【
解
析
】
市中心气温比郊区高,形成近地面大气由郊区流向市中心、市中心气流上升的典型城市热岛效应,因此导致市中心降水的可能性比郊区大,而郊区温度更低则更易形成降雪。故选A。 42.【答案】B 【
解
析
】
由图甲可知陆地气流上升,故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气温高,且相同高度的陆地上空气温高于海洋上空气温,因此气温最低的地点为②处。 43.【答案】B 【
解
析
】
由题干可知,场景中的情况出现在吹海风的时候,即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高的时段。由图乙可知,在8~16时,海洋气温比陆地气温低,吹海风。 44.【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沙石的昼夜温差远大于水,体现出了海陆(下垫面)的热力差异。 45.【答案】C 【
解
析
】
A项表示海陆间水循环;B项表示锋面天气;C项表示海陆风(或季风),其形成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D项表示地形雨。 46.【答案】A 【
解
析
】
由于市区工业、交通、人口集中,形成大量人为热,导致市区与郊区存在温差,郊区气压高于市区,从而形成风由郊区流向城市的乡村风,图中M地位于北半球,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南风。 47.【答案】A
【解析】N地位于市中心,气温高,气压低,故等温面上凸、等压面下凹。 48.【答案】A 【
解
析
】
由于市区工业、交通、人口集中,形成大量人为热,导致市区与郊区存在温差,郊区气压高于市区,从而形成风由郊区流向城市的乡村风,图中M地位于北半球,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南风。
18 / 21
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49.【答案】A
【解析】N地位于市中心,气温高,气压低,故等温面上凸、等压面下凹。 50.【答案】A 【
解
析
】
由于市区工业、交通、人口集中,形成大量人为热,导致市区与郊区存在温差,郊区气压高于市区,从而形成风由郊区流向城市的乡村风,图中M地位于北半球,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南风。 51.【答案】A
【解析】N地位于市中心,气温高,气压低,故等温面上凸、等压面下凹。 52.【答案】A 【
解
析
】
由于市区工业、交通、人口集中,形成大量人为热,导致市区与郊区存在温差,郊区气压高于市区,从而形成风由郊区流向城市的乡村风,图中M地位于北半球,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南风。 53.【答案】A
【解析】N地位于市中心,气温高,气压低,故等温面上凸、等压面下凹。 54.【答案】C 【
解
析
】
图中热岛强度最大值为秋季,最小值为秋季,所以秋季热岛强度的变化最大;秋季的21时至7时的热岛效应最明显,为夜晚;拉萨市在四季都是夜晚的热岛强度大于白天;而冬季热岛强度达最小值是在23时左右。故选C。 55.【答案】D 【
解
析
】
大气污染物增加对市区的太阳辐射会削弱更多,进而减小热岛强度;建筑物越高,市区的热量越不容易散发,温度越高于郊区,热岛强度越大;逆温现象抑制大气对流,使市区的热量不易散发,会增加热岛强度;而风速越大,市区的热量越容易散发,越能减弱热岛强度,二者呈负相关。故选D。 56.【答案】A 【
解
析
】
结合热力环流中等压面知识,可知垂直方向上高差相同的两地,近地面气温低的地区气压差较大,则图中甲地近地面气温低于乙地,甲地气流下沉而天气晴朗、乙地气流上升而为阴雨天。 57.【答案】A
19 / 21
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解析】
依上题分析,近地面甲为高压、乙为低压,依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可知丙处风向为偏西风,四个备选项中,最有可能为西北风。 58.【答案】B 【
解
析
】
可以借助海陆风知识分析,若陆地气温高、湖泊气温低,则陆地为低压区、湖泊为高压区,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即湖风,此时湖泊上空湿润水汽吹向陆地,则岳阳市空气湿度变大;相反则为陆风,岳阳市空气湿度逐渐减小。图中10~11时是湿度明显变化的时间段,依上述分析可判断答案。 59.【答案】A
【解析】热力差异导致气压差异,从而形成风向的转变,即根本原因是湖陆的热力差异。 60.【答案】C 【
解
析
】
陆地气温低于湖泊时吹陆风,湖泊气温低于陆地时吹湖风;湖风转陆风时刻应该在湖泊气温逐渐升高、陆地气温逐渐降低,且陆地气温低于湖泊时;由于洞庭湖冬季水域面积小、夏季面积大,所以洞庭湖冬季白天升温快于夏季白天,则湖风转陆风会有所提前。 61.
【
答
案
】
(1)B
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较高。 (2)C
晴朗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再加上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大。
(3)新疆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糖分积累。 【
解
析
】
第(1)题,阴天时,白天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比晴天低;夜晚水汽含量大,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比晴天高。第(2)题,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晚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再加上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大。第(3)题,新疆多晴朗天气,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糖分的积累。
62.【答案】(1)甲>乙>丙>丁 画图略(呈逆时针运动) (2)乙 阴雨 甲 (3)西南风。 甲
20 / 2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