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济南版初中生物会考总复习知识点大全
生物会考必考知识点
七年上册
(一)科学探究
(结合与生物相关的社会生产、生活事实、现象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预期结果、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 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还是肉汤本身? 作出假设 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表达交流 变量----微生物、温度、水分、光照、空气、二氧化碳。
(注意变量是个名词,温度的高低、水分的有无、光照的强弱等不是变量) 对照实验的原则:控制单一变量。 探究的常用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生物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 繁殖后代 遗传与变异 应 激 性 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除病毒外所用生物都 是由细胞构成 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煮沸肉汤的目的是: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曲颈瓶的巧妙之处:使空气可以进入肉汤而微生物不能进入。 举例 呼吸、摄取营养、排泄 黑豆幼苗不断长大 猫养育后代;母鸡抱窝;孔雀开屏 一母生九子,连母亲十个样;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朵朵葵花向太阳;含羞草受到刺激会合拢 仙人掌适于生活在干旱环境;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病毒是生物,只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生物 非生物 珊瑚虫、噬菌体、蘑菇 电脑病毒、珊瑚、机器人、玩具熊、恐龙化石、钟乳石 1
2.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中最重要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
2.显微镜的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3.目镜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反比,物镜放大倍数与镜头 长度成正比。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拿与安放 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镜座距身前的实验台边缘7cm左右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④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明亮的视野。 或 对光 安放装片 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 2
观察 ①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镜头降至接近装片约2mm处停止,防止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 ②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发现物像为止。必要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或 ①实验结束后,转动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取下装片 ②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若物镜目镜被弄湿或弄脏,用擦镜纸轻轻擦整理与存放 拭干净。 ③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镜筒降至最低,树立反光镜。 ④将显微镜放回镜箱中,送回原处。 注意事项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视野会变暗,应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物象在哪里就往那里移)。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临时装片的制作
(2)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植物叶肉细胞、保卫细胞 植物根、茎、叶表皮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壁 √ √ × 细胞膜 √ √ √ 细胞质 细胞核 线粒体 液泡 叶绿体 √ √ √ √ √ √ √ √ √ √ √ × √ × × ◆植物细胞有但是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所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液泡。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有叶绿体。 ◆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是因为液泡中有细胞液。 名称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液泡 线粒体 叶绿体 保护和支持细胞。 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不停地流动,加快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内含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内含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例如酸、碱(烟碱)、色素(花青素)、尼古丁。 呼吸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场所。 功能 4.细胞分裂和分化:
细胞分裂 ①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新的细胞核中。 ②植物细胞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向内凹陷)。 ③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形成两个新细胞。 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分化 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细胞形态、结构、功能随细胞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分化。 形成组织 过程 结果 相同点 新形成的细胞和原来的细胞相比,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 5.动、植物的组织:
植物主要组织 动物的基本组织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