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产20吨配合饲料厂设计说明书
武汉工业学院毕业论文-----20吨/小时配合饲料厂工艺设计
离配料秤,以减少对配料的影响。制粒机一端应留有能够打开压制室的门的空间,以便检修和更换环膜。制粒机旁边应留有堆放油料的空间。
25、冷却器
位于一楼,直接安放在制粒机下方,有支架支撑。制粒机最好直接放在冷却器之上,这样,从制粒机出来的湿热易碎颗粒可以直接进入冷却器,避免颗粒破碎,省去输送装置。
26、冷却器
进料口处应设一个关风器,冷却器周围也应留有检修空间。 27、破碎机
位于地下室,破碎机通常直接放在冷却器下面,经破碎后的颗粒料经提升机送到在成品仓上面的分级筛,因此,细粉和筛上物回流或进仓都比较方便。
28、斗式提升机
机座在地下室,水平方向位于沙克龙和冷却器之间,便于物料的收集。提升机机头距顶楼天花板应有0.6m以上的检修空间,便于开启顶罩。
29、沙克龙
主体部分位于一楼,有支架支撑。最好是正对着冷却器的进风口。 30、回转分级筛
放置在顶层。与提升颗粒料的提升机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大,以免提升机与分级筛之间溜管的倾斜角达不到要求。
31、成品打包机
成品打包应放在成品仓之后,不要把打包设备直接放在制粒机或分级筛后,以免因制粒机产量变化而影响打包设备的正常工作。打包机位于1楼成品库内,能方便成品的入库,减少运输的投入和运输过程中颗粒的破碎。打包机周围留足工人操作空间及堆放包装袋等物品空间。
41
武汉工业学院毕业论文-----20吨/小时配合饲料厂工艺设计
第四章 建筑结构
4.1 总平面设计及说明
采用多跨方行,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2、通风采光性较差。 3、工业线路通畅。 4、功能较全。
4.1.1主车间:框架结构
跨度:楼梯间跨度设计为4200mm,配料混合跨度9000m总共为13200mm。 开间:设计四个开间,分别为6000mm,6000mm,5000mm和4500mm。 墙壁:采用厚365mm的砖墙。
楼梯设计:设计为三折楼梯,带吊物洞,宽:1000mm,扶手高:1000mm,栏杆间距:150mm。
4.1.2 原料库
跨度:采用五个跨度,每跨6000mm。
开间:设计11个开间,第一个开间4200mm,第二个开间9000mm,第三个开间4800mm,其它的都是4500mm.
4.1.3 成品库
跨度:设计4个跨度,每跨6000mm。
开间:设计11个开间,第一个开间4200mm,第二个开间9000mm,第三个开间4800mm,其它的都是4500mm.
4.1.4 厂区道宽
1、主干道≥6m ,一般8-10m,取6m。 2、消防道≥3.5m ,一般4m,取3.5m。 3、人行道≥0.75m ,一般1.2-1.5m,取1.2m.
4.1.5坡度
1、纵向坡度,a/b3100% 0.3%~0.8%。 2、横向坡度,1~2.5%。
4.1.6干道与建筑物的净距
1、对无门墙而言,S≥1.5m,取1.5m。 2、对有门墙而言,S≥3m ,取3m。
42
武汉工业学院毕业论文-----20吨/小时配合饲料厂工艺设计
4.1.7工程管线的布置
1、地理深度,电缆0.6m,水管(进出口)1.5m。 2、架空高度,横跨铁路≥5.5,横跨汽车道≥4.2。
4.1.8辅助建筑的布置
4.1.8.1 变电所
1、应接近主车间(功率最大的车间)。 2、应便于高压线的引入。 3、应该避开尘源与火源。 4.1.8.2 停车场
1、应设在厂的前区,方便车进出。 2、库前应设停车场。 3、应避开火源。。 4.1.8.3 食堂
1、不能设在生产区。 2、应设在锅炉房旁边。 3、应考虑水排放的方便性。
4.1.9厂内运输干线的布置
4.1.9.1 布置形式
1、环行干道:可多方位装卸,不易堵车,快进快出,占地面积大。 2、终端型干道:装卸点少,欠灵活,欠流畅,占地面积小。 3、本设计采用环行干道。
4.1.9.2 管线走向:与建筑物平行或垂直布置。 4.1.9.3 卫生与安全要求
1、不同类型的水管不同沟位布。
2、供水,排水管道不同沟,给水、排水管道均设计在地下。
4.2 建筑结构要求
厂区建筑主要是指原料库,成品库及主车间等建筑物基础工程的设计。其具体的规定可以参照《饲料厂工程设计规范》实行。
4.2.1 原料仓库
仓库的建筑屋顶高度由建筑设计者根据仓库设计规范,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4.2.1.1 设计要求
1、屋顶要防水、防热。
43
武汉工业学院毕业论文-----20吨/小时配合饲料厂工艺设计
2、墙壁要求防水、防尘。 3、地面光滑,有防潮设施。 4、门的大小满足通风要求。
5、靠主车间的建筑要求有防火措施。
6、建筑结构的通风、采光要求按粮油工厂的设计要求应设置通风机,保证仓内换气2—3次。
4.2.1.2 原料库和成品库的结构
原料库和成品库的结构设计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浇屋面。
4.2.2 主车间
4.2.1.1 车间:采用五层框架结构厂房,层高分别为:顶蓬5.0m,6.0m, 6.0m,6.1m,5.6m,地下室一层,设计为3.6m
辅助建筑:楼梯间,中央控制室等。 建筑要求:
1、地坑,地下室按图纸要求设计。
2、防水防漏按建筑标准设计,不允许有渗水现象发生。 3、门窗采光系数合理。
4、中央控制室应该防潮,同时安装空调保护好机器。 5、车间结构 主车间的介绍:
根据工艺设计,饲料车间的平面图为一个长方形。这样的设计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因素:设备的选型以及外行尺寸,料仓的数量和容量,工艺的布置,物料及成品的水平输送和处置输送,物料的自流等。主车间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的结构体系能够满足饲料生产的需要,也是目前饲料车间采用较多的结构,计较经济。
4.2.3 设计基础数据
1、地质资料:有关资料由地质勘探部门提供。
2、水文资料:有关资料由当地水利部门提供 (提供该地区的最大地下水位)。 3、气候资料:有关资料由本地的气象部门提供(提供该地区历史上的最大风力和最大雪压值)。
4、相关资料:由政府部门或其他部门提供周边的相关矿藏分布情况等。 建筑材料要求:
本工程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如水泥、砂、石、砖、钢材和木材等均无非常特别的要求,其型号一般在市场上均能买到。施工时按照施工图的要求进行配料,可以达到设计的要求。
4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