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诗歌鉴赏(含解析)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诗歌鉴赏(含解析)
诗歌鉴赏
(2015·江苏宿迁市) 寒 夜 杜耒
①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
②
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
炉。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
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2分)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
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19.(1)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1分)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1分) (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1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1分)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1分)
解析(1)此题考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想象要从诗歌描写的意境人手,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情景,可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2)此题考查
2
探究诗歌意象的能力,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解答时要结合“梅花”这一物象本身的特点,再根据具体的情境,联系诗人的主观情思进行分析。
(2015·江苏常州市)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早早就闻知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观看。
吴楚被大部分为东南两地,浩荡的水波吞吐昼夜不息。
亲朋好友个个都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仿佛一叶孤舟。
北边的关山战火不曾停息,我扶窗远眺不禁涕泪交流
5.“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1分)
答: 6.阅读全诗,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2分)
答: 5.“浮”有动态感,表现了洞庭湖宏大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1分);解析:此题考査古诗的炼字。解答时不仅要注意字面意思,还要联系词语在诗歌中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3
6.亲人离散,漂泊无依的孤独感,(1分)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奈和伤心(1分)解析:此题考查诗歌蕴含的感情。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内容和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
(2015·江苏扬州市)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
峰。 十年之前我们曾经分别,在漫漫征途上再次相遇。 驱马作别又将去向何处?看那夕阳下的万壑千峰
9.⑴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 ▲ 之情。(2分)
⑵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4分)
▲ ▲
9.⑴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 ⑵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第⑴题是体会诗人情感,这首诗前两句中,“十年曾一别”极言分别时间之久;“征路此相逢”是说就别后相见,由此可体会到诗人久别重逢时的愉悦心情。第⑵题是赏析诗句,要求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解答这题,要注意“景”和“情”的融合,同时“情”包含“与友人又别”和“对前途迷茫”两层情感。
(2015·浙江台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0~17题。
(一)(5分)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