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金融习题集
国际金融29
【89953】货币危机
答案: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如15-20%);狭义上,是指在固定汇率制或带有固定汇率制色彩的钉住汇率制度下,市场参与者对一国的固定汇率失去信心,通过外汇市场抛售等操作导致该国固定汇率崩溃、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事件 【89954】债务危机
答案: 债务危机又称\支付能力危机\是指一国的债务不合理,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最终引发的危机。从历史上看,债务危机通常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89955】系统性金融危机
答案: 是指主要金融领域都出现了严重的混乱,如货币危机、银行倒闭、股市崩溃、债务危机相继或同时发生,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急剧、快速恶化的情形,又称全面金融危机。 【89985】国际货币体系
答案: 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国际货币体系涵盖的内容很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①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②汇率制度的安排;③国际收支的调节。 【89986】国际金本位体系
答案: 国际金本位体系:金本位制度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流通中的各种货币与黄金保持固定兑换关系的货币制度。根据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金本位制度主要有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当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金本位制度时称为国际金本位体系。 【89987】金币本位制
答案: 是金本位制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①以法律规定货币的含金量;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③流通中其他货币和金币之间可以法定比率自由兑换,也可以兑换与金币等量的黄金;④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或输入本国。金币本位制盛行于1880-1914年间。 【89988】金块本位制
答案: 金本位制的一种形式。金块本位制的特点是:①金币仍作为本位货币,但市场不再流通和使用金币,而是流通纸币;②国家储存金块,作为储备;③不许自由铸造金币,但仍以法律规定纸币的含金量;④纸币不能自由兑换金币,但在国际支付或工业用金时,可按规定的限制数量用纸币向央行兑换金块。 【89989】金汇兑本位制
答案: 金本位制的一种形式。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是:①国家规定货币的名义含金量,市场上不再流通金币,只流通银行券;②银行券在本国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为实行金币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这些外汇在国外才能兑换成黄金;③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使其货币与另一实行金币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汇率,通过买卖外汇来维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④黄金只作为最后的支付手段。 【89990】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案: 1944年7月,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联合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即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特征是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3年彻底崩溃。 【89991】特里芬难题
答案: 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Robert Triffin)在1960年指出,如果没有别的储备货币来取代美元,以美元为中心的汇兑平价体系必将崩溃。因为美元同时承担了相互矛盾的双重职能: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提供清偿力;保持美元的币信,维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为了满足世界各国对美元储备的需要,美国只能通过对外负债的形式提供美元,也就是保持国际收支逆差。然而,如果美国国际收支长期逆差,美元就必须贬值而不能按照官价兑换黄金。如果为了维护美元的币信,美国就应该保持国际收支顺差,而这会导致世界各国缺乏必要的国际清偿手段而降低生产和贸易的发展速度。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这种两难处境被称之为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
国际金融30
【89992】牙买加体系
答案: 布雷断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金融形势更加动荡不安,各国都在探寻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新方案。1976年IMF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并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IMF理事会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第二次修正案,认可了1971年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大变化。从此,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称为\牙买加体系\时期。牙买加体系的主要特征是黄金非货币化,浮动汇率合法化,汇率制度安排多元化。 【9002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答案: 1946年3月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告成立,并于1947年3月开始营业,总部设在美国的华盛顿。它是布雷顿森体协议的产物,目前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90021】世界银行集团
答案: 世界银行集团包括1945年2月成立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简称世界银行。1956年7月和1960年9月成立的世界银行的附属机构国际开发协会和国际金融公司,这三个国际金融组织统称为世界银行集团,总部均设在华盛顿。 【90022】普通贷款
答案: 普通贷款是IMF最基本的一种贷款,期限为3-5年,年贷款额度最高为会员国缴纳份额的
125%。这是为解决会员国暂时性国际收支困难而设立的,也是最早设立的一种贷款。普通贷款又分为两种:一是储备档贷款,即会员国申请不高于本国份额25%的贷款。这种贷款可以自动提用,不需经过特别批准。二是信用档贷款,共有四个档次,每一档相当于份额的25%,贷款档次越高,条件越严格。 【90023】十国集团
答案: 由于经济利益的不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形成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个集团。代表发达国家利益的集团为\十国集团\(Group of Ten),包括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瑞典、英国和美国。十国集团最初只是为了商讨签订贷款总协定,然而集团形成不久,各国便在其他主要问题上也采取联合行动,尽管十国集团的国家数量有限,但由于其掌握着基金组织的绝大多数投票权。十国集团已成为基金组织的卫星组织,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基金组织的决策。
【90024】二十四国集团
答案: 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集团。该集团包括除十国集团以外的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成员国。二十四国集团由亚、非、拉三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分别指派八名代表组成,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派代表参加。到目前为止,二十四国集团的主要作用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形成发展中国家自己的力量。 【90025】宽限期
答案: 从贷款合同生效之日起到第一笔本金偿还的期限称为宽限期,宽限期越长,贷款资金的使用率越高。
【90026】巴塞尔委员会
答案: 为了加强对国际银行业的监督和管理,1975年在国际清算银行的发起和主持下,十国集团决定建立起一个监督国际银行活动的协调委员会,全称是\国际清算银行关于银行管理和监督活动常设委员会\即巴塞尔委员会(the Basel Committee)。巴塞尔委员会成立的目的是促进国际合作,为银行业的国际监管问题提供一个正式的讨论场所,努力改善对国际银行活动的监督工作。 【90027】巴塞尔协议
答案: 1988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就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衡量和标准达成协议,在信贷风险的评估和控制上确定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计算方法,于是12国中央银行行长在巴塞尔签署了《关于统一国际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即巴塞尔协议。该协议对银行的资本比率、资本结构、各类资产的风险权数等方面作了统一规定。1999年6月3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修改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征求意见稿,对1988年版的巴塞尔协议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并对银行风险管理的新方法给予了充分关注。经过长达5年的深入研究和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巴塞尔新资本协
国际金融31
议已经于2003年年底定稿,并将于2006年起在十国集团内正式生效执行。 【90044】货币区
答案: 货币区(currency area)是指,区内各成员国货币相互间保持固定汇率制度,对区外各种货币实行联合浮动 【90045】最适度货币区
答案: 联合区域内若干个国家共同组成货币区,区内各成员国货币相互间保持固定汇率制度,对区外各种货币实行联合浮动。这些国家是否适合组成货币区,需要一定的经济标准。 【90046】欧洲货币体系
答案: 欧共体首脑于1978年12月5日在布鲁塞尔达成协议,决定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欧洲货币体系(European Monetary System, EMS),取代原来的经济货币联盟。其主要内容包括:(1)创设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ECU,也称\埃居\),(2)稳定汇率机制(Exchange Rate Mechanism, ERM)(3)建立欧洲货币基金(European Monetary Fund, EMF)。欧洲货币体系于1979年3月13日正式启动,其成员国包括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英国没有参加欧洲货币体系,但英格兰银行按规定认缴了黄金和外汇储备,参加了欧洲货币基金。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分别于1984年和1989年加入欧洲货币体系。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90047】欧洲货币单位
答案: 欧洲货币单位(ECU)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由欧洲计算单位(EUA)演变而来。ECU实质上是一个货币篮子,由成员国货币组成(比利时法郎、卢森堡法郎、丹麦克朗、西德马克、希腊德拉克马、葡萄牙埃斯库多、西班牙比塞塔、法国法郎、爱尔兰镑、意大利里拉、荷兰盾、英镑)。每种货币在ECU中所占的权重,主要依据各成员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各国在欧洲共同基金中的份额及其在欧共体内贸易额所占的比重大小而确定。权重一般5年调整一次,在5年内任何一国货币权数变动超过25%时,可以要求调整货币篮子构成。ECU自创立以来,在欧共体内得到了广泛运用,ECU实际上成为了欧共体的准货币,这为后来统一货币--欧元的推出奠定了基础 【90048】欧元
答案: 1998年5月2日,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西班牙、荷兰和葡萄牙这11个国家于1999年1月1日率先进入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第三阶段,组成欧元区,成为欧元创始国。希腊于2001年1月1日正式加入欧元区。截止到2008年1月1日欧元区总共包括15个国家,分别是:奥地利、比利时、德国、希腊、法国、芬兰、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 简答题
【8971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案: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平衡项目。 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项目,它包括商品,劳务,收益和经常转移四个子项。
资本和金融项目(Capital Account and Financial Account)是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资本项目(Capital Account)和金融项目(Financial Account)两个部分。 资本项目主要记录以下一些内容:(1)资本转移,主要包括债务减免和移民的转移支付;(2)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与出售(Acquisition/Disposal of Non-product,Nonfinancial Assets),包括不是由生产创造出来的有形资产(如土地和地下资产)和无形资产(专利、版权、商标、经销权等)的购买或出售。
国际金融32
金融项目又分为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和其他投资(Other Investment)。
平衡项目(Balancing Account)是为了平衡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借贷双方的差额而设立的项目。平衡项目包括以下的两个项目:官方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的变动和净错误与遗漏(Net Errors and Omissions)。
【89713】主要的国际收支差额有哪些?如何运用它们进行经济分析?
答案: 在实务当中,人们往往根据分析问题的需要,采用不同口径的国际收支差额来分析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 (1)经常项目差额
经常项目差额是贸易差额、劳务差额、收益差额和单方面转移差额的合计。
经常项目差额是判断一个国家国际收支地位的重要指标。由于经常项目的主要构成项目的收支状况都是在短期内难以很快改变的,因此,经常项目差额就成为了我们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期内国际金融地位及其货币汇率稳定的重要指南针。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其中,贸易差额由于其重要性及其数据获得的及时性与方便性,更是在分析中被人们所看重。 (2)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
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是资本项目差额和金融项目差额的合计。由于资本项目的发生额相对较小,因此构成这个差额的最重要因素是金融项目差额。
在金融项目当中,最具稳定性的是直接投资。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直接投资的流入量在全部流入资金中所占的比重是判断该国金融市场能否维持稳定的一个重要指标。
影响资金流动的因素十分复杂,在当今国际经济一体化、金融市场创新不断涌现的格局下,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资本的大规模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动。当大规模的资本流进或流出的时候,会对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造成重大影响,并进而对该国的金融市场和货币汇率的稳定形成直接威胁,如在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就伴随着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出。 (3)总差额
总差额是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和错误与遗漏三项的合计,有时又称为线上项目总差额,代表着编表国家在这段时期内的国际收支总体状况。如果总差额为正数,则表示该国在这段时期内国际收支是顺差,相应地,官方储备就会增加。反之,如果总差额是负数,则表示该国国际收支逆差,官方储备要减少。
【89714】简述国际收支的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理论。
答案: 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理论是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理论。提出者是18世纪英国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大卫·休谟。休谟认为: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由于黄金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因此必然造成该国黄金的外流,黄金的外流意味着该国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导致物价下跌,物价的下跌将使该国的出口产品价格下跌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与此同时进口产品的相对价格提高,从而导致进口减少。这样,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反之,如果该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则引起黄金的流入,导致该国物价上涨,物价的上涨将引起该国出口的减少和进口的增加,从而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89715】简述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理论。
答案: 弹性分析理论是由英国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后经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和美国经济学家勒纳等发展而形成的。弹性分析理论主要研究货币贬值能否带来贸易收支的改善。货币贬值要带来贸易收支的改善首先要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马歇尔-勒纳条件指的是货币贬值只有在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的情况下,才能使贸易收支得到改善。即,贬值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条件是:Ex+Em>1。即使是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币贬值所带来的贸易收支改善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贸易收支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从而形成一条类似于英文字母\J\的曲线,故又称为J曲线效应。 【89716】简述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理论。
答案: 吸收分析理论探讨的是国际收支与国内经济的关系。吸收分析理论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