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问题的策略 - 数量分析法
策略应用的体验。同时,伴随比较过程的主动反思,则不仅能使本节课所学习的策略得以进一步明确,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
五、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1、完成教材第28页“想想做做”第1题。 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1)出示问题(1),引导分析:从“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想到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追问:有了这样的数量关系,要求这个问题,还缺少什么条件? (2)学生独立分析问题(2),先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再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教师强调: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关键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完成教材第28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观察表格,并说明题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启发。
提示:要求足球组的人数,可以先算篮球组和田径组的人数之和,再将总人数减去篮球组和田径组的人数之和,即可求得足球组的人数。
【设计意图:根据问题补充条件以及把统计表填写完整这两种练习形式,凸显了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策略的主要特点,有
利于引导学生再次感受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和思考的基本方法。】 六、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用数量分析法解决实际问题)
带来的钱 — 用去的钱 = 剩下的钱 运动服每套130元+运动鞋每双85元 一共用去多少元? 130+85=215(元) 剩下多少元? 300-215=85(元)
答:最多剩下85元。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生在交流和分享探索结果的快乐中,主动学习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此外,我还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导向功能,通过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语言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