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译文: 15.文中“竹似贤”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2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迷 路 刘国芳
我小时候迷过一次路。
那天我一个人在外面玩。我走了很远,来到了一条河堤上。但再远,我也认识回家的路,因为这地方我来过,大人带我来过几次,我知道回家的路: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走到我住的新大街。
这样熟的地方我当然不担心迷路。
在河堤上我没再走,就在河堤上玩。差不多是夏天了,美丽的蝴蝶从很远的地方飞来又飞往很美的地方,也有的蝴蝶不再飞往远处了,停下来。蝴蝶停下来的地方更美——那是美丽的花丛。与蝴蝶一起飞来的还有蜻蜓,它们飞在很高的天空,把天空装点得多姿多彩。这是一个很美的夏天,花红草绿,蝴蝶起舞,蜻蜓翩跹。
一个老人,在我玩着时走了来。近了,老人说:“你知道新大街怎么走吗?” 我看着老人,点点头,说:“知道,往这边走,过了一座桥后往??”我应该告诉老人往左拐,但话要说出口时,我忽然想骗骗老人——我小时候是个很调皮的孩子,往人家水缸里撒过尿,塞过人家的烟囱——这次,我骗起老人来,说:“过了一座桥后往右拐。”老人丝毫没有怀疑,老人谢过我,蹒跚着走去。
我在老人走远后笑起来,老人按我指点的方向走,一定会迷路。我在堤上玩了一阵,也要回家了。回家的路我认得: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回到家里。
我按上面的想法往回走。
很快我走到桥边了,又很快,我过了桥。桥那边两条路,往左拐就是回家的路,很快,我走上了这条路。但在这条路上走一阵,我居然看见了老人,她慢慢吞吞地走在我的前面。见到老人,我立刻明白我走错了,我告诉过老人让她过了桥往右拐,这是骗她的,现在,我看见了老人,说明我跟老人走在同一个方向。
我不能跟着老人走。我转身往回走,走回到桥边时,我拐进了另一条路。 但在这条路上走了很久很久,我也没走到我住的新大街,而且越走越陌生,我不知道我走到哪里了,也不知道新大街在哪里。
我迷路了。
我后来嘤嘤地哭起来,我要回家,但不知道家在哪里。一个大人,过来问我哭什么,我告诉大人,我迷路了。大人让我别哭,然后慢慢诱导我,问我住在哪里。我还记得我住在新大街,我告诉了大人。大人听了,笑起来,大人说你走反了方向。说着大人牵着我,带我回家。
我回到家后又看见那个老人了,妈妈说那是我外婆。外婆也认出了我,她说你指给我的路是错的,你不认识路,你怎么能不迷路呢?我说外婆你怎么知道我指错了路。外婆说我过了桥又问了别人,人家告诉我往左边走。
我明白我为什么会迷路了。
16.读完小说,请补充完整情节的概括,每项不超过10字。(4分) 开端:“我”在河堤上玩。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外婆说明原因,“我”明白自己为什么迷路。
17.文题“迷路”言简意深,一语双关,请你把它的两层意思告诉大家。(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通过“我”小时候的一个小故事,以小见大,揭示了出于自私和玩弄等不够阳光、健康的欲念害人,最终也会害己的道理。
B.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开头写“我”坚信自己认识回家的路,与后
来“我”却迷了路形成对比等,使原本简单的故事情节显得起伏跌宕。 C.文中画线句子中“笑”,反映了“我”自私自利、品质败坏。
D.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读来真实可信,亲切自然。
19.读完全文,你肯定发现了生活中也有类似文中的故事,也有很多“迷路”的人和事,请联系社会现实或自身生活经历举一例说明,并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20.个性贯穿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一生。人的个性倾向性中所包含的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人生的目标、人生的道路;人的个性特征中所包含的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影响和决定着人生的风貌、人生的事业、人生的命运。班级准备组织一次以“这就是我”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风采。那么,作为主持人的你打算如何说开场白?(4分)
21.“这就是我”是一种个性的体现,是一种生命活力的迸射,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才子佳人用一声声怒吼,一句句绝唱展示了自我的风采,定格了自我的形象,让人赞叹,令人钦佩。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请仿照例句再写两例。(4分)
(二)名著阅读(2分)
22.“青年人啊,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地描绘你现在的图画。”这首小诗出自冰心的诗集 。这部作品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3.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沉醉于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文体(诗歌除外),6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参考答案
1.C(A.“颤”读“chàn”,B.“玷”读“diàn”,D.“聒”读“guō”。) 2.B(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可以从词义区别和词语搭配的角度分析。“焕发”是“光彩四射”“振作”的意思,多用来形容精神,“散发”只有“发出”的意思;“承载”指“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而“承担”是“担负,担当”的意思,一般与“责任”搭配;“凝聚”有“聚集,积聚”的意思,一般与“力量”搭配,用“凝聚”比“凝结”更合适。)
3.B(本题考查辨析句子语病的能力。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首先找出句子主干,看搭配是否得当,成分是否残缺;然后再看修饰语、限制语是否得当;再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