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正安县大鲵养殖产业发展典型材料

正安县大鲵养殖产业发展典型材料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4:01:44

1、购买0.1公斤/尾的鲵苗饲养2年可以长到1.5公斤/尾以上,饲养的饵料系数按5计算成本,即投喂5公斤普通鲜鱼可增重1公斤大鲵,普通鱼平均价格为30元/公斤。即两年后每尾鲵苗可创纯收入为:1.5公斤×2800元/公斤-1500元/尾-(5×1.5公斤×30元/公斤)=2475元。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大鲵养殖年销售量达到10万尾,可创产值为:10万尾×1.5公斤/尾×2800元/公斤=4.2亿元(纯收入为10万尾×2475元/尾=2.475亿元)。

2、购买0.25公斤/尾的鲵苗饲养1年可以长到1.5公斤以上,饲养的饵料系数按5计算成本,即投喂5公斤普通鲜鱼可增重1公斤大鲵,普通鱼平均价格为30元/公斤。即一年后每尾鲵苗可创纯收入为:1.5公斤×2800元/公斤-2000元/尾-(5×1.5公斤×30元/公斤)=1975元。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大鲵养殖年销售量达到10万尾,可创产值为:10万尾×1.5公斤/尾×2800元/公斤=4.2亿元(纯收入为10万尾×1975元/尾=1.975亿元)。

四、具体作法

(一)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正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鲵养殖产业建设,为了加强对大鲵养殖特色产业发展的正确引导和高效服务,政府依据产业发展实际,成立了正安县正安县大鲵养殖产业发展领导组,组长由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县政府办、发改局、财政局、农业局、畜产办、扶贫办等各相关单位负责人担任。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大鲵养殖产业的规划发展、发动宣传、技术推广,协调搞好大鲵养殖产业

5

示范建设和进行业务指导等工作,并为各乡镇养殖户提供组织保障措施。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大鲵养殖产业工作各项政策措施能够落到实处。

(二)狠抓龙头,推动技术革新

为进一步促进大鲵养殖产业上档次、上规模,实现大鲵养殖产业的标准化生产,全县积极鼓励引导大鲵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正安县畜产办印制了《大鲵养殖技术》小册子发放给广大养殖企业或农户,并邀请有关大鲵养殖专家现场进行培训。到2011年底,在全县扶持发展有谢坝乡建有吉昌大鲵驯养繁殖场、东方大鲵驯养繁殖场、宝莱大鲵养殖有限公司、大鲵养殖保护协会,安场镇建有正安县农业科技大鲵发展公司、凤仪镇建有梨坝大鲵实验基地等规模养殖企业。同时,积极引进人才,各重点公司和合作社的设施设备日臻完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大大增强。比如,我县畜产办从贵州大学引进专业大学生1名,东方大鲵驯养繁殖场引进了目前全国最先进的人工繁殖生产系统,于2011年10月突破人工繁殖大鲵技术难关,首次实现人工繁殖大鲵并获鲵苗100余尾。全县大鲵养殖总体生产格局逐步由小规模分散养殖转向集中规模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生产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大鲵养殖生产效率,规模效益进一步得到体现。

(三)培养典型,实现园区化带动

为进一步加强大鲵养殖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全县加快了大鲵养殖示范园区建设步伐。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谢坝乡建设了大鲵养殖生态园区,按照正安县大鲵养殖发展总体规划,打造谢坝大鲵养殖生态园区(即谢坝乡、流渡镇、市坪乡)为核心,辐射带动

6

安场、凤仪、中观、碧丰、新洲、俭坪、和溪等乡镇的总体思路。在园区的引导下,通过企业运作,辐射带动养殖户70余户(分别在谢坝、安场、凤仪、俭坪、和溪、新州、市坪),建养殖池837口2865平方米,大鲵养殖总量9280余尾,。全县现在已累计投入各种大鲵发展资金2000多万元,目前全县发展态势良好,发展速度较快,群众积极性高正在成为正安县大鲵养殖产业焦聚的新亮点。

(四)规模经营,增强市场竞争力

实践证明,在大鲵养殖生产发展中,适度的规模经营既能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又能避免农户分散经营带来的生产盲目性和产品结构上的趋向性,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户的切身利益。所以,在全县的大鲵养殖产业发展中,我们注重使“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干部领养”、“社会人士领养”等经营模式得到多样化发展,这样,龙头企业与农户结合更加紧密,实现了企业、养殖农户、在职干部及社会人士多边“双赢”,实现了产业发展模式新的拓展。

(五)技术创新,养殖生产模式多元化发展

为了探索大鲵养殖生产发展的有效模式,东方大鲵养殖公司建有溶洞养殖模式,建大鲵养殖池373.8立方米(747.7平方米),建生态繁殖池600平方米,孵化池1300平方米,饵料池2600平方。吉昌大鲵养殖公司建有室内养殖模式,建大鲵养殖池201.4立方米(402.8平方米),饵料池8000余平方米。正安县农业科技大鲵发展公司建有废弃煤洞养殖模式,建大鲵养殖池330立方米(660平方米),繁殖池24平方米。

7

通过以上多种大鲵养殖生产模式的探索,我县大鲵养殖产业发展有新突破,为正安县大力发展大鲵养殖生产发展开拓了空间。

(六)政府引导,强化政策扶持

正安县政府在《关于切实抓好特种(大鲵)养殖产业的意见》“正府发[2010]23号”文件中,明确了发展大鲵 养殖产业的奖励和扶持政策,在资金协调、项目补贴、土地租赁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和引导大鲵养殖产业健康发展。一是确保财政投入,从2011年起,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作为大鲵养殖发展基金,以后视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二是解决养殖用地,各级党委政府要优先安排大鲵养殖用地,将大鲵规模养殖场(小区)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三是发展模式,鼓励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或科技干部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承包、租赁、入股兴办大鲵养殖和产品加工;四是引资机制,对投资发展大鲵产业的企业、团体和个人,各有关单位要全程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在承诺的时间内办完有关手续;五是激励奖惩机制,(1)养殖贴息补助,根据养殖户养殖数量给予相应的贷款贴息。(2)种苗、养殖设施补助。对单位及个人领办大鲵养殖产业的,给予大鲵苗种和养殖池等基础设施补助。(3)定期评选表彰奖励对大鲵养殖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4)将大鲵养殖发展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养殖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察考核。正安县人民政府按照“一事一论,特事特办”的原则,具体制定项目优惠措施,并与企业及广大养殖农户协商解决所有建设和生产运营中的一切问题,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及广大养殖农户

8

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当前,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积极投身和参与到全县的大鲵养殖产业建设中,为实现全县大鲵养殖“十二·五”任务的全面完成,为实现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而促进全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9

搜索更多关于: 正安县大鲵养殖产业发展典型材料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购买0.1公斤/尾的鲵苗饲养2年可以长到1.5公斤/尾以上,饲养的饵料系数按5计算成本,即投喂5公斤普通鲜鱼可增重1公斤大鲵,普通鱼平均价格为30元/公斤。即两年后每尾鲵苗可创纯收入为:1.5公斤×2800元/公斤-1500元/尾-(5×1.5公斤×30元/公斤)=2475元。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大鲵养殖年销售量达到10万尾,可创产值为:10万尾×1.5公斤/尾×2800元/公斤=4.2亿元(纯收入为10万尾×2475元/尾=2.475亿元)。 2、购买0.25公斤/尾的鲵苗饲养1年可以长到1.5公斤以上,饲养的饵料系数按5计算成本,即投喂5公斤普通鲜鱼可增重1公斤大鲵,普通鱼平均价格为30元/公斤。即一年后每尾鲵苗可创纯收入为:1.5公斤×2800元/公斤-2000元/尾-(5×1.5公斤×30元/公斤)=1975元。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大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