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十三五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发展指引
/年以内、钢材3000万吨/年以内、生铁2000万吨/年以内、特色机械加工产品2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稀土矿开采控制在5万吨/年以内,冶炼控制在4.5万吨/年以内。
3. 科技攻关自主创新目标:重点突破攀西矿制取富钛料、氯化法钛白、低品位矿高效利用、非高炉冶炼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实现氧化钒清洁生产工艺、钒电池、高钛型高炉渣回收利用等新技术产业化应用。
4. 资源综合利用目标:铁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5%,钒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钛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30%,稀土矿山资源回采率大于80%,分离企业资源回收率高于94%,金属冶炼企业资源回收率大于95%,规模化回收利用铬、钴、镍等主要伴生金属。钒钛磁铁矿尾矿回收利用率达到30%以上。
5. 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目标: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达到600公斤标煤以下,吨钢耗新水降到3.5吨以下,水重复利用率90%以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4%,确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节能节水目标。
三、产业布局及发展重点 (一)产业布局。
1. 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
重点打造两大基地:做大做强攀枝花钒钛铬钴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凉山钒钛稀土产业基地。
着力建设六大园区:攀枝花国家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攀枝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西昌钒钛产业园、凉山稀土科技产业园、德昌循环经济产业园和雅安汉源石棉工业园。
2. 大力发展成德绵眉乐深加工高端制造产业区。
依托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等市已有的高端材料及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形成钒钛、稀土、钢铁深加工基地;推进短流程钢铁企业整合重组转型发展;做强做大绵阳江油特殊钢制造基地。
3. 推动乐达内产业区转型。
推进乐山、达州、内江、泸州、遂宁、雅安等市钢铁、钒钛、稀土等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步伐,努力提高产业竞争优势。
(二)重点产业链。
支持发展绿色产业链、高端产品,以钒、钛、稀土、钢铁为主的钢铁新材料产业链、以钒钛合金为基础的高端装备制造零部件产业链、以海绵钛为基础的钛材产业链、钛化工产业链、钒制品产业链、稀土产业链、资源高效开发与循环经济产业链。
专栏1 重点产业链
1. 钒、钛、稀土、钢铁为主的钢铁新材料产业链。
通过钒、钛、稀土应用在钢铁中来改善钢的性能,形成钒、钛、稀土钢铁新材料。基本产业链为钒钛磁铁矿—钛渣、铁粉—钒钢、钛钢、稀土钢—钢铁材料。
2. 钒钛合金为基础的高端装备制造零部件产业链。
主要通过提取钒和钛,形成钒钛合金,生产用于飞机机架、喷气式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壳体、飞船蒙体、汽车零部件等。其基本产业链为钒钛磁铁矿—钒钛合金—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零部件。
3. 海绵钛为基础的钛材产业链。
主要通过海绵钛熔炼、锻造,形成钛加工材料,基本产业链为高钛渣—海绵
钛—钛材。大力发展钛棒、钛丝、钛环、钛管、钛板、钛合金等钛材产品。拓展钛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提高钛医学器材的质量。 4. 钒制品产业链。 基本产业链为钒钛磁铁矿-钒渣-氧化钒(精细化工产品)钒氮、钒铝、氮化钒铁、钒电池电解液、含钒催化剂。大力发展氧化钒清洁生产工艺,拓展钒的应用领域,研发精细化工产品。 5. 钛化工产业链。 优化钛化工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加大钛化工清洁绿色公益技术攻关力度,发展低成本大规模氯化钛白制备技术,循序渐进推进氯化钛白产业体系建立,防止钛白产业体系对外部资源的过度依赖。 6. 稀土产业链。 高端磁性材料产业:氧化镨钕-金属镨钕-镨钕铁硼-永磁体-微特电机-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 光学材料产业:高纯氧化镧-镧玻璃-镜头-相机、扫描仪等; 发光材料产业:稀土矿-稀土氧化物-发光材料-LED和节能灯等光源-显示器件、照明器件-照明灯具、家用电器、移动终端等; 新能源材料产业:镧铈混合稀土金属-储氢合金-镍氢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等; 稀土催化材料产业:硝酸铈锆、硝酸镧-储氧材料-催化燃烧、催化净化、原油裂化稀土催化剂-机动车尾气净化器等; 抛光粉材料产业:氧化铈-光学镜头、液晶显示屏用抛光粉等; 稀土特殊助剂:混合氯化稀土-稀土治污活性剂、各种农用稀土等; 稀土合金:稀土合金-金属表面处理-冶金、汽车、航空行业等应用。 7. 资源高效开发与循环经济产业链。 主要由矿山采选、焦化、铁合金、炭素制品、耐火材料、资源回收利用等环节构成。 (三)重点企业。 大力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兼并重组、产能置换等措施整合优势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专栏2 重点企业 1. 培育钢铁龙头企业1家,即攀钢集团;骨干企业6家,即川威集团、达钢集团、德胜集团、四川省地方冶金控股集团、金广集团、重钢西昌矿业。 2. 培育钒钛龙头企业2家,即攀钢钛业公司、攀钢钒业公司;骨干企业8家,即龙蟒矿业、昆钢云钛、宜宾天原、安宁铁钛、东方钛业、钛海科技、兴中钛业、大互通钛业。 3. 培育稀土龙头企业3家,四川稀土产业集团、盛和资源控股公司、四川江铜稀土集团;骨干企业四川万凯丰、乐山锐丰、茂源稀土、德昌志能、成都银河磁体、四川润和、绵阳西磁、新力光源、成都光明光电集团公司、德昌志能稀土、冕宁方兴稀土。 (四)重点产品。 发展中高端用产品,增加有效供给,推进智能制造,提升质量品牌,促进绿色发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