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下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下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七氧化二氯(Cl2O7)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样均可以跟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当七氧化二氯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是( ) A.ClO﹣4 B.ClO﹣3 C.ClO﹣2 D.ClO﹣
2.下列关于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2比CO多一个氧原子
B.CO可用于冶炼铁,因为CO具有还原性 C.CO2与CO都是大气污染物
D.CO2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液变红,故CO2具有酸性 3.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用装置①制取O2时,应先装药品,然后再检查装置①的气密性
B.用装置④收集CO2时,检查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f处放置燃着的木条 C.用KMnO4制取并粗略测定O2的体积时,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g﹣h﹣i D.用Zn和稀H2SO4制取并收集干燥的H2时,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c﹣d﹣e
4.小乐完成了图示甲、乙实验后,依次将反应后的溶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溶液含稀盐酸和CaCl2 B.乙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溶液含稀盐酸和NaCl C.最终,废液缸中一定含NaCl,CaCl2两种溶质 D.最终,废液缸中一定含NaCl,Na2CO3两种溶质 5.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甲:证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确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丙:探究铁、铜、银金属活动性强弱 D.丁:探究可燃物的燃烧需要氧气
6.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的关系,能用如图曲线表示的是( ) 序号 甲溶液 乙溶液 A HCl溶液 NaOH溶液 B BaCl2溶液 Na2CO3 C H2SO4溶液 锌粉 D CuSO4溶液 铁粉
A.A B.B C.C D.D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42分)
7.据报道,中国科学家利用超强超短激光,成功产生反物质﹣超快正电子流.“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与电量,但电性相反,已知α粒子是带2个正电荷的氦原子核,则反α粒子的符号可表示为 ;反正物质和反物质相遇时会湮灭释放出大量能量,则此变化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学变化.
8.t℃时,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粉末,溶液保持t℃不变,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的:①溶液质量 ②溶质质量 ③溶剂质量 ④溶液密度 ⑤溶液体积 ⑥硫酸铜的溶解度 (1)与原溶液相比,不变的是 (选填序号)
(2)下列选项不能计算得到反应后的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A.①③B.②⑤C.②④⑤D.⑥
(3)若要通过过滤分离析出的硫酸铜晶体,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漏斗外,还需 . 9.小乐发现切过咸菜的铁质菜刀很容易生锈,她猜测可能是咸菜中的盐水加快了铁的锈蚀,于是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答题卡中画出B试管中还需加入的物质并注明名称;
(2)一段时间后,若在实验中观察到 (填实验现象),则可证明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3)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多种方法来防止铁生锈,比如在铁片外面镀覆一层锌,制成镀锌铁皮,小乐为了测定某镀锌铁皮的锌镀层厚度,设计了如下实验:
根据相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镀锌铁皮属于金属材料中的合金
B.镀锌铁皮不易生锈的原因之一是使铁与空气隔绝
C.在操作Ⅱ中,锌镀层完全反应的标志是盐酸和镀锌铁皮的反应速率突然减小 D.在操作Ⅳ中,剩余样品的质量是镀锌铁皮内铁皮的质量
(4)若要计算得到锌镀层厚度,还需知道的物理量是 .
10.我国不少地方有端午吃“灰水粽”的习俗,所谓“灰水粽”是指用草木灰的浸出液(俗称“灰水”)浸泡糯米做成的粽子,这种粽子颜色微黄、清香软糯,小乐对制作“灰水粽”的草木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展开了如下探索:
【查阅资料】①糯米中加入食用碱可起到中和微生物生成的酸、软化食物纤维等作用; ②草木灰中富含钾盐,只要成分是K2CO3,还有少量K2SO2和KCl. 【实验】检验草木灰的成分,并测试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分数
(1)取适量草木灰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浸泡,过滤得到草木灰的浸出液;取少量浸出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酚酞试液 ,则说明草木灰的浸出液呈碱性. (2)写出检验木灰的浸出液中存在的Cl的实验方法: ;
(3)小乐用图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定草木灰中K2CO3质量分数,实验中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增加量来计算K2CO3质量(草木灰中其他成分遇稀盐酸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乙、丙中的反应物外,还能 . (4)有人认为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增加量来计算K2CO3的质量,其结果偏大,原因是 .
11.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时的溶液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1)据图分析,该反应是将 (选填“稀HCl”或“NaOH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当溶液的pH=5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
(3)当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2.34克NaCl,则有多少克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
12.2015年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回答问题:
(1)已知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B.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C.青蒿素的含碳量为28.4%
D.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2)早在东晋时期,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就有抗疟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屠呦呦受此启发,提出把黄花蒿浸泡在低沸点的乙醚中(沸点为35℃)加热煮沸来提取青蒿素,从而避免了传统的高温水煎易破坏青蒿素的弊端,为什么此法可避免高温破坏青蒿素?请对此作出解释. .
(3)现今,研究人员发现,把相关基因转入酵母菌内后,酵母菌就能产生含合成青蒿素的中间产物,像这样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组合基因,使生物按照人类的要求定向产生新的性状的育种技术叫 .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同一地点采集黄花蒿的根、茎、叶(叶龄7天),共采集3次,并测定样品中青蒿素的含量,记录入如表. 青蒿素含量(mg/g) 第1次 根 1.02 茎 0.09 叶(叶龄7天) 4.57 请补充完整表格内的栏目,此实验的研究目的是 .
第2第
次 3
次
1.14
0.10
4.58
1.05 0.11 4.6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