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 要】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围术期中的临床疗效,旨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的研究组51例产妇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整体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教育;而研究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2.1 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其中主治医生为负责人,护理人员必须要求具有专业技术资格证,均经过专业和标准化的临床护理路径培训,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按照目前国内外护理常规和标准,按照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旨在取得理想的护理疗效。
1.2.2 临床护理路径的主要内容由医生、护士及医技人员等共同制定。包括有:
(1)入院当日。由护理人员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入院
宣教,介绍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对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程序及内容进行讲解,主要包括孕产期知识讲解、剖宫产的有关知识、麻醉方式、手术前后的主要操作以及患者需要进行的配合等,同时监测产妇生命体征、胎心等,并嘱患者保证充足睡眠。
(2)手术当日。剖宫产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护,指导产妇采取适当卧位及如何翻身,告知其母婴尽早接触及早吸吮的意义,观察产妇手术切口及泌乳情况,帮助新生儿尽早吸吮。
(3)术后第2日。观察产妇宫缩情况,恶露的颜色、性状及量,阴道流血情况,肛门排气情况等。对已排气的产妇指导其进食,适宜进食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同时保证充足的水分。保持产妇皮肤及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及时换洗衣物;观察产妇手术切口敷料,及时清洁消毒、换药;按时进行会阴冲洗。
(4)术后3―4日。密切观察产妇状况,鼓励其下床活动,做好母乳喂养的健康宣教,指导产妇正确喂奶及乳房保健知识,并指导其进行产后保健。
(5)术后第5日。指导产妇及家属新生儿喂养、沐浴及抚触的相关知识,指导产妇的哺乳期间的饮食、卫生及运动等,如何进行新生儿脐周及皮肤护理等。
(6)术后第6日。做好产妇的出院指导,进行患者满
意度的调查工作,为其制定详细的出院计划。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为满意(90分以上)、基本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以下)。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