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一部分第二章 课时跟踪练(九)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练(九)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
类型的判读
一、选择题
(2018·浙江三钉教育4月选考)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 A.总体比较寒冷 B.总体比较湿润 C.冷暖干湿交替 2.在图示甲时期( ) A.被子植物繁盛 C.海平面高于现代
B.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D.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 D.温暖干旱明显
解析:第1题,恐龙繁盛时期是中生代,图示中生代全球气温较高,全球降水较少,即全球温暖干旱明显。故D正确。第2题,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此时期被子植物并没有繁生;图示该时段温度较低,降水较多,可能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温度低,海平面较低;这时期还没有传统农业。故B正确。
答案:1.D 2.B
(2019·泸州二模)下图是某科考队员在北冰洋抓拍到的一只北极熊照片。科学家预计,到了2050年,北极熊的数量将减少30%。据此,完成3~4题。
3.照片拍摄的最佳季节是( ) A.春季 C.秋季
B.夏季 D.冬季
4.北极熊数量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面上升,被淹死 B.气温寒冷,被冻死 C.食物缺乏,被饿死 D.市场需求,被杀死
解析:第3题,严冬季节,北极熊外出活动大大减少,进入局部冬眠状态。读图可知,图中北冰洋有部分区域冰雪消融,北极熊站在浮冰上,应为北极地区的暖季,即北半球的夏季。故选B。第4题,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冰山会减少,北极熊赖以生存捕食的海洋浮冰区消失,北极熊捕食困难,食物链中断,数量减少,濒临灭绝。故选C。
答案:3.B 4.C
(2019·山东七校联合体联考)读“1961至2014年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1961至2014年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会导致西藏( )
A.冰雪和湿地面积减少 B.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 C.耕地面积和农作物产量减少 D.降水量、江河径流量减少
6.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对境内高原湖泊水位变化影响很大。图示时间段内,其基本变化趋势是( )
A.持续降低 C.波动降低
B.持续升高 D.波动升高
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读出1961年至2014年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波动上升,气温升高,冰雪融化量大,冰雪面积减少,气温升高蒸发旺盛,湿地面积减少,A正确。第6题,从图中可读出1961至2014年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波动上升,气温升高,有关研究表明,在未来气候增暖而河川径流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湖泊由于水
体蒸发加剧,入湖河流的来水量不可能增长,将会加快萎缩,高原湖泊水位会波动降低,C正确。
答案:5.A 6.C
(2019·东北三省三校联考)下图为某地各月平均气温累计柱状图及各月降水距平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7~8题。
7.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 A.温带海洋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8.该地可能位于( ) A.非洲几内亚湾沿岸 B.欧洲西部北海沿岸
C.澳大利亚西南部珀斯港口附近 D.印度半岛西部阿拉伯海海域
解析:第7题,根据各月气温累计可以看出6、7月份该地温度较低,12、1月该地气温较高,且气温累计一直持续上升,说明最冷月气温在0°C以上;根据各月降水距平分布曲线图可以看出6、7月份该地降水较多,12、1月该地降水较少。由此可以确定气候雨热不
B.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