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国民经济统计学》核算教材 课后答案 杨灿

《国民经济统计学》核算教材 课后答案 杨灿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3:17:25

《国民经济统计学》核算教材 课后答案 杨灿

(1)试推算出表中空缺的指标,并填入相应的位置。(2)运用上面的推算结果,依据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分别用生产法、分配法与使用法计算MPS口径的“国民收入(物质产品净值)”指标,并观察三种方法给出的结果就是否符合“三方等价”的要求。 解答:(1)表格填空 物质生 非物质 物质 非物质 生产与分配 合 计 使 用 合 计 产部门 部 门 产品 服 务 一、总产出 25663 22916 2747 一、总支出 25663 22916 2747 二、中间投入 14239 13231 1008 二、中间使用 14239 13324 915 1、物质产品投13324 12531 793 1、物质部门使用 13231 12531 700 入 2、非物质部门使 2、服务投入 915 700 215 1008 793 215 用 三、国内生产总值 11424 9685 1739 三、国内生产总值 11424 9592 1832 1、固定资产折 1202 948 254 1、总消费 7273 5475 1798 旧 2、劳动者报酬 5681 4898 783 2、总投资品 4372 4372 0 3、生产税净额 1681 1447 234 3、出 口 1571 1528 43 4、营业盈余 2860 2392 468 4、减:进口 -1792 -1783 -9 (2)计算MPS口径的“国民收入(物质产品净值)” 生产法:22916-12531-948=9437 分配法:4898+1447+2392+700=9437

使用法:5475+793+4372-948+1528-1783=9437

第4章 投入产出核算

【思考题与练习题解答】

4-1 什么就是投入产出法?它有什么主要特点?

解答:以适当的国民经济部门分类为基础,通过一定的统计平衡表与技术经济系数描述各部门间错综复杂的投入产出数量关系,并利用数学方法建立经济模型,进行相应的分析与预测,这样一种专门的统计核算与经济分析方法,称为投入产出法。

4-2 为什么对称投入产出表要以产品部门为部门?如何划分部门?

解答:从分析要求上说,投入产出法必须强调各生产部门在投入与产出两方面的纯粹性与同质性。因为,只有在投入与产出两方面都具有相当程度同质性的部门,才会具有较为显著且稳定的技术经济特征,才能据以确定系数、建立模型,进行较为精确的部门关联分析。所以,投入产出分析必须采用满足上述同质性要求的产品部门分类。在核算实践中,产品部门划分的程度不可能像产业部门那样细致、完整,而应根据分析需要与核算条件适当权衡,兼顾精确性与可行性,这就是投入产出核算中划分产品部门的一般原则。

《国民经济统计学》核算教材 课后答案 杨灿

4-3 投入产出表各个象限的经济内容就是什么?

解答:“第Ⅰ象限”位于投入产出表的左上角,又称“中间产品”或“中间消耗”象限,它具有严格的棋盘式结构,就是整个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表中每项数据都具有“产出”与“消耗”的双重涵义,借以反映各部门之间相互提供与相互消耗中间产品的复杂数量关系。综合起来瞧,各行数据所表明的就是某个部门生产的产品分配给有关各部门作为中间产品使用的情况,各列数据所表明的则就是某个部门为生产产品而消耗有关各部门中间产品的情况。通过部门间的产品流量,可以深刻反映出国民经济内部的技术经济联系。“第Ⅱ象限”位于投入产出表的右上角,又称“最终产品”或“最终使用”象限,它表明各部门提供最终产品的数量与构成情况。“第Ⅲ象限”位于投入产出表的左下角,又称“最初投入”或“增加值”象限,它表明各部门的最初投入(增加值)数量及其构成。“第Ⅳ象限”位于投入产出表的右下角,但在投入产出核算中暂时空缺。理论上说,借用投入产出表的框架结构与分析思路,对该象限作出适当扩充与处理后,可以反映国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与资本金融往来等情况。

4-4 对称投入产出表与U-V表分别有哪些平衡关系?反映什么经济内容?

解答:投入产出表内部存在多种平衡关系。从各行或各列来瞧,有三种重要的基本平衡关系,它们就是:(1)各行的平衡。从横表瞧,表现为: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出。它表明任何一个部门的总产出都等于它向各部门提供的中间产品之与再加上最终产品。(2)各列的平衡。从竖表瞧,表现为:中间投入+最初投入(增加值)=总投入。它表明任何一个部门的总投入都等于该部门的各种中间投入之与再加上最初投入。(3)各行、列的对应平衡。分别从横表与竖表两个方向瞧,表现为:各部门总产出=该部门总投入。它表明产品平衡方程与价值平衡方程虽然就是相对独立的,但从经济分析意义来说,两者之间又相互制约,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平衡关系。另一方面,从投入产出表所有行列(即所有产品部门)的角度瞧,显然应该有:所有部门的总产出=所有部门的总投入。它表明所有部门提供的最终产品之与与它们所创造的增加值(最初投入)之与在数量上就是相等的,尽管每个部门所提供的中间产品价值与其消耗的中间产品价值、所提供的最终产品价值与其创造的增加值通常不等。

U-V 型投入产出表存在以下的基本平衡关系:

(1)产品供给方程:qj??vi?1mij。它表明同一种产品就是由哪些产业部门生

产供应的,各产业部门分别生产供应了多少。

(2)产品分配方程:qi??uj?1mij?fi。它表明同一种产品就是由哪些产业部

门消耗的,各产业部门分别消耗了多少,以及还有多少用作最终产品。

《国民经济统计学》核算教材 课后答案 杨灿

(3)部门产出方程:gi?产品分别生产了多少。

(4)部门投入方程:gj??vj?1mnij。它表明同一产业部门生产了哪些产品,各种

?ui?1ij?zj。它表明同一产业部门分别消耗了哪些

产品,各种产品分别消耗了多少,以及各产业部门还有多少最初投入。

4-5 基本的技术经济系数有哪些?其经济意义就是什么?如何计算? 解答:

(1)直接消耗系数,即某部门每生产一单位产出对有关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其计算公式为:aij?xijqj。直接消耗系数的基本作用就在于反映各种产品生

产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各部门之间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据此可以由总产出推算出各种中间消耗,进而推算出最终产品。

(2)最初投入系数与增加值系数,它们分别表明各部门每生产一单位产出所需的有关最初投入,或所创造的增加值数量。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固定资本消耗系数:dj?劳动者报酬系数: vj?生产税系数: sj?营业盈余系数: mj?djqjvjqj , j?1,2,?,n; , j?1,2,?,n;

sjqjmjqj , j?1,2,?,n; , j?1,2,?,n; , j?1,2,?,n。

增加值系数: yj?yjqj(3)完全消耗系数,就是指某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有关部门产品的完全消耗量,其中既包括直接消耗量,也包括各次间接消耗量。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计算公式为:B??I?A??I。

?1(4)完全需求,就是指某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有关部门的完全需求量(即初始需求与完全消耗的总与),即完全需求量与最终产品量之比。计算公式为:B??I?A?。

?14-6 直接消耗系数有什么特点?完全消耗系数有什么特点?

解答:直接消耗系数作为一种技术经济分析指标,其取值范围受到一定的约束,具有以下特点:(1)每个直接消耗系数必须就是小于1的非负数。(2)直接消

《国民经济统计学》核算教材 课后答案 杨灿

耗系数矩阵的列与必须就是小于1的正数。直接消耗系数的以上两个取值特点,可以保证列昂节夫矩阵(I-A)为满秩的,这将进一步保证有关的投入产出模型存在有经济意义的解。完全消耗系数数值也就是小于1的非负数,并且其值不小于对应的直接消耗系数。

4-7 完全消耗系数与完全需求系数有何异同?

解答:对本部门而言,完全需求就是初始需求与完全消耗之与;对其她部门而言,完全需求就就是完全消耗。从整体的角度瞧,完全需求系数矩阵与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区别就在于,它们各自主对角线上的对应元素相差一个单位的本部门最终产品,而其她所有元素都就是相同的。

4-8 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假定就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假定?

解答: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成立有赖于两个重要的基本假定:一就是“同质性”假定,二就是“比例性”假定。 “同质性”假定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以特定的投入结构与工艺技术来生产特定的产品,且不同产品之间没有替代现象。从核算上讲,这一假定就就是要求具备按纯部门(即产品部门)划分的各种投入与产出资料。“比例性”假定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某种投入与其产出成一定的比例,也即各种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较为稳定的“线性函数”关系。投入产出分析所依据的数据资料应该就是按“产品部门”划分的,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既不存在纯粹的产品部门,也不存在能够据以实际划分产品部门的分类单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产品部门”其实只就是一种满足给定分析要求的理论抽象,国民经济部门分类不可能直接划分出产品部门,或者,直接提供有关产品部门的投入与产出核算资料,因此需要作出这些假定。

4-9 编制纯部门投入产出表有哪些方法?其基本思想就是什么?

解答:为了编制出符合分析要求的纯部门投入产出表,一般可以考虑两种方法,即直接分解法与间接推导法。直接分解法的基本思路就是:首先全面调查搜集各企业的、各部门的投入产出资料,然后对有关资料按纯部门的要求逐一进行分解,最后由综合部门将分解得到的数据编制成所需的投入产出表。间接推导法的基本思路就是:首先,以国民经济核算中各产业部门的实际投入产出资料为基础,建立专门的U-V 型投入产出表;然后,依据该表的平衡关系,引入适当的工艺技术假定,运用数学方法推算出符合分析要求的投入产出表。

4-10 为什么要修订直接消耗系数?有哪些修订方法?

解答:由于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量十分繁重,编制周期一般较长,五年期间还需要对有关系数与流量进行适当修订,以便延长原表的使用期限,或解决专门的预测分析问题。投入产出表修订的核心内容就是直接消耗系数,修订的方法主要有数学方法与非数学方法两大类。

4-11 采用RAS-1法与RAS-2法修订投入产出表时,“替代乘数”与“制造乘数”有哪两种定义方式?其经济分析意义有何差别?

解答:RAS-1法就是根据基期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以及其她可获得的核算控制数据,建立适当的控制方程,求解出相应时段的替代乘数与制造乘数,并据以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国民经济统计学》核算教材 课后答案 杨灿 (1)试推算出表中空缺的指标,并填入相应的位置。(2)运用上面的推算结果,依据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分别用生产法、分配法与使用法计算MPS口径的“国民收入(物质产品净值)”指标,并观察三种方法给出的结果就是否符合“三方等价”的要求。 解答:(1)表格填空 物质生 非物质 物质 非物质 生产与分配 合 计 使 用 合 计 产部门 部 门 产品 服 务 一、总产出 25663 22916 2747 一、总支出 25663 22916 2747 二、中间投入 14239 13231 1008 二、中间使用 14239 13324 915 1、物质产品投13324 12531 793 1、物质部门使用 13231 12531 700 入 2、非物质部门使 2、服务投入 915 700 215 1008 79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