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音乐
- 5 -
些具有时代精神和审美价值的作品。
6. 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音乐人才队伍。
音乐要想发展和不断进步,在世界各国音乐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培养十分重要。努力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音乐人才队伍是开创我国民族音乐艺术发展的必要条件,加强音乐人才队伍 的建设,不仅在数量上增加,也要在质 上的提高,还要提高音乐工作者自身思 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音乐工作者应坚持正确的创作动机,发扬优良的民族 传统精神,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作品。
7. 民族音乐与时尚元素的高度融合。
当人们对文化和审美需求趋于多元和多样化时,文化和审美的内容就需要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才可能在市场化的今天进行传播。例如女子十二乐坊将民族音乐与时尚元素的结合,正是应对了这样的需求。
民族音乐的灵魂不能丢。民族音乐的市场化,除去在运作模式上市场化操作,还需在音乐的传播内容方面进行大胆的变 革和创新,但这样的变革和创新必须掌握一个大的前提,那就 是个性化的坚持,在节奏和风格上的变化与改进,但有不能丢 失灵魂之所在。任何一种音乐的产生都是在其深厚的文化羽 翼下得以发展壮大的,中华民族对人性情感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亲情的表现、对生命的珍惜,应当成我们民族优美文化的根本,也是我们民族音乐主题的永恒旋律,无论是从尊重艺术的角度还是娱乐大众的角度,这一个根本是不能改变的。
8. 传播范围的全球化。
一个民族的音乐发展固然要靠民族性支撑,然而在现代条件下,如果没有全球化的竞争态势,依然是难以生存的。对于民族音乐来说,只有确立真正全球化的 宏阔视野和思维才能抵御滚滚而来的全球化浪潮。民族音乐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必须在全球化的视角中,找到自己 合适的位置。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趋势,绝不是以 牺牲本民族文化为代价的,当代艺术的作品,只有具备了本土文化的基本属性,才能以中国特色参与到国际文化的交流中。在民族音乐的创作中,要根据表现新的时代生活的需要,有选择、有分析的使用某些现代音乐的词汇和创作技法是必要的,不能一味强求创新和探索,而忽视了对民族音乐的开发。民族 音乐的走向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如何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 展,这需要民族音乐工作者对民族音乐的产生机制和运作模式 进行变革与创新,在内容与形式、创新与推广上结合时代要求和社会的客观需求进行取舍与拓展。
六、结束语
世界就是开放的、互通的、融合的、持久发展的,世界正朝着各民族趋同的方向愈来愈快发展,各种音乐文化以铺天盖地的气势滚滚而来,人类也有责任为保留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做出应有的努力,使其独特的价值免于消亡。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正面临着延续和生存的威 胁,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探讨新形势下民 族音乐的新问题、新情况;应该对新形势下的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对审美情趣、文化需求不同层次进行研究,创造出新的民族音乐。
还要感谢西大为我们开设的高雅艺术课程,尤其是大学音乐这门课对于提高我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陶冶情操有了十分重大的作用,感谢老师的辛苦教学!
- 5 -
- 6 -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搜索词条:
王宏建 《艺术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王次炤 《艺术学基础知识》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中国知网论文:
《对培养民族音乐传承人的思考》 《继承民族音乐优秀传统》
《论民族音乐的生存危机与传承发展 以女子十二乐坊为例》 《民族音乐欣赏与大学校园文化》 《在继承中寻求民族音乐创新发展》 《中国民族音乐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影响》
- 6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