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届北京中考物理二模汇编:力电学实验(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二模力学电学实验汇编
一 力学
(14昌平二模)32.图16甲是某小组的同学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他们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力为5.6N的物体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6乙所示。请你根据他们做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N; (2)拉力F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cm;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是_______%;
(4)若在动滑轮下加挂一个钩码,提升物体的过程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则η'_______η。(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N N
2 2 B′ 3 3 4 4 A' 5 5
B 6 6 (1分)答案 32.(1)3.2(1分) (2)20(1分) (3)87.5 (4)A 7 7 大于(1分)
甲
乙
图16
(14大兴二模)29.关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将如图14所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杠杆的左端高于右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到水平平衡;
(2)杠杆平衡后,若在图17中的B位置挂2个钩码,则应在A位置______个相同的钩码,才能使杠杆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
(3)若在B刻线处所挂钩码不变,采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探究,则弹
力计应作用在支点的 端(选填“左”或“右”)。
答案 左 4 右
(14年大兴二模)35.小阳同学利用如图18所示的滑轮组做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序号 1 2 3 钩码总重G(N) 2 5 8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测力计拉力F(N) 0.8 1.8 2.8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0.3[: 0.3 0.3 机械效率 η(%) 83.3 92.6 A O B 端,则杠杆
挂簧测
图14
F 图 18
(1)在实验过程中,小阳应 拉动弹簧测力计。
(2)请你计算出第三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 (3)根据小阳同学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 被提升物体所受重力越大, 。
答案: 匀速竖直向上 95.2% 机械效率越高
(14东城一模)34.(2分)如图20甲所示,是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用弹 簧测力计拉动绳子的自由端,将总质量为500g的重物从A位置匀速提 升到A?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B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位 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20乙所示,请你根据实 验完成下列问题:(g取10N/kg)
(1)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对绳所做的功为________J;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⑴0.64 ⑵78.1
(14东城一模)28.(2分)小明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3所示,其中U形管中有适量的水,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液体压强探测器相连通。实验现象如图13所示。甲容器内液体的密度为ρ1乙容器内液体的密度为ρ2。请根据图13所示实验现象比较ρ1与ρ2的大小,则ρ1________ρ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图20
答案 大于
(14房山二模)33.如图16所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请根据图像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 s。
答案 5
(14房山二模)34.小红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如图17所示,当杠杆静止时,杠杆处于 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
(2)如图18所示,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小红在杠杆的A点挂上2个钩码(每个钩码重1N,杠杆上相邻刻线距离相等),若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状态,可以在________点挂上1个钩码;或者使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用 N的力沿着竖直向上的方向拉住杠杆。
答案 平衡 E 1
(14丰台二模)33. 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密度。
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 g;接着把酸奶倒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如图20所示m1=________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人量筒中,如图21所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为
33
________cm;根据这个数据算得酸奶的密度ρ=________g/cm。
你认为,小明的实验测得的酸奶密度值与酸奶密度的真实值比较是 ___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答案 81.4
(14海淀二模)32.如图19甲所示的均匀杠杆,
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在用这个杠杆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两端的平衡螺母,拿杠杆在
将杆相
40
1.1
偏大
的位置平衡;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
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如图19乙所示.在杠杆的A处挂2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
个钩码.(每次个钩码的质量都相等)
新平衡,应该在B处挂 答案 水平, 左, 4
(14海淀二模)33.小明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将盛有液体的烧杯放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左盘里,天平平衡
时,右盘里的砝码及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20甲所示.已知烧杯质量为30g,则液体的质量为 他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液面高度如图21乙所示,可知液体的体积为
g,
cm3.根据他测得的数
据,可计算出该液体的密度为 kg/cm3.
答案33,30,1.1×10
3
(14密云二模)28.小航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小航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如图甲所示的烧杯和杯内盐
水的总质量为80g,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内,如图乙所示,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 3
cm。接着他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丙所示,则此时烧杯和
盐水的总质量为 g,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 g,盐水的密度是
3
kg/m。(4分)
mL
50
40
答案 30;45.2;1.16?10
甲
330 20 10 0 1 2 3 4 20g 20g 5g 5 g (14西城二模)29.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的实验中,小华和小利设计的实验装
第28题图 置如图16甲、乙所示。小华在实验中保持木板B静止,用手竖直向上匀速提拉弹簧测力计,使木块A在B
乙 丙
上向右运动。小利在实验中保持弹簧测力计静止,用手拉木板B使其水平向左运动。在随后的交流评估过程中,多数同学认为小和的方法比较好。其原因有: (1)拉动木板B比拉动木块A更容易; (2)可以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稳定; (3)容易保证测力计沿着竖直方向施加拉力; (4)容易保证木块A受到的拉力沿着水平方向;
(5)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运动的木板B是否保持匀速没有关系; (6)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木板B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没有关系。 你认同哪几个观点?答:___________(请填写序号)。
答案 2、3、5、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