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1990年~2010年历年真题《实验心理学》

1990年~2010年历年真题《实验心理学》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3 14:36:32

答:1. 将六种儿童服装配对,可配成n(n-1)/2对=15对;

为了消除空间误差和时间误差的影响,每对儿童服装都要比较两次; 第2次每对儿童服装的呈现顺序应与第1次的相反; 这样一共要比较n(n-1)对,即30对。 2. 每对儿童服装逐对的呈现给被试;

让被试选择其中更喜欢的一件儿童服装,每比较一次就得到一个选择分数。 3. 最后统计六种儿童服装各自的选择分数;

然后按照选择分数由大到小排列,就得到了一个对六种儿童服装喜爱程度的顺序量表。

2005年实验心理学试卷

一 、单选

1. 公式RK=lgS0+klg(1+W)表达的是( B )3P96

A. 韦伯定律 B. 费希纳定律 C. 斯蒂文斯定律 D. 颜色互补定律 2. 反应速度与准确性之间是( C )4P121

A. 先后关系 B. 因果关系 C. 互换关系 D. 正相关关系 3. 再认法要求被试辨认来的材料是( A )6P182

A. 学过的材料 B. 未学过的材料 C. 未见过的材料 D. 心中想出的材料 4. 默塞在进行解决问题的研究中发现,性急的被试多提出( D )8P250 A. 一般问题 B. 假一般问题 C. 假具体问题 D. 具体问题 5. 对材料的相似性程度和倒摄抑制的关系进行过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 )6P185 A. 程乃颐 B. 乔姆斯基 C. 彼得森 D. 沃尔夫 二、多选

1. 如果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有时得分很高,有时得分很低的变量是( AD )1P5 A.不可靠的 B. 不敏感的 C. 无效的 D. 无信度的 2. 米勒认为,人们要确切的记住一个句子时,他必须( AD )7P220 A.记住句子的核心形式 B. 记住句子的被动语态 C. 记住句子的否定语态 D. 记住句子的转折 3. 可以作为“块”来进行记忆的是( ACD )6P177

A.孤掌难鸣 B. 素止样 C. 北京 D. 费希纳 4. 当你工作时,其他人在场增加了你正确反应的可能性,这是由于( CD )8P285

A.困难的任务 B. 陌生的任务 C. 容易的任务 D. 熟悉的任务 5. 我国心理学家彭瑞祥使用速示器进行汉字特征抽取实验,主要原理( AC )5P157 A.被试对汉字右下角的笔划往往先抽取 B.被试对汉字左上角的笔划往往先抽取

29

C.被试对包围型的汉字先写下轮廓,然后填充内部细节 D.被试先写下汉字的上半部,然后才写下半部。 三、填空题

1. 感觉阈限是 有感觉 与 无感觉 分界线上的刺激强度。3P56

2. 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有受刺激的感觉器官、刺激器官、刺激的时间特性和 空间特性 ,以及有机体的 状态 。4P112

3. 如果用 数量估计法 来制作比例量表,其结果支持斯蒂文斯定律。3P101

4. 长时记忆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自由回忆法 、 对偶联合法 、 再认法 、 重学法 和 知觉辩认 。6P182 5. 从预备信号发出的呈现刺激这段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使反应时间 延长 。4P116 6. 视觉的空间辨别特性即 视敏度 ;视觉的时间辨别特性即 闪光融合频率 。5P132 四、名词

1. 双眼视差:当人们观察一个物体时,由于两只眼睛之间相距65mm,它们又处在同一平面上,因此,每只眼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的。这就造成了两个视网膜像之间轻微的差别,这种差别称为双眼视差,它是产生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5P162

2. 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习惯误差:是被试者习惯于原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因而使转折点向后推延。 期望误差:则是被试者知道刺激是连续变化的,他可能会期望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变化尽快到来,这样就会提前做出反应,同样造成测得的阈限值或比实际的高,或比实际的低的误差。3P59

3. 主观组织:当实验者使用没有联系,也不属于同一类的单词作材料,进行自由回忆实验时,从实验者的角度看,在回忆时,既不会有范畴群集,也不会有联系串出现,但是被试往往自己组织材料,造成群集,即进行主观组织。6P196

4. 概念和概念形成:在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中:概念就是对具有相似特征的一组刺激所作的同样反应; 概念形成就是去发现那些相似特征的过程。8P254

5. 邓德斯反应时:邓德斯把反应时间分为三种,被称为邓德斯A,B,C反应时;4P108 A反应时间:又称简单反应时间:简单反应时间的刺激只有一个,要求被试的反应也只有一 个,而且在实验过程中二者都是固定不变的。

B反应时间:又称选择反应时间:选择反应时有两个(或多于两个)的刺激,要求被试对每 一个刺激都作出不同的反应。

C反应时间:又称辨别反应时间:辨别反应时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有差别的刺激,要求被试只对其中一个反应,而禁止对其他的刺激反应的情况下测得的反应时。 五、简述

1. 简述沃尔夫假说的两个要点。7P234 答:沃尔夫假说的主要内容有两点:

30

1..语言决定论:即主张语言的结构决定思维的结构,语言支配思维,决定人的认识;

2..语言的关联性:即说不同语言的人有不同的思维结构,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决定认识的方式。 2. 举例说明决策中“样本大小”的作用。8P266

答:1.. 样本的大小是一个正确的线索,但人们往往没有好好利用它。

2.. 例如:某城有两个医院。大医院每天大约有45个婴儿出生,小医院每天大约有l 5个婴儿出生。平均而言,50%的婴儿是男孩。然而,实际的男女比例每天都在变动。在一年的期间内,每个医院都记下男孩出生率超过60%的天数。哪个医院男孩出生率超过60%的天数多?

3.. 正确答案是小医院,因为它符合统计学公式的估计:小样本的数据更容易偏离平均数。

3. 在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时,为什么要强迫被试者做两类回答,在这种情况下的差别阈限是怎样计算的?3P70

答:1.. 因为:如果允许被试做三种回答,即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进行比较时,被试可以回答“轻”、“重”和“相等”。这时相等地带的上限就是50%次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相等地带的下限就是50%次轻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1/2(上限-下限)就是差别阈限了。

2.. 但在允许被试做三类回答的实验中,被试的态度会大大地影响相等地带的大小。如果被试十分自信,说相等的次数就少,结果相等地带也就比较小,导致差别阈限也小;反之,如果被试十分谨慎,则说相等的次数就多,结果相等地带也就比较大,导致差别阈限较大。

3.. 这样看来,三类回答的实验易受被试个性的影响,因而人们一般更偏爱两类回答的实验方法。 4. 为了研究记忆,艾宾浩斯创制了哪两个工具?他研究了哪些主要问题?6P168~172 答:1. 为了使记忆的研究数量化,艾宾浩斯创制了两个工具: 1..第一是无意义章节;

2..第二是测量记忆的方法,即节省法。 2. 艾宾浩斯研究了记忆的如下一些问题: 1..音节组长度和学习速度的关系; 2..学习有意义的材料时学习速度的增加; 3..记忆保持和诵读次数的关系; 4..保持与遗忘和时间的关系;

3. 除了上述几个问题,艾宾浩斯还研究了重复学习和分散学习的影响,睡眠对记忆保持的影响,等等。

5. 简要说明短时记忆遗忘原因的两种主要观点。支持这些观点的主要实验是谁做出来的?6P178 答:1. 对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为什么会遗忘的问题有两种观点: 1..一种观点认为遗忘是信息的自然衰退,时间是遗忘的原因;

2..另一种认为遗忘是干扰造成的,新进入的信息使刚才记住的信息强度减弱,因而导致遗忘。 2. 研究短时记忆的著名实验:

31

1..彼得森的实验:实验结果支持了遗忘是时间造成的观点; 2..凯佩尔等人的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干扰是造成遗忘的原因;

3..里特曼的实验:结果证明遗忘既是由事件造成的,也是由于干扰造成的。 六、图表题

下图是波斯纳(posner)1970年所做的一个反应时实验的结果。请说明这个实验是怎样做的,它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4P124

答:1. 波斯纳应用减法反应时实验,证明了在短时记忆的短暂时间内存在着视觉的编码。

2. 实验过程:在波斯纳那试验中,他向被试呈现两个字母。呈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同时呈现,另一种是先后呈现。要求被试指出这对字母是否相同。并记录反应时间。所呈现的字母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读音字形相匹配,如(A,A);另一种是同音不同形,如(A,a)。在这两种情况下,正确反映均为“相同”,两个字母以0.5秒、1秒、1.5秒相继呈现。

3.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当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A,A)的反应时小于(A,a);随着两字母呈现时间间隔增加(A,A)的反应时也增加,但(A,a)反应时变化不大。这样便使(A,A)和(A,a)的反应时只差逐渐减小。当时间间隔达到2秒时,反应时差别变得很小。

4. 这说明:短时记忆中,先出现一个短暂的视觉编码,然后出现听觉编码,随着两字母呈现时间增加,视觉编码逐渐消失,听觉编码逐渐增大,其反应时也加长,从而缩小二者间差别。 5. 此方法证明了某些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可有视觉与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

七、实验设计题

《实验心理学》教材中叙述了1987年百事可乐公司在《时代》期刊上刊登的一个实验。这个实验要证明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饮料更受消费者欢迎。后来,可口可乐公司用同样的方法证明百事可乐公司的这个实验是无效的。2P28

请说明,百事可乐公司的实验是怎么做的,可口可乐公司怎样用实验证明百事可乐公司的实验是无效的。如果让你做一个实验,验证两种饮料哪种更受消费者欢迎,这个实验该怎么做?

32

搜索更多关于: 1990年~2010年历年真题《实验心理学》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答:1. 将六种儿童服装配对,可配成n(n-1)/2对=15对; 为了消除空间误差和时间误差的影响,每对儿童服装都要比较两次; 第2次每对儿童服装的呈现顺序应与第1次的相反; 这样一共要比较n(n-1)对,即30对。 2. 每对儿童服装逐对的呈现给被试; 让被试选择其中更喜欢的一件儿童服装,每比较一次就得到一个选择分数。 3. 最后统计六种儿童服装各自的选择分数; 然后按照选择分数由大到小排列,就得到了一个对六种儿童服装喜爱程度的顺序量表。 2005年实验心理学试卷 一 、单选 1. 公式RK=lgS0+klg(1+W)表达的是( B )3P96 A. 韦伯定律 B. 费希纳定律 C. 斯蒂文斯定律 D. 颜色互补定律 2. 反应速度与准确性之间是( C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