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1年某省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优化创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政策保障。例如,青岛市入驻孵化基地的企业均能享受到房租减免、财政税收返还的优惠政策。青岛市一次性将创业补贴、创业培训补贴、自谋职业扶持金等政策落实到大学生,将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补贴惠及到所有来青创业的大学生。
5. 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分析
5.1 大学生创业者数量增加
2010年全省组织创业培训3.09万人,扶持创业大学生8005名,大学生创业率由2008年的0.3%提高到1.7%。以青岛市的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比例仅为0.3%,09年到2010年11月底,全市共有4969名大学生自主创业,创业者比例已上升到3.8%。其中,在孵化基地创业的高校毕业生1935名,占创业者总数的38.9%。
5.2 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显著
2010年全省共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6900万元,组织创业培训3.09万人,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基地490个,扶持创业大学生8005名,直接带动就业4.49万人,平均每个大学生创业带动5.6个人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明显。
我们对青岛市创业孵化基地创业者聂明勇进行了采访,他06年青岛理工大学毕业,创办了青岛新领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2009年,入驻孵化基地创业时,公司只有4人,在之后的4个月内,发展到16人。到2009年底,公司带动大学生就业人数60余人,截止到2010年9月底,已带动就业人数100多人。象聂明勇这样的创业者还很多,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对全市孵化基地的创业者带动就业人数的采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市4969名大学生创业者带动就业人数为20869名,平均每人带动4.2个大学生就业,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明显。
13
5.3 经济效益和会效益都有所显现
2009年至今,青岛市、区两级财政共投资3877万元创建32个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经过一年的发展,全市孵化基地入驻的大学生创办企业1071家,营业额1.7亿元,上缴税收695.8万元,实现利润3373.6万元。实现大学生就业人数4045人,共发放工资、奖金、福利等劳动报酬,缴纳各类保险和公积金等合计5534.1万元,加上上缴的税收,总收入6229.9万元,与财政投入相对,经济效益回报明显。例如,大学生创业者张泽宝,2009年入驻孵化基地后所创立的青岛鼎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由十几人发展为数百人,09年纳税额已达到50万元,预计2010年将突破200万元。
孵化基地能够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区域的自主创业氛围,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大学生创业,发挥出巨大的辐射带动效应。他们的成功激发了更多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创业活动日趋活跃。
5.4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显现
青岛市通过引导大学生创办国家政策优先扶持的科技型、创新性企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目前大学生创办的企业以电子信息类、文化创意类、电子商务类、商贸物流类等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业为主,这与“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发展主旋律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高度一致。
青岛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实践证明,建设孵化基地平台是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行之有效的方法。“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建设多类型、有特色的孵化基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这一运作模式已经成形。值得在其他市地大力推广。
6. 问题与建议
通过对大学生创业现状的调查,我们深切的感受到良好的创业环
14
境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发现当前大学生创业普遍存在着经验不足、缺乏知识技能、市场意识淡薄、市场资源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大学生创业成功的瓶颈。同时从政府和高校方面来讲也存在创业资金严重不足、创业政策体系亟待完善、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滞后、创业环境有待优化、以及创业教育发展滞后等问题。无论是从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角度,还是从建立创新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的角度,建立长效的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机制至关重要。长效机制的建立,应着眼于营造适宜大学生创业的环境,着眼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制度化、系统化,着眼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建议如下:
6.1 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工作管理模式,保障创业工作长期有效的执行
***大学生数量多、创业率较低,省级政府就业主管部门首先制订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中长期规划,做好近期做好全省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组织和发动各市地、各高校和社会共同支持大学生创业,形成重视创业、尊重创业者的良好社会氛围。
各市地政府就业主管部门要因地制宜,根据各自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特点的大学生创业工作管理模式,首先要对创业保持一种开明的指导思想,他关系到创业环境的发展方向、产业结构和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其次制定开放的政策,包括投资、信贷、税收、进出口以及人才等多方面,只有政策开放,才能形成最佳的创业环境;再次,为创业提供优越的支持系统,包括基本设施服务、原材料供给保障、运输渠道建设、对创业区域的社会服务、文化教育事业以及市政管理等。***要向东南沿海城市学习,努力在全省形成创业模式不断创新、创业效应不断扩大的新局面。
15
6.2 健全创业资金扶持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加强对各部门出台的融资扶持政策的整合与衔接,充分发挥现有各类创业扶持资金的作用,建立起覆盖不同群体、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大学生创业融资扶持链。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扶持激励作用,通过有效运作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挥引导基金的杠杆放大效应,增加创业投资资本供给,大力引导社会资金通过各类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和项目,为处于种子期、起步期等创业早期的大学生自主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扶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要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基金运作方式,降低反担保门槛。完善小额贷款担保基金代偿机制,对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获得小额担保贷款的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发生代偿的,按现行小额担保贷款有关规定办理。各金融服务机构要加强业务创新,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创业的信贷服务模式,简化贷款手续,通过实行“一站式”办公等形式,切实建立起大学生创业贷款绿色通道。
6.3建立《***省大学生创业优惠证》制度,实现创业信息统一管理,动态监测机制
建议在全省建立《***省大学生创业优惠证》制度。大学生有创业愿望的,均可向户籍地或学校所在地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免费申请领取《优惠证》,大学生创业凭《优惠证》在省内享受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同时建立《优惠证》信息管理系统,对《优惠证》发放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和跟踪调查制度,便于各级就业主管部门实时掌握大学生创业情况。
6.4高校要重视创业教育,尽快把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体系 随着经济制改革的深入,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实行双向选择和自主就业。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大学的各项工作必须要适应这种转变。对策之一,就是大学应当把创业教育纳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