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汉语语法(二)

古代汉语语法(二)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3:21:45

思考和练习二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其所表示的意义。

1、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2、其后秦稍蚕食魏。 .

3、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

4、夫山.居而谷.汲者,而相遗以水。

5、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6、日君以骊姬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

二、给下面短文加上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闲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晏子春秋 · 内篇谏上)

译文:

景公在位的时候,下了三天雪还不晴。景公披着用狐狸腋下的白毛皮做的皮衣,坐在殿堂一侧的台阶上。晏子进去谒见。晏子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天却不寒冷!”晏子说:“天气不寒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的贤明君主,自己吃饱了,却知道别人在挨饿;自己穿暖了,却知道别人在受冻;自己安逸了,却知道别人在辛苦。现在您却不知道啊。”景公说:“好!我领教了。”于是下令:拿出皮衣,给那些受冻的人;发放粮食,给那些挨饿的人。

三、指出下列成语中名词作状语的词语,并说明它们分别属于哪类名词状语

口诛笔伐、日积月累、风餐露宿、虎视眈眈、字斟句酌、星罗棋布、颐指气使、刀耕火种、土崩瓦解。

第 13 页

(三)动词、名词、形容词用作使动

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使宾语动,即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形状不是主语发出或具有的,而是在主语的指使下,由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实施的,它是用一个动宾结构表达了现代汉语兼语结构的内容。如:

饲养员饮牛。== 饲养员使牛饮水 饲养员饮茶。一般动宾关系 需注意:

第一、使动用法中的谓语有的是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春风又绿江南岸 .

第二、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使宾语动,因此,凡是使动用法必须有宾语,即使省略宾语,也是能明确补出的。

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之也。(资治通鑑)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之也。(论语·季氏)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蚌。(战国策·燕策二) 1、动词用作使动

所谓动词用作使动,是指主语使宾语发出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项伯杀之,臣活之。

翻译格式:主语+使+宾语+动

用作使动用法的动词既可以是不及物动词,也可以是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较常见,也较容易判断。

①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能带宾语,它后面带有宾语时,就是用作使动了。

买臣深怨,常欲死之。(汉书· 朱买臣传) 殷勤郑重,欲必觉悟陛下。(三国志· 魏志· 高堂隆传)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 先进)

第 14 页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史记〃陈涉世家) ②及物动词用作使动

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情况比较少见,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那么它与宾语的关系是一般的支配关系还是使动关系,形式上不易区分,需从意义上分辨:

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主语发出的,这是及物动词的一般用法;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是在主语的指使下由宾语发出的,是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史记· 项羽本纪) 将战,华元杀羊食士(左传·宣公二年)

(郑伐宋,宋元帅华元,使士食羊。不与其御羊斟。 羊斟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与入郑师,故败,华元被俘。逃归,见叔牂(羊斟字)曰:“子之马然也。”对曰:“非马也,其人也。”即合而来奔。)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 2、形容词用作使动

形容词用作使动是指在主语的指使下,使宾语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了这个形容词谓语所表示的性状。

上求鱼,臣干谷 。(淮南子·说山) 可译为:主语+使+宾语+形容词 君子正其衣冠。

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 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礼记· 礼运)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冯谖客孟尝君 ) 能富贵将军者,上也。( 史记 · 魏其武安侯列传)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触龙说赵太后) 有许多成语中还保留了此种用法:

第 15 页

丰衣足食、正本清源、富国强兵、美容、瘦身 3、名词用作使动

名词用作使动是指主语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谓语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可译为:主语+使+宾语+成为(做)+名词 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魏臵相,相(资治通鉴· 周.田文。纪一)

怀王与诸侯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史记· 项羽本纪) 之.人.者臣.诸侯,夺之与.者友诸侯。(荀子· 王制)

方位名词也可以用作使动。这种使动是使其宾语所表示的事物按照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

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史记· 苏秦列传 ) 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汉书· 敬志序)

前望舒使先驱,后飞廉使奔属。(楚辞 · 离骚) 四、形容词、名词用作意动 1、形容词用作意动 ①定义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指主语从主观意念上认为宾语具有充当谓语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状态。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

见而美.之。(庄子· 天运) 翻译格式:主语+认为+宾语+形容词

主语+把+宾语+当作+形容词

其家甚知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史记· 老庄申韩列传)

第 16 页

搜索更多关于: 古代汉语语法(二)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思考和练习二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其所表示的意义。 1、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2、其后秦稍蚕食魏。 .3、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 .4、夫山.居而谷.汲者,而相遗以水。 5、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6、日君以骊姬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 .二、给下面短文加上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闲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晏子春秋 · 内篇谏上) 译文: 景公在位的时候,下了三天雪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