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空乘毕业论文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空乘专业毕业论文
第二章 空乘人员职业素质的现状与原因
一、空乘人员职业素质的现状分析
1.学历层次参差不齐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空中乘务人员在面试过程中,并没有对学历的具体要求,本科,专科,职专,职高等学历参差不齐,专业也没有明确要求,其中专科生占比例较大,以貌取人的情况没有在根本上杜绝。由此带来的个人素质也是有高有低,难以确保航空服务行业的行业素质,尤其是最为关键的个人素质,在一定情况下决定了公司的形象,更成为影响一个航空公司成长壮大的限制性因素。
2.专业与职业要求的贴进度低
空乘服务看起来不那么复杂,而且任务服务意识和技能是可以短期锻炼出来,但事实上不是这么简单。服务服务意识是需要长期的养成和对服务本质的理解,服务技能也与长期的训练有关,因此,空乘服务作为一个专业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存在十余年,为培养高素质的服务人才做出了贡献,但现在航空公司在招聘人才时对专业要求已经淡化,基本不限制专业,是应聘人才的专业意识与服务技能呈现下滑趋势。
3.缺乏对乘务职业的坚持
空中乘务人员对自己工作的定位不够准确,有部分人认为空姐吃的是青春饭,一旦过了结婚生子的年龄,这项工作将不再适合自己,从而在心理上,就先打了退堂鼓,在工作过程中,一旦出现了坎坷,疲劳,
5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空乘专业毕业论文
就出现了放弃的念头,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前面说过,空中乘务专业,本就是一项责任心很强的专业,当自己对自己都不负责任,更何谈度乘客,对公司的责任心。因此,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持之以恒的工作心态,是一个合格空中乘务人员所必需的。没有这些,便做不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谈不上热爱这份神圣而美丽的工作,微笑服务便更是空中楼阁,所以,空乘职业的坚持,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这项乘务专业,就应当坚持到底,当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会乐在其中,才能对得起这份工作,职业寿命才不会以年龄为界限,心态是一切的决定性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从心底里去热爱这份工作,使我们的职业寿命不再短暂。
二、导致空乘人员职业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
1.社会对乘务职业的误导
最近业内业外民航院校与航空公司掀起选拔乘务员选美热,对于业外院校可能对乘务工作性质不清楚选拔乘务员走入歧途,尚可理解。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业内一些航空公司也把招聘乘务员跟选美女一样,更有甚者竟然把“长得漂亮”,作为乘务员的首要条件等等。这些做法一定程度误导社会舆论、误导年轻人,似乎航空公司选拔乘务员就是看漂亮不漂亮。社会舆论在责问:为什么国内的航空公司招聘空姐都搞得跟选美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2.航空公司用人门槛模糊
6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空乘专业毕业论文
现在的航空公司在空乘招募门槛交低,人员各项素质参差不齐,并没有学历,专业等方面的限制,比如:学历上,大专以上即可,不强制英语四级;专业上,不限空乘专业,师范、艺术、科教、语言等皆可;允许大三学生报名等等,此外,女生身高1.63米—1.75米,男生身高1.75米—1.85米,最低身高有所降低。面试过程中,以貌取人的情况并没有根本性的解决。这种用人门槛的模糊,导致了空中乘务的服务质量下降,给公司乃至整个航空服务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不利于航空服务行业的发展与进步,这项职业的用人聘人要求及细则,急需规范化,条例化,确保人员质量,使航空服务行业走的更稳,更远。
3.个人素质与修养
现在的空乘人员,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中的子女意识还未能完全转变,自己的职业定位不够准确,离合格的服务意识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服务意识的内涵已渐渐超出了“微笑服务”“关怀服务”的范畴。做好本职工作、合乎制度的要求,只能是合格的空乘人员;而能够真正站在顾客立场为其着想,才是真正优秀的员工。因此,强调对空乘人员服务意识培养是非常必需的。先有了这样的意识,才能具备相应的能力,再加上必要的条件,才能使优质的服务得以实现。所以,空乘人员的个人素质与修养还要进一步提高。
4.学生欠缺主动性的学习态度
几年来随着招生规模成倍增长,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灵
活多样,学生的群体行为特征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学生的学风也有了许
7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空乘专业毕业论文
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在课余时间学习方面,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集中在“三分之一用于学习”,在课余生活其它情况方面,女生与男生存在不同,女生主要用于休息和购物;男生则是主要用于休息和游戏及体育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努力程度不够。
5.学生的心理成熟受诸多因素的干扰
在学生的成长中,各种因素时刻无形的影响着其健康成长,特别是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影响空中乘务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它是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结果。 其中,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尤为重要。
(1)社会文化因素
当代大学生处在东西方文化交叉、多种价值观冲突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东西方文化发生着从未有过的碰撞与冲突。东方重义,西方重利;东方尚礼,西方尚法;东方重和谐,西方重竞争;东方重群体利益,西方重个人利益等,面对不同于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学生常常感到偶然、疑虑、混乱,诸如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个性放纵、自我意识与自我中心、享受与享乐等等认识上的模糊。求新求异的心理使青年盲目追求西方的文化,而这些东西与中国现实社会在许多方面格格不入,使大学生陷入紧张、压抑、混乱、空虚的状态,长时间的心理失调必然给心理素质带来不良影响。
(2)大众传媒因素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