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三节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第三节
2015年 冠县 优质课评选教案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
地理教案
冠县武训高中 吕海国
2015年3月25日
第三节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世界和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各方面因素;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分析其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世界和中国人口分布图的分析,总结世界和中国人口分布规律及其成因;运用图表信息,总结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概念,并进一步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对中国东西部差异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2.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难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计2.理解我国为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采取相应措施 三、教学方法
1.讨论法: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导入新课:通过观看2015年最感人的春运歌曲,复习提问有关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教师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
教师: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看得出课前同学们认真预习了。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来解决这些问题,多媒体展示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 教师点拨:(1)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 (2)人口密度不能反映人口分布格局
思考: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是否相同?
2.结合表1—3—1、1—3—2、1—3—3信息讨论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及原因。 教师点拨:(1)教给学生阅读图表的方法
(2)从表中信息总结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思考: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
3.读图1—3—2世界人口密度图,找出人口最稠密的4个地区,试解释形
1
成原因。
小试牛刀 (及时反馈)
探究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有哪些?
1.为什么说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2.平原地区人口密集,高原地区人口稀少。这样说是否正确?可举例说明。 3.举例说明政治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4.从自然和社会角度,说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师生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明白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价值,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小试牛刀 (及时反馈) 探究三: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教师分析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然后提出问题: 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的趋势合理吗?阅读下面材料
1. 有一片草原,放养了一定数量的牛羊,若干家人在此幸福的生活。几年后迁来一定数量的人家,当地的生活水平开始下降,但也可以勉强维持生活。又过了几年,又迁入了几家人口,结果生活难以维持,被迫大批人家外迁。你能够解释吗?
小试牛刀 (及时反馈) (三)总结,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课下巩固练习 第三节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练习题
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