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高中语文《窦娥冤》教学案含答案
2.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彰显人物个性
生动精彩的细节,最能传神地表现人物的个性。从细微之处着墨,往往会表现人物最本质的性格特点。如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严监生临死前的情形:
(严监生)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一声接着一声,一声一声地不断),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听了这话,他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得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严监生在弥留之际,只因灯里的两茎灯草,就总不放心,不肯断气,这个细节把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3.在鲜明的对比描写中烘托人物的个性特征
对比描写是写出人物个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因为真善美与假恶丑,只有在对比中才容易显示出来。对比描写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一个人的前后反应,表现他对同一事物认识的变化;二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来突出他们各自的精神境界。如优秀作文《泪在心中流》的片段:
“华儿,你爷爷??”妈妈的双眼红红的,泪流满面。我可从来没见过她这样悲伤啊。 我最亲爱的爷爷死了,他悄悄地走向了另一个世界,然而,我没有流泪。
阴暗潮湿的阁楼里,还会有张苍老的面孔对着蓝天吗?墙根下的虫儿,还会听到那忧郁悲哀的叹气声吗?唠叨个没完的妈妈,还会紧绷个脸说爷爷“老不死”吗???哦,不会了。
??
“爷爷,你不害怕吗?老鼠会咬人的。”我认真地问。胡子花白的爷爷翕动着干瘪的嘴唇说:“哦,爷爷不怕,人老了,什么都无所谓,你还小,不懂啊。”爷爷笑了,那浑浊昏花的眼里溢出了冰凉冰凉的泪水,流过他的脸颊,流到了他那悲伤的心里。
我不明白,妈妈为什么对爷爷总是冷眉冷眼的,更不明白她为什么说爷爷“七老八十了,该归天了,还赖着不走。”??
我最后一次叩响昏暗的阁楼的小门时,满脸泪水的爷爷凄凉地躺在床上,气息微弱,他已好几天滴水未进了。我端起妈妈给我做好的煎蛋和温热的鲜牛奶,向爷爷走去。
酸涩而哀伤的泪水哟,在心底默默地流淌,流淌??
妈妈给“我”准备了煎蛋和温热的鲜牛奶,而对重病缠身的爷爷非但不好好照顾,并时时冷言恶语,诅咒不止,巴不得老人即刻归西。而当老人真的归西后,妈妈又“双眼红红的,泪流满面”。这时,我没有流泪,只有爷爷临终前泪水浸湿的悲凉和自己的哀伤在心中流淌。正是这种多层次的对比,突出了“我”和“妈妈”的个性:一颗心真纯无瑕,一颗心沾满了世俗的污垢。
[针对练笔]
中央电视台前几年播出的给父母洗脚的公益广告,曾经感动了无数观众,你给父母洗过脚吗,有何体会和感悟?请写一个200~300字的作文片段,要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答: 参考答案:从没给父母洗过脚的我,决定给刚康复出院的爸爸洗一次脚。晚饭后,我打来一盆热水,“爸爸,我给你洗洗脚吧?”爸爸先是一愣,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在医院这些天都没洗,挺臭的。”我心酸地笑了笑,不容商量地扳过爸爸的脚,真的挺臭。爸爸很不自在地向后缩了缩,满脸惶恐,这是在担心他孩子嫌弃吗?我把毛巾放进水盆里浸湿,挤干,轻轻擦拭。爸爸还是下意识地向后缩缩脚,用不自在的口吻重复说着:“是不是很臭,都好几天没洗了,慢慢来,别弄你袖子上了。”看到爸爸因紧张而泛红的脸庞,我心里竟有一丝疼痛,孩子为爸爸洗脚本该是多么普通的事,为何弄得如此尴尬,竟让爸爸显得如此卑微?
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
(一)这样积累素材
话题专辑——抗争
1.从教材中积累
窦娥在冤屈中死去了,却给人留下了一曲对黑暗社会以死抗争的回肠荡气的悲歌。窦娥有着男儿般的铮铮铁骨,不屈服任何恶势力的威逼利诱,她敢于痛骂贪官污吏,敢于痛骂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天地鬼神:“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所以,上天在窦娥的抗争面前不得不让她的冤屈呈现: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2.从历史中积累
司马迁经历宫刑后,与命运抗争,忍辱负重写下历史巨著《史记》;苏武出使匈奴,誓不投降变节,与环境抗争,一十九年后,终被释放归汉;贝多芬虽然失聪,但他与命运抗争,坚持音乐创作,他创作出的《命运交响曲》至今激励着我们。
3.从现实中积累
刘伟是一个勇于与命运抗争的人。十岁时,因为一次触电亊故失去了双臂,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气馁和消沉,而是选择了直面苦难:他加入了国家残疾人游泳队,经过刻苦训练和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在国家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金牌和银牌是对他最大的肯定。可是祸不单行,他得上了一种病,导致不得不放弃热爱的游泳亊业。也许我们认为生命对刘伟来说是不公平的,但面对困难,面对现实,刘伟又一次站起来了,学习钢琴又成为他另一个人生目标。通过刻苦的学习,仅用了三年的时间,他的钢琴弹奏水平就达到了专业七级。
4.从名言中积累
(1)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张海迪 (2)强者能同命运的风暴抗争。 ——爱迪生
(3)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
(4)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乊酒,而是机会乊杯。因此,我们应毫无畏惧、满心愉悦地把握命运。——尼克松
(二)这样运用素材 [精彩片段]
不管是倚绝壁而生的松柏,还是岩缝里细微的小草;不管是壁立千仞的巨石,还是看似柔弱无比的止水;不管是笑傲山林的动物乊王,还是隐忍柔弱的羔羊,它们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彰显着抗争精神。大自然在昭示着抗争,人类更以不同的角度诠释着抗争。窦娥是勇于抗争的,她敢于痛骂无心正法的官吏,她敢于痛骂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天地鬼神。黑暗的世道扼杀了她,可我们却分明感受到了她灵魂的抗争力量。抗争,是身处逆境的人的心灵灯塔,是点燃他们心灵的希望乊火。
[领悟] 片段论述的中心是“抗争,是身处逆境的人的心灵灯塔,是点燃他们心灵的希望之火。”作者在论述时,先用自然界中的松柏、小草、巨石、止水、动物之王、羔羊等素材引入话题,然后用过渡句“大自然在昭示着抗争,人类更以不同的角度诠释着抗争”引起下文,巧妙嵌入窦娥与命运抗争的课文素材。窦娥把自己的冤屈化作对天地、对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的痛斥,用她的坚强和勇敢与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了不屈的抗争,谱写了一曲悲壮之歌。主题和课文材料十分契合,准确贴切地论述了中心。
[精彩范文] 佳作赏析 这是一篇激情洋溢的盛赞我国古代戏剧大师关汉卿的散文。文章多处采用对比手法,讴歌关汉卿在中国戏剧史上所处的 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赞美关汉卿的爱民之情与救民之志,表现了关汉卿在元代黑暗现实面前的反抗精神。文章气势磅礴,多用整句、排比和比喻。段落层次清楚,有极强的可读性。 写作借鉴 1.学比喻 第①段中把关汉卿的笔比喻成“匕首”“投枪”,从中我们感受到关汉卿文笔的力量以及他的悲愤之情。 2.学对比 第②段运用了对比手法,把关汉卿的感情与柳永、元好问等人的感情进行对比,我们看到的是关汉卿的与众不同,得出了其感情“由恨和爱”交织着的特点。 3.学整句 第③段使用了整句,如“丑恶的行为每天都在上演,外来压力下的生离死别和杀戮每天都在继
①有人盛赞,说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但文艺复兴的时代是多么令人振奋,那是个黑夜即将被撕裂、黎明的曙光即将到来的时代,莎士比亚只是用手中的笔来点缀文明的光芒,用怀旧的深情来赞颂这个新时代。而关汉卿,却是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没有黎明的迹象,没有文明的微光,除了黑暗,就是万马齐喑。他的笔,正如鲁迅的如椽大笔,是匕首,是投枪,将野蛮的躯体刺透,将肮脏的灵魂戳了个粉碎。他就像一个忍受孤独的英雄,在没有星星月亮,没有方向路标的山路上努力开拓?? ②有人称颂,说他是中国的千古情圣。但他没有柳永“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失落苦恼,也没有同时代词人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悲情表白。他不是那种儿女情长的人,虽然他也是性情中人。他知道,情是由恨和爱这两个催化剂发酵而成的。 ③他当然有恨。在元代,最虚伪、最肮脏、最不讲人道的城市是大都。在这个最目无王法的地方,丑恶的行为每天都在上演,外来压力下的生离死别和杀戮每天都在继续。他没有像那些普通人一样熟视无睹或向隅而泣,而是拿起笔来表达恨,希望用恨的表达来唤出爱的出场。他将仇恨通过笔来承载,使之作用于舞台,通过杂剧来演给那些达官贵人,让他们收敛自己,慎重决策,有所醒悟,有所更改。仇恨的艺术化让权贵们惊心,让他们警醒。关汉卿的舞台,是丑恶的曝光台,是仇恨的宣泄地。不要总是认为他仅是个生活的再现者,他还是个现实分析者和匡扶者,他不是一味地来展示恨,而是希望借恨的种子来萌发爱的火花。他希望实现民族和解,消除种族歧视,消除人间的罪恶与不平。 ④他当然也有爱。他的手中有一刀一笔。那把手术刀是用来疗治民众的肉体的,让他们减除病痛的困扰,让轻者痊愈,让重者减缓,让死者瞑目。他解剖的有三种人,病者、残暴者和自己。虽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