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一、混凝土浇筑基本要求:
1、 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并对模板浇水润湿及冲洗干净;
2、 混凝土浇筑前应核实浇筑部位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 混凝土浇筑顺序应先远后近,且平行于短边至长向推近; 4、 混凝土分层厚度不宜超过500mm,振捣棒振捣厚度不得超过500mm;
5、 混凝土振动时振动棒间距为400mm左右,振动时间为30秒,并待20~30分钟后进行二次复振。
6、 对于钢筋密集的梁、柱接头处和剪力墙等应采用φ30型振动棒振捣并准备撬棍等辅助设施。
7、 混凝土浇筑时间间歇不得大于150分钟。
8、 在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同时浇筑时,应在分界处加设钢丝网片(双层),以防止低强度混凝土与高强度混凝土混合。
9、 用串筒向模板内浇筑砼应垂直下料,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应大于3m,避免串筒倾斜卸料。
10、
浇筑砼前,应对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等进行仔细地
检查,并作自检与工序交接记录。钢筋上的泥土、油污、模板内的垃圾、杂物应清除干净,木模板应浇水湿润,缝隙应封堵,基坑积水应排除干净。
- 1 -
11、 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米,
如高度超过2米,应设料斗、漏斗、串筒、斜槽、溜管,在柱、墙模板上应适当孔洞进行浇筑,以防止混凝土产生分层离析。
12、 定:
混凝土灌筑层的厚度
捣实混凝土的方法 插入式振捣 表面振捣 人工测温:(1)在基础无筋混凝土或配筋稀疏在结构中; (2)在梁、墙板、柱结构中 (3)在配筋密列的结构中 轻集料混凝土:插入式振捣 表面振捣(振动时需加荷) 灌筑层的厚度 振动器作用作用的1.25倍 200 250 200 150 300 200 混凝土应分层、分段进行浇筑,每层厚度应符合下表规
13、
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以保证结构良好的整体性,如必须
间歇,间歇时间必须符合下表规定:
气 温(℃) 混凝土强度等级 低于25 C30及C30以下 C30以上 210min 180min 高于25 180min 150min 并按设计要求留置施工缝,并应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1.2MPa以上时,才允许继续浇筑,以免已浇筑的混凝土结构因振动而受到破坏。
14、混凝土采用机械振动器进行振捣,如振动棒或平板振动器等。
- 2 -
二、框架柱(墙)梁、板砼浇筑:
1、多层框架混凝土灌筑应按结构层次和结构平面分层分段流水作业,通常水平方向以伸缩缝分段,垂直方向以楼层分层,每层先浇柱子,后浇梁与板砼。
2、柱子浇筑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完毕,钢筋未绑扎前进行,以利稳定柱模和上部操作。浇灌一排柱顺序宜从两端向中间推进,不宜从一端推进另一端,以免模板吸水膨胀产生横向推力,累积造成弯曲变形。
3、柱应沿高度一次浇筑完毕,柱高超过3.5米,应采用串筒下料,或在柱侧面开门子洞作浇灌口,分段浇筑每段高不得超过2米。
4、灌筑每层柱(墙)时,在底部应先铺一层5~10cm厚减半石子混凝土或去石子水泥砂浆,以避免底部产生蜂窝,保证底部接缝质量。
5、肋形梁、板应同时浇筑。先将梁的混凝土分层浇灌成阶梯形向前推进,当达到板底标高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捣,随着阶梯不断延长,板的灌筑也不断向前推进。当梁高度大于1m时,可先将梁单独浇灌至距板底以下2~3cm处留施工缝,然后再浇板。
6、柱(墙)与梁板或柱与基础的混凝土同时浇灌时,应在柱(墙)基础浇灌完毕1~1.5h,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灌,以防止楼缝处出现裂缝,柱根部出现“烂脖子”现象。
7、浇灌无梁楼盖时,在离柱帽下5cm处暂停,然后分层浇筑柱帽,下料应对准柱帽中心,待混凝土接近楼板底面时,再连同楼板一
- 3 -
起浇筑。
8、在灌筑柱、梁及主、次梁交接处,由于钢筋较密集,要加强振捣,以保证密实,必要时该处采用部分同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灌筑,采用片式振动棒或辅以人工捣固。 二、施工缝留置:
1、 柱施工缝宜留在梁底,墙施工缝留置于暗梁底部或板底。 2、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次梁方向浇注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的1/3范围内。
3、 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并应清除垃圾,表面松动石子,并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先浇筑一层与砼同配比的砂浆层。
4、 施工缝处的钢筋应清理好,消除水泥砂浆和铁锈等。 三、混凝土养护:
1、 采用专人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间隔浇水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及保温措施养护。
2、 当夏日气温较高时,混凝土应有遮阳措施,如表面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等,并加大养护力度。 四、混凝土质量要求:
1、 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8mm(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2、 电梯井定位中线允许偏差为0~25mm。 3、 电梯井全高垂直度为H/1000≤30mm。
4、 混凝土振捣不得漏振、过振,更不得将振动棒抵住钢筋进行振捣。
- 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