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葡萄酒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工程项目包括发酵车间、储藏车间、实验室、办公楼、生活区、厂区、供水供电车间等方面。
2.1 政策优势
为了最大限度地为投资者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区内外投资和加快西部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地理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渭南政府制定了很多投资优惠政策,包括土地使用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
2.2 气候、资源及地理优势
临渭区地处东经109°23′—109°45′和北纬34°15′—35°45′之间。东临大荔县、华县,西连西安市临潼区,南靠蓝田,北接富平、蒲城。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14~32公里。总面积1254平方公里。
2.3 地形地貌
临渭区地形地貌南北差异明显,地势南高北低。以陇海铁路为界,铁路以南至秦岭北麓山脚下,为黄土台塬区,海拔600-800米;最南部为秦岭山区,为太华山北坡低山中山区,山岭起伏,沟谷纵横,形态破碎,岭高梁窄,陡崖兀立,水流湍急,海拔800-2200米,最高峰箭峪岭海拔2499米;陇海铁路以北为渭河冲积平原。渭河东西横贯全区,尤河、零河、赤水河三条河流由南向北呈“川”字型注入渭河,形成冲积平原、黄土台塬、丘陵沟壑、秦岭山地等地貌类型。
2.4、气象、水文
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型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3.6℃,1月平均气温-0.8℃,7月平均气温27.3℃;极端最高温39.6℃;极端最低温-11℃;≥10℃的积温4454℃。气温空间分布特点为:由北向南递减,南北相差1.6℃,东西差异不明显。
全区年均降雨量560mm,降雨集中分布在六、七、八三个月,平均无霜期219天;年日照2277.2小时,年总辐射量118.64千卡/Cm2,大气湿润度<0.7。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阴雨、大风、干热风、霜冻等。
3、社会经济情况查
全区共辖22个乡镇,6个办事处,495个行政村,260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8万人。人口密度670人/平方公里,其中农业劳动力31.3万人。全区2006年国民生产总
5
值47.57亿元。全区人均粮食402公斤,人均纯收2322元。当地农民主要从事农业、林果业和畜牧业。
4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年生产规模为年产160t赤霞珠干红葡萄原酒。工艺技术采用传统酿造方案。
5 厂址条件
5.1地理位置
本酒厂建设在临渭区附近,占地面积约为1474平方米。其中车间面积为1024平方米,厂区占地450平方米。
5.2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全球大部分适宜酿酒葡萄生长的地区都集中于南北纬38度-53度之间。我国主要的酿酒葡萄生长区包括环渤海湾地区、新疆甘肃地区、黄河故道地区等。临渭区地处东经109°23′—109°45′和北纬34°15′—35°45′之间。东临大荔县、华县,西连西安市临潼区,南靠蓝田,北接富平、蒲城。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型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3.6℃,1月平均气温-0.8℃,7月平均气温27.3℃;极端最高温39.6℃;极端最低温-11℃;≥10℃的积温4454℃。气温空间分布特点为:由北向南递减,南北相差1.6℃,东西差异不明显。全区年均降雨量560mm,降雨集中分布在六、七、八三个月,平均无霜期219天;年日照2277.2小时。
5.3 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拟一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60%,第二年达到80%,第三年达到100%。生产期按17年计算,计算期为18年。
6资源与能源研究
6.1 葡萄资源研究 :
厂址所在地区有丰富的葡萄资源,且有全国首个葡萄科技示范基地的违背葡萄产业
园。
6
6.2原材料及供应状况研究
通过计算可知,在当地收购葡萄原料比自己建葡萄基地成本投入要高很多,所以酒厂的原料由自己的葡萄园提供。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辅料都可以从当地相应的代理商处购得。
6.3能源、水源供应状况研究
本酒厂生产过程中主要消耗的是电力和水。其中可以通过打深水井利用地下水提供清洗等对水的需要;电力从当地的动力供电中获得,这两项均按照当地的收费标准缴纳相应的费用。
7工艺技术方案研究
7.1酿酒葡萄基地技术方案
7.1.1基地规模
基地建立在农户葡萄园的基础上,购买农户的葡萄原料,酒厂的技术人员随时为农户做指导。
7.1.2栽培品种
主要的栽培品种为赤霞珠,另外再种植一些其他红色品种如:品丽珠、梅鹿辄、佳美等,还有烟73、康拜尔作为染色调色用。
7.1.3主要栽培技术
考虑到对葡萄原料的品质要求比较高,而且便于管理,葡萄植株的主要栽培树形定为单干双臂型,行向为南北向。
7.2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7.2.1工艺技术思想
本酒厂生产的原酒要求是质量高、品质好的优质干红葡萄酒。
其质量要求如下:葡萄原料要有很好的成熟度,酒的颜色为宝石红色、澄淸透明、有光泽,具有怡悦的果香和醇香、以及陈酿香和橡木香,味醇而丰满,圆润适口,典型性强,酒体平衡;经过陈酿的酒颜色为瓦红或者褐红色,很明显的小浆果香气,入口浓郁,酒体完整一体。
7
7.2.2工艺流程的制定 工艺流程图
葡萄原料 原料分选 除梗破碎 添加SO2 浸渍发酵 25~28℃ 定期测比重、温度 比重下降后的第二天开始加糖 分离转罐 皮渣压榨 苹果酸乳酸发酵15~18℃ 澄清分离 储藏陈酿 稳定处理 不稳定 稳定试验 出售
7.2.3 工艺过程控制
(1)分选:将原料中的青果、烂果、霉果、枝叶等剔除除去;
(2)除梗破碎:先测定原料的糖和总酸,再将分选后的原料送入除梗破碎机中,同时根据原料状况加入适量的SO2;
(3)入罐浸渍发酵:这时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比重的变化;
(4)加糖:如果有需要,在浆果入罐后的第二天,根据目标酒度的要求进行加糖操作; (5)酒精发酵:加糖后,继续进行浸渍酒精发酵,注意压帽或者喷淋皮渣帽,还要定期测量比重和温度。测定各理指标,必要时进行酸度和SO2的调整;
(6)分离出罐、皮渣压榨:将皮渣和酒液分离开来,对皮渣进行压榨。压榨汁和酒精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