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5例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飞行员患者的护理
5例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飞行员患者的护理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PTSD通常在创伤事件发生3个月后出现(在这之前的被称为急性应激障碍),但也可能在事发后数个月至数年间延迟发作(delay onset )[1]。引发创伤的事件包括战争、暴力犯罪、性侵害、严重交通意外、自然灾害、技术性灾难(technological disaster)、难民、长期监禁与拷问等,罹患PTSD多为直接或接触创伤事件的幸存者(受害者)、目击者与救援者[1]。我科曾收治患PTSD的飞行员5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6年我科收治5例康复疗养飞行员,均为男性,年龄25~34岁,平均(28.8±3.42)岁,其中3例为飞行员,1例为射击主任,1例领航员,病程平均(22.4±3.44)d。5例均因紧张、焦虑伴入睡困难、噩梦入院。经治疗后,4例治愈,1例好转。
1.2典型病例某某,男,34岁,射击主任,轰油-6,飞行时间2 100 h,以“紧张恐惧伴入睡困难、梦魇近2个月”入院。疗养员于2006年5月13日9点10分左右飞机失事,一名战友牺牲,一名战友重伤,疗养员头部外伤,伤后有短暂的意识丧失,具体时间不详,醒后头痛、头昏、恶心但无呕吐,于当地医院就诊,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给予“胞二磷胆碱”静滴。6月5日入住我科治疗,入院时疗养员情绪紧张,莫名恐惧,不愿意回忆事故场景,但是又无法自控,情绪易激惹,当创伤再次体验时人紧张、恐惧,有心慌、胸闷感。事故发生后未参加飞行训练,诉“心有余悸”。无情感麻木、社会性退缩、回避行为,入睡困难、梦魇,饮食欠佳,二便正常。专科检查:神清仪整,查体配合,无幻觉妄想。情绪烦躁,易激惹,提到飞行事故时表情痛苦,有回避行为。情感反应协调,定向力正常,自知力完整。
2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生活护理入院时疗养员不愿回忆事故场景,因此需要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刺激,尽量避免让疗养员看到飞机或一切在天上飞的物体,通过这种减少相似的刺激来减轻痛苦回忆的再次发生,逐渐消除疗养员的无助感和恐惧感。严格安排疗养员的作息,使其按时起床、就寝、就餐及用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督促疗养员进行体育锻炼,逐渐让疗养员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帮助疗养员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1.2 饮食护理为改善疗养员的睡眠饮食情况,从饮食上进行调整。调整食物的色、香、味,促进食欲,调整食物的种类改善睡眠。护士指导疗养员晚上喝一杯添加蜂蜜的热牛奶,帮助其入睡。平时指导疗养员多吃桑葚、龙眼、大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