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导学案
岗子中学导学方案 年 月
年级科目 主备人 学 习 目 标 初一历史 李永春 课题 修订人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梁淑娟 班级 编号 姓名 020 1.了解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 2.理解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基本知识以及它的严重恶果; 3.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 学习重难点 课堂同步导案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一、课前预习 名句解读:“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这句诗是写景的,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捕风捉影, 认为“明”指“明朝”“清”影射“清朝”,这句诗培喻明朝重视人 才,清朝不重视人才,作者怀念明朝、不满清朝,于是便把作者处死 了。这说明了什么?(文字狱 闭关锁国) (阅读文本框完成下列题) 1.(2019年大理市)为了强化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皇权,雍正帝 设立【C 】 A.锦衣卫 B.三司 C.军机处 D.东厂 2.(2019年湘西州)“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皇 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B 】 A.设立特务机构 B.制造文字狱 C.实习八股取士 D.设立 军机处 3.清朝大兴文字狱,主要压制打击的是 【C 】 A.督抚大员 B.王公贵族C.知识分子 D.分裂势力 4.清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在 【D】 A.康熙时期 B.雍正时期C.乾隆前期 D.乾隆后期 5.(海南省中考)清朝前期,闭关锁国政策严格地限制海外贸易。外 国人来华贸易的唯一合法口岸是 【B】 A.天津 B.广 州 C.北京 D.厦门 二、合作探究、展示 探究一: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清代史学家赵翼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军机处的设立对君主集权的强 化有什么作用? 答:军机大臣的任务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 见夹杂进去。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 期索性被撤销。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 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 进一步强化。 探究二:清朝统治者为何要大兴文字狱?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答:为了加强专制,从思想上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造成了社会恐 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进步。 探究三:什么是闭关锁国政策?清朝为什么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第 1 页
闭关锁国”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吗?为什么?联系当前中国对外开放的 现实,谈谈你对闭关锁国政策的看法。 答: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拒绝和他国往来交流的政 策。 原因:(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以自我供给(根 本原因)。 (2)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不需要材料一 顺治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初年,为了对付己的统治。 闭关锁国政策不可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只会让自己隔绝东南沿海及台于外界的联系,失去与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历史已经证明,闭关锁国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只会带来落后。 启示:吸取“闭关锁国”政策的教训,应广泛交往。交往过程中应积禁,“片板不准下海”。并下令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坚定不移的走改革开放之路。 在福建、广东、三、课堂检测(分组讨论抢答) 1.(2019?安溪市)结合下面两图,理解清朝“闭关政策”的准确含义 浙江、山东、直隶六省实行迁【B】 海,将沿海居民 A.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内迁数十里,迁 C.排斥西方的一切事物 D.断绝对外一切贸易 出之地焚其房2.(2019年潍坊市)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屋,荒其土地,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以防居民出海。 这反映了清朝 【B】 材料二 康熙 A.设立关卡、禁绝贸易 B.抑制商业、实行海禁 五十六年(1717C.重农抑商、打击海运 D.征收重税、限制商贸 年),因为担心3.(2019年广东省)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本国商人到南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洋勾结海寇进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D】 行反清活动,除 A.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东洋贸易外,严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禁中国商人至 B.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 南洋贸易,只许 C.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外商来华贸易。 限制上 材料三 乾隆 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二十四年(17594.清初曾推行海禁,规定“片板不准下海”。这种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年),两广总督响包括 【D】 李侍尧又制定①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防夷五事》,不利于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 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规定外国商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在广州必须住5.(2019年广东省)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在政府指定的传述错误,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由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行商的会馆中,并不许在广州【B】 A.锦衣卫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尚书过冬,中国商人不得向外国商省 6.(2019?连云港)“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人借款或受雇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于外商,不得代第 2 页
外商打听商业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 【B 】 A.皇帝的辛劳 B.君权的强化C.地方的无权 D.仪式的完善 行情。 7.清政府一再大兴“文字狱”的主要原因是 【D】 A.面临与北宋“杯酒释兵权”相似的情况B.为防止“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重演 C.出现了像“八王之乱”那样的叛乱苗头D.出于同秦始皇“焚书坑儒”类似的目的 8.(2019?绍兴市)小奇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焚书坑儒”、“推恩令”、“文字狱”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测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C】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对外文化的交流C.封建专制的加强 D.民族政策的演变 9.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矛盾尖锐、危机重重,其内部表现不包括 【C】 A.土地兼并严重 B.贫富分化严重C.西方列强觊觎 D.民众生活困苦 10.(2019年聊城市)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另一方面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危机”的表现主要有 【A 】 ①文化专制达到顶峰 ②压制打击工商业 ③鄙薄科学技术 ④白银大量外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见右框)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清朝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 答:闭关锁国政策。 (2)这一政策实行期间,清政府惟一开放的对外通商口岸是哪里?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的机构是什么? 答: 广州。广州十三行。 (3)这一政策,实行了多少年?它从根本上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200多年。封建制度的腐朽(或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 (4)你认为当代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才能发展? 答:中国只有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才能迅速发展。 五、教学反思(学习收获)
第 3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