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其实,我对美国文化很感兴趣。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它,仅仅经过几百年就从殖民地发展为超级大国,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我真的很疑惑。在看了《历史深处的忧虑》后,我感觉自己似乎找到了答案。
整本书是由一封封回信组成的,书中字里行间无不展现着作者林达夫妇用词的平实生动,而文章中更多的是关于美国公民的自由,以及从自由中体现出的美国的历史文化渊源。
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美国人认为,假如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能够得到保障,他就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地思想,不必担心受到禁止和压制;可以自由地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不必担心受到限制;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必担心受到威胁;可以自由地进行创造,不必担心受到约束;可以自由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不必担心家园受到入侵和破坏;可以在法律的范围内自由地做任何事情,不必担心受到诬陷和冤狱;而且,在这一切受到威胁的时候,可以请求法律的保护,甚至有权利拿起枪来捍卫自己的自由。”这段话是对美国人的自由以及拥有枪支的阐释。
通过阅读,我发现,美国公民是非常自由的,他们可以干除了法律禁止外的所有事。这儿的人民是“五彩缤纷”的,什么样的都有,思想之花四处绽放!很多人的想法做法,对于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来说,简直诡异之极。可我喜欢看到这种文化冲击与融合的美丽。书中说,这个不可思议的国家,“它的人种纷杂、内容丰富,使你感觉它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它常会意外地送你一份惊喜,你在这里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感到失望,但是绝不会是因为单调。”是啊,这就是一个热闹的国家!还记得,林达说的那些“樱花节”、“苹果节”,以及下面摆着的
热闹非凡的小吃摊,还有那些兜售自己观点的组织和团体。思想上的自由,行为上的自由,无不为这个年轻的国家增添了前进的动力以及进步的可能性。而对比中国,这个我所生活的环境,这里的人们行为以及思想是高度一致的,有时我会觉得有点悲哀。当然,中国文化的优势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我觉得,在中国一个人真的很可能无聊死,但是,在美国,一个人只会被烦死!
然而,美国人之所以可以拥有高度的自由,是因为他们对自由有着近乎“精神洁癖”般的追求。他们注重政府对公民个人权利的尊重及保障,若发现有一丝政府对公民权利的侵占的状况,他们就会对此大加关注、评论,激动之时甚至会有游行示威,反抗政府等事件的发生。所以,一件关于学校拒绝给一个和宗教有关的学生社团提供基金的“小事”,可以引起全国的巨大的轰动,因为美国人意识到政府开始侵犯人民宗教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为此他们要为自己的自由未雨绸缪。更难能可贵的是,早在美国建国初,建国元勋们就已经为保证公民的自由权利而做出过让步,解放战争胜利后就解散团队,放弃了应该接受的权利,使美国免于走上个人高度集权乃至专制的道路,为美国往后的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提供了榜样。可以看出,美国人是经过不断的抗争才有今天如此广泛的自由的。
然而,谈到自由,又有多少人知道自由到底是什么呢?它应该怎么样来体现?自由是不好把握的,自由不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随心所欲,那是对权利的滥用。 细观美国人的一举一行,我们不难发现,美国人的自由权利是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美国人是有很强的法律意识的,这种法律意识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所以连小孩子都知道“这是非法的”。而这在中国是极其罕见的 ,美国人之所以能享有如此广泛的自由就是因为这样吧。但是,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美国投出了一面阳光,同时也就落下了一片阴影,广泛的自由也带给了美
国民众沉重的灾难,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前些年美国小学发生了枪击案以及美国总统为何如此急迫地想要禁枪。
写到这里,我只能感叹美国民众是如此的自由,而美国是一个如此自由的国度,身为华夏人,作为中国人,我不免重新观察自己的祖国。没错,中国公民可能没有像美国公民那样享有那么多的权利,社团不及外国那么多,言论自由受到相当的制约等等。但是,我们都知道,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现实状况,也就是国情,而中国的国情就是中国的历史文化渊源。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一种集体主义倾向,人们倾向于接受统治而非自我展示、自我表现,具体体现为人们更希望抱成团,这与西方崇尚个人主义的文化特质不太相同。但是,文化间的不同并不表示着两者之间就会有高低优劣之分,我记得有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文化与文化之间并无高低优劣之分,有的只是文化间的差异。所以,我真心希望通过了解美国,解读美国,可以从中汲取精华,汲取力量,让我们的国家走得更好,人民过得幸福。
虽然已经看完了第一本“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但我知道,现在也只是开始而已。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