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护理学导论历年试题,与大家分享
2.人们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开始于( )
A.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B.以病人为中心的阶段
C.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D.以清洁卫生为中心的阶段
3.以分组的方式对病人进行全面护理的工作方法为( )
A.个案护理B.功能制护理
C.小组护理D.责任制护理
4.中风后的早期康复指导属于( )
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临床前期预防D.三级预防
5.自卑的产生,源于下列哪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
A.生理的需要B.自尊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D.情绪的需要
6.下列应首先满足的生理需要是( )
A.水分B.睡眠C.营养D.氧气
7.引起文化休克的原因是( )
A.悲观失望B.信仰不同C.恐惧D.焦虑
8.非语言沟通中最丰富的源泉是( )
A.空间距离B.眼神C.面部表情D.身体姿势
9.瑞士杰出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 )
A.性心理发展学说B.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C.道德发展理论D.智力发展学说
10.根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学龄前期发展的危机与转机的关键是( )
A.主动对内疚B.勤奋对自卑
C.自主对羞愧与怀疑D.自我统一对角色混乱
11.下列属于消极作用的压力是( )
A.口渴
B.儿童学会自理时面对的压力
C.在公众面前讲话时出现的心理障碍
D.需要维护个人自尊的心理压力
12.一病人由于患肺癌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这种压力源属于( )
A.躯体性B.心理性C.社会性D.文化性
13.首先将压力的概念用于生物医学领域,被称为是\压力之父\的是( )
A.加拿大生理、心理学家席尔B.美国心理学家拉扎勒斯
C.美国精神病学家霍姆斯D.美国精神病学家拉赫
14.功能制护理出现在护理理念的( )
A.禁欲主义阶段B.浪漫主义阶段
C.实用主义阶段D.人本存在主义阶段
15.按照护理理论的着重点不同,奥瑞姆(orem)的自理理论属于( )
A.以需要及问题为中心的理论B.以护患关系为中心的理论
C.以系统为中心的理论D.以能量源为中心的护理理论
16.关于病人的主观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病人的主观资料只能来自于病人本身
B.指病人对自己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C.护士对病人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D.指护士通过观察、会谈、体格检查和实验等方法得到的有关病人健康状态的资料
17.健康教育程序中评估学习者需要及能力的最终目的是( )
A.了解学习者背景资料B.了解学习者对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
C.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能力D.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18.某人为了实现当一名作家的梦想而坚持勤学苦练,体现了希望的( )
A.行为特征B.依附特征C.认知特征D.情景特征
19.临终关怀所关注的是( )
A.生存质量B.药物治疗C.延长生命D.手术治疗
20.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如对医嘱内容有怀疑应( )
A.拒绝执行
B.自行改为正确后再执行
C.向开医嘱的医生询问以证实医嘱的准确性再执行
D.按医嘱执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护理学对人的理解是( )
A.人是一个整体
B.人是一个开放系统
C.人有基本需要
D.人从健康状态到疾病状态是有明确界限的
E.人对维持自身完好状态有所追求
22.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对健康的认识包括( )
A.健康与疾病有明显的分界
B.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这个状态在一个阶段里是静止不动的
C.健康是机体各系统内、系统间及机体与外环境间的平衡
D.没有疾病就是健康
E.健康和疾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23.关于需要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 )
A.有些需要必须立即且持续地予以满足
B.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
C.层次越高的需要其满足方式差异越大
D.一层需要未被完全满足时,不会出现新层次的需要
E.各需要层次满足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
24.非语言性沟通的表现形式有( )
A.面部表情B.仪表
C.手势D.沉默
E.倾听
25.压力源作用的大小及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压力源的( )
A.性质B.强度
C.频率D.数量
E.可预测性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角色
27.精神文化
28.人际沟通
29.成长
30.压力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31.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理论分哪几个层次?
32.如何与愤怒的病人进行沟通交流?
33.简述制定护理措施的注意事项。
34.简述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
35.简述如何帮助临终病人家属面对悲哀。
36.简述影响人对待死亡态度的因素。
37.简述医疗事故的分类。
五、论述题(10分)
38.试述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对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的阐述。
六、案例分析(10分)
39.某患者,男性,35岁,于今晨6时解黑便,呈柏油样、糊状、约500g;7时,病人恶心,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2次,约800ml,伴口干、心慌、乏力、出冷汗,以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入院。
查体:T 36.8℃,P 102次/分,BP 90/65mmHg.
根据以上病人资料,列出两个护理诊断,并根据此诊断作出护理计划。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