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六年级教案
一 、声音与健康 1、听觉与声音
活动目的:
(1) 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感受我们生活环境的多姿多彩。
(2) 分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音量,音高的不同,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
习惯。
(3) 通过两个小实验,学习有关声音的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活动过程:
(1) 把学生分为几个调查小组,对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去感受身边的声音。 (2) 设计一些调查项目表格,收集一些有关的声音素材及必要的教学用具,为课堂
作好准备。
(3) 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把好你说我说`小调查`小实验三个环节,其中“你
说我说”活动环节可在分组交流的基础上,归类总结出声音的特点:1、声音无处不在2、声音的存在与我们息息相关。3、人类凭借听觉器官感受到声音的存在。“小调查”环节,也应在分组交流的同时,进行实物操作展示,进一步认识声音的音量和音高。“小实验”环节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通过实验比较和原因分析,引导学生进行验证,体会声音的多姿多彩,激发求知欲,引导到课外延伸活动。
二、声音与健康
活动目的:
(1)知道声音对人健康的影响。
(2)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 活动过程:
(1)、组织学生交流对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质感的声音的感受,分辨噪音和乐音。 (2)、策划组织音乐欣赏会。
a、采访调查乐音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作用。
b、确定音乐欣赏会的主题,再由学生自行分组策划,然后c、分别由学生组长展示和主持欣赏会。
(3)、课外延伸:
播放收集到的各种噪音;
看图了解声音响度的计量单位; 分辨噪音的无害区的有害区;
查找资料并结合自身经历,完成“分析记录”。
三、拒绝和噪音
活动目的:
1、认识噪音的主要来源和噪音的分类。
2、引导学生关注人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和把环境保护落实到行动中 活动过程:
一、 按学生生活的社区把学生分成若干个调查小组,实地进行考察,掌握学校和社
区的环境概况及噪音污染的第一手材料。
二、 组织学生调查小组交流和班内各组交流,根据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弄清噪音的
分类和各类噪音的产生原因,弄清声源是什么。
三、 指导例案分析。
(1) 小组讨论时适当提示,从对老师的心理、教学程序、教学效率 、学生学
习等方面分析噪音对老师教学的影响。
(2) 讨论分析中注重对学生自觉遵守学习纪律,自理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3) 指导学生制定教室环境守则,归纳后形成班内环境保护文明行为的公约。 四、 指导设计一则广告。
二 、多彩的艺术节 1、盛大的少儿艺术节
活动目的:
1、 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少儿艺术节的活动,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2、 知道儿童艺术节的基本操作,节目类型。
3、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锻炼收集信息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已知道的资料,要进一步扩大了解面,则应该上网、查阅报纸等形式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各种方法。
二、引导学生参观市或区内著名的艺术团体,如东山少年宫小云雀合唱团,海珠区少年宫小海燕舞蹈团等,天河区少年宫合唱团,广州市芭蕾舞蹈团等。也可以了解近期市、区有哪些大型的艺术团表演,联系让学生去亲身参观、欣赏、感受艺术带来的魅力
三、学生经过前两个活动后,对艺术节的整个组织、策划应该有了一定的印象,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转为初步的设想。通过个人构思、小组讨论等形式把自己对艺术的设想写下来。
2.我们的舞台
活动目的
1. 通过上网、查阅书刊、调查等途径,明白儿童艺术节的基本操作,形成了初步的
感性认识,进入艺术节的计划过程。
2. 调动学生主动探究艺术对人的发展好处,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才能的意识。 4. 懂得与同学沟通,形成良好的交往态度,了解同学们的兴趣特长。 活动过程:
一、组织学生讨论,小组商量,激发学生的创意,鼓励学生训练好自己的特长,合作编排出初步的节目单。
二、结合音乐课、美术课对学生进行节目的训练、筛选、编排。 三、开展一场经验交流会:探讨艺术对人的发展的好处。
四、活动延伸:鼓励学生平时训练自己的特长,为艺术节的开展练好兵。
3.艺术节的策划与组织
活动目的:
1. 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接触有关组织活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
统筹、运用信息技术等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才能的意识。 3. 运用所学知识和同学们一起设计、排演节目,培养团队精神。 4. 让学生大胆把自己的特长表达出来,在艺术节承担一项任务。 活动过程:
一、结合调查、访问、以及对活动的初步设计,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把整个活动组织起来。
二、按能力的适合程度分成若干小组:宣传、策划、采访供稿、后勤、公关、表演等小组。分工合作,各有所长。
三、选拔人员:可以自愿报名,可以竞争上岗。
四、活动开始:可以邀请其他老师或相关人员参与。 四、活动延伸:
根据活动的感言,可以编写班刊,编写手抄报。
三、从小学理财 1.怎样得到零花钱
活动目的:
一、让学生认识到手中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想素质。
二、开展小学生零花钱的调查。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谈话:(了解压岁钱是用长辈的辛勤劳动和心血换来的)那么,怎么使用才合理呢?请各组同学通过调查等方法总结汇报。 二、每位同学自主开展调查,并填写好调查表。 三、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本小组调查结果。
四、汇报调查结果,交流各自的调查方法,交流从有关乱华钱的危害的事实材料中得到教训,老师小结。五、讨论思考:
(1)、我们家的月收入是多少呢?这些钱是家长怎么挣来的呢? (2)、我们每月零花钱大约是多少?
(3)、这些钱我们主要用在哪些方面呢?合理吗?(4)、乱花钱有哪些危害? 活动延伸:呼吁爱心奉献活动。
2、零花钱怎么花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认识到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2、 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的丰富经验。
3、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和良好的
个性品质。
活动过程:
一、确定课题:开展实践活动。
二、调查研究,了解钱的用途、来源、数目和家长的一些基本情况。 三、交流探讨:乱花钱的危害以及怎样合理使用零花钱? 四、总结反思。
3、学会储蓄
活动目的:
一、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明智、科学地理财。让孩子知道要挣钱必须通过工作,懂得银行业务中的一些常用术语。
二、了解银行的标志和存款的操作流程。
三、培养学生的三种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实践意识。) 活动过程:
一、分成小组,确定主题。
二、进行实践活动;(1)主题《银行知多少》;(2)《模拟“小银行”》;
三、活动成果交流:学生汇报,学生模拟存款,学生模拟取款,进行活期储蓄利息的计算,定期储蓄利息的计算。 四、活动评价:
四.说纸
1.纸与我们的生活
活动目的:
认识生活中的纸,了解纸的特点和用途。 活动过程:
1、学生介绍各自带来的纸。
2、积极观察,汇报对纸的认识和了解,感受纸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
3、了解纸的发明与应用,早期纸的使用,和造纸方法,未来的纸是怎么样的?
2.节约用纸
活动目的:
1.了解纸造的过程,意识到保护森林资源、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2.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过程:
一、调查班内浪费纸张的行为和回收废纸的方法。 二、讨论积极回收废纸的好处和看法。
三、设计节约用纸的计划、分类回收废纸的计划。
3.纸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