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例1、例2、例3,P3—课堂活动1、2,P5课堂活动1,练习一第1、2、3。 1、通过情景设臵,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要用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来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合作学习中探讨计算方法,体会某些方法的合理性与简捷快速的特点。 3、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探讨口算方法。 教具:1页的挂图,口算卡片。 教师活动 出示主题图,师谈话引入 1、师:同学们到过体育馆看过比赛吗?现在我们就随几个小朋友一起到沙坪坝体育馆观看团体操训练吧。孩子们,在图中,你都发现了些什么呢?(对了,数学课上啊,我们就要善于发现一些和数学有关的信息。) 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2、教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会解决吗?你是怎样想的? 3、教师:这些解决问题的算式你见过吗? 首次探索 学习例1,重点引导探索口算方法 1、教师:首先,我们来看看怎样计算48×10=?现在小组讨论,说出你的想法 2、集中汇报:①生1:10个十是100,48个十是480;②生2:48×9=432,再加上48,就是480;③生3:48的10倍是480。④ 3、教师小结:你们想出的这些方法都不错,能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真棒! 4、小组讨论:回忆刚才的这些计算方法,你更愿意用那种方法计算?为什么? 学生活动 在主题图和老师谈话的引导下,进入学习状况,产生探求新知的积极心态。 积极动脑筋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请学生把算式列出来看看。 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口算的方法。 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言,加以比较,掌握一种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及时反馈 组织学生完成P2算一算:96×10 54×8 85×10 3、指名汇报口算方法、评判。 1、学生先独立计算。 2、同桌相互说说计算方法。 1 再次探索 学习例2、例3,感悟计算方法的一致性。 1、先出示左边男孩子的问话:“这些面粉有多重?”教师:求这个问题应该知道哪些条件?学生回答后出示例2情景图。教师:你们能帮他计算吗? 3、请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4、教师:与例1的计算相比较,你想说点什么? 5、出示例3:20×40 7、汇报口算方法,并集体讨论怎样口算最简便? 巩固旧知识。 2、请学生列出算式。 完成知识迁移。 通过比较,感悟计算方法的一致性。 6、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1、先独立计算。 及时反馈 组织学生完成P3算一算:21×20 45×30 50×32 2、同桌相互评价 课堂小结 师:我们这节课讨论的是什么计算?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说说通过太论计算方法后,你的收获。 观察并发现算式的特征,回顾并整理本节课的收获。 课堂活动 组织学生完成P3,P5的课堂活动。 1、P3的课堂活动1:同桌互相出题算一算,说说口算的方法。 2、P3的课堂活动2:学生看卡片口答。 3、P5的课堂活动1:教师说,学生猜“积的末尾有几个0?” 4、P5的练习一:第1、2、3。 教学内容 教材P4~例4,P5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一第7题和思考题。 1、 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估算。 2、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确、较快地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教学目标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喜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探讨估算方法。 口算卡片等。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重温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1、 回顾:上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学生活动 2、说一说:20×30,你是怎样口算的? 2 主动探索 学习新知 学习例4,探索估算的方法 1、出示例4图:欣欣文具用品商店有许多商品,我把学校在其中买的几种商品贴出来了,请说说这些数学信息。 2、教师:如果要求11个皮球大约要多少元钱?怎样列式? 你能帮忙大概估计一下,不需要算出准确的钱数,要多少元吗? ②集体讨论估算方法,给学生以启发: 学生看图了解例4所给出的解题条件。 ①学生口述算式18×11,教师板书。 ③学生自主探索估算方法。同桌18×11,买10个要180元,买11个要比180元多一些;1个大约20元,互相说一说。 10个大约200元;或者1个大约20元,11个大约220元…… 3、估算一下:买19副乒乓球拍大约要多少元?买14个足球大约需要多少元? ③集体汇报估算方法,评判作业。 及时反馈 P5课堂活动2 1、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看卡片估算。 2、全班交流算法。 P6练习一第7题。 2、全班交流算法。 课堂练习 补充估算习题(尝试解决问题): 出示习题:有一本书,它其中的一页有23行,每行约有22个字。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2、组织全班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解答思考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3、全班交流解题思路。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全班说一说。 1、请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2、请学生独立探究。 2、同桌互相出题、估算。 1、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互相说一说估算方法。 ①学生独立解答在作业本上;②然后同桌讨论估算方法; 3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基本练习 教材P6练习一第4、5、6、8、9、10题。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口算整十乘两位数。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熟练口算整十乘两位数;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口算卡片等。 教师活动 通过口算和估算练习回顾上两节课学习的内容 2、听算练习: 40×10 30×20 30×50 300×10 300×80 22×40 330×2 120×3 30×6 10×50 3、估算: 42×11 68×10 32×47 45×17 26×18 36×21 四人小组互相说说是怎样估算的?有多少种估算的方法? 补充解决问题的习题重点指导练习 1、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目意思,并弄明白两个问题的不同。 2、同桌合作完成。 1、请学生先列出算式,想一想,是求近似值还是准确的值?该怎样解决? 2、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活动 1、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 50×10 70×20 40×40 500×70 600×80 12×300 240×2 130×2 90×3 11×30 选择一部分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习题1:养一张蚕需要桑叶约600千克,可产茧 约50千克。 (1)小明家养了4张蚕,可产茧多少千克?需要桑叶多少千克? (2)张村共养40张蚕,可产茧多少千克?需要桑叶多少千克? 3、集体讲评。 教师出示习题2:果园里有28行橘子树,每行32棵。果园里大约有多少棵果树? 3、集体评判。 1、独立完成练习一第4题。 2、独立完成练习一第5题,比一比,谁在规定4 综合练习: 5、集体讲评解决问题的三道习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