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小学6六年级下册教案(2019)
1 文言文两则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初步了解孔子、孟子的生平。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读“单元导语” 1.了解单元学习重点。 2.提示学期学习重点。 二、导入,读懂题目
1.浅析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 2.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3.析题(出示课件:简介孟子) 三、初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简单评价。
3.这样吧,你们看一下注释。这篇课文的注释很多,一下子记不住。你可以按照序号,把注释的内容简单地标记在课文中相应的字词旁边。然后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对照注释想想这些字、词、句子的意思。知道意思了,可能读起来就顺了。大家开始做这个工作:标记注释,理解字、词、句。开始吧,给大家10分钟时间。(学生自由读。)
4.读古文讲究断句。原来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我们的课文为了大家学习方
9
便,加上了标点。读课文时,有标点的地方当然需要停顿,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据它的意思,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需要拖个长声。这样读,你自己比较好理解,听的人也容易听懂。大家拿出笔来,听我读一遍,注意听我读到哪里没有标点却拖长了字音,你就在哪里画一条斜线。(板书画斜线“/”)为了大家便于听和画,我读得慢一些,拖音也放长些。明白吗? (1)老师范读。语速较慢,生边听边记。
(2)下面各自按照画出的斜线朗读一次,拖音的地方,可以夸张些。(生练读。) 3.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后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四、结合注释,理解内容
1. 我问几个问题行吗?第一个问题:“弈秋”是什么意思?讲详细点。很会下棋到什么程度?
2.哪句话说了这个意思?读出来。 3. 第二个问题:
4.第三个问题比较难答,他这两个学生表现怎么样?一个一个说。我这里有几个字不明白,想请教你们,能帮帮我吗? 5.第四个问题:
6.最后一个问题:造成他们学习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分析的?先把有关的原句读出来。大家一起读,我看你们的想法一致不一致。“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谁能直接用自己的话把它解释出来? 五、领悟道理,练习背诵
1.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读课文
10
2.应该怎样读这篇课文? 3.指名读。 4.总结。
二、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同学们都表示已经基本读懂了课文。现在请你用自己的话,能说说这个故事吗?先看第一段。
3.你能说说这个“游”是什么意思吗? 那你说说,是怎么弄明白的? 4.谁能把二、三、四段连起来说说?
5.什么叫日初出,日初就是日始出这个意思吗? 6.两个小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四、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这两个小孩的争论有道理吗?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有这样的变化吗?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你懂得了什么? 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1
2 匆匆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语句,体会表达效果,并体验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准备】1.搜集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疑引入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匆匆》。
2、有什么问题吗?老师的板书写错了,错在哪?
3、请学生上台更正。老师在板书位置上重新更正。一点之差,有点读什么?组一个词。是什么意思?无点读什么?组一个词。是什么意思?我们的课文以“匆匆”为题是什么意思?
4、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呢?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老师也收集了他的一些资料,我们来看:(展示课件)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匆匆》朗读作品,学生欣赏完后回答,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
2、这篇课文只有两个生字,请同学们举起右手跟我一起写这两个字。(师范写,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